參考消息網1月8日報導(文/小銳)
金正恩來中國了!
這是今天(8日)從早到晚,全世界媒體都在密集關注的焦點。
新華社微信快訊截圖
在國際局勢風雲變幻的大背景下,在外界看來,這是一次特殊時機的特殊訪問。
「現在是會面的最佳時機。」英國廣播公司(BBC)在報導中引用一位外國學者的話如是強調。
而作為2019年第一位到訪中國的外國最高領導人,金正恩此行顯然還有更多的意義。
變化
最早的消息,來自新華社8日早晨7時發布的報導:
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新聞發言人1月8日在北京宣布:應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邀請,朝鮮勞動黨委員長、國務委員會委員長金正恩1月7日至10日對中國進行訪問。
這則包括標點符號在內、全文僅有79個字的消息,立刻引發全球媒體的熱烈討論:金正恩所為何來?新年伊始的這次到訪傳達了什麼信號?
更多人則注意到,金正恩的訪問時間是1月7日至10日,也就是說,此時此刻,金正恩正在中國境內。
「先會晤、後報導」——這是金正恩2018年三次到訪中國時的信息披露方式。小銳發現,2018年中方都是在中朝最高領導人會晤之後才對外發布訪問消息。
2018年3月25日至28日,應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邀請,朝鮮勞動黨委員長、國務委員會委員長金正恩對我國進行非正式訪問。訪問期間,習近平同金正恩舉行會談。(新華社)
然而,這一次顯得「與眾不同」。
8日清晨,金正恩來訪的消息以一句話新聞形式發出。與新華社報導幾乎同步,朝中社也向外播發了金正恩訪華的消息。
根據這篇報導,7日下午,金正恩攜夫人李雪主一起離開平壤出訪中國,金英哲等高級官員陪同訪華。
「黨、政府和軍隊機關幹部到火車站熱烈歡送金正恩同志。」朝中社寫道。
韓國媒體預計,金正恩一行將於8日上午抵達北京。若按此時間推算,這是「朝媒首次在他抵京前發布訪華消息」。
朝中社網站1月8日發布消息:金正恩啟程訪華。(圖片源自朝中社網站)
生日
在緊盯金正恩訪華動向之餘,眾多媒體在報導中都提到另外一個細節:1月8日,是金正恩生日。
也就是說,他今天在中國度過了自己的生日。
一個國家領導人的生日在哪裡過、怎樣過,往往會引發外界過多聯想,也被認為具有強烈的象徵意義。
如俄羅斯總統普京每年生日幾乎都引發全球關注,2015年63歲生日時,普京是在索契參加一場冰球賽為自己慶生;2016年10月7日的64歲生日,普京收到的禮物包括珍稀書籍、一隻阿穆爾幼虎,甚至還有一隻鱷魚……
對金正恩來說,上一次為全球媒體津津樂道的生日,還是2014年1月8日,NBA退役球星羅德曼訪問朝鮮,金正恩與夫人李雪主、好友羅德曼等人一起慶祝生日。
2014年1月8日,美國全國籃球協會(NBA)退役球星羅德曼在朝鮮平壤體育場為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慶祝生日。(新華社/朝中社)
在西方媒體看來,在生日之際訪問中國,無論對金正恩本人還是對中朝關係來說,顯然都有著特殊的意義。
「(這)說明金正恩此訪視中國為一個可信、可靠的鄰國,足見中朝友誼歷久彌堅。」復旦大學朝鮮韓國研究中心主任鄭繼永教授在接受採訪時評價道。
遼寧社會科學院朝鮮韓國研究中心主任呂超也告訴小銳:「在朝鮮,最高領導人的生日是非常重要的日子,已故領導人金日成的生日被確立為『太陽節』,金正日的生日被確立為『光明星節』。因此,金正恩選擇生日時來華訪問,是非常友好的表現,將增添中朝間友好感情。」
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新華社/朝中社)
行程
金正恩此次來華,是10個月內對華第四次訪問。小銳注意到,2019年的這次訪華時間與金正恩2018年3月訪華所披露的時間相同:都是4天。
2018年的5月和6月的兩次來訪,他都在中國停留了2天。
而此前的三次訪問,除了與中國領導人會談外,金正恩參觀的地點也很特別。
如2018年3月那次,金正恩參觀了「率先行動 砥礪奮進——十八大以來中國科學院創新成果展」;而6月20日,金正恩則參觀了中國農業科學院國家農業科技創新園和北京市軌道交通指揮中心。
據新華社報導,在參觀中科院創新成果展時,他對中國在科技發展和創新方面取得的成就表示欽佩,並在參觀結束後題詞留念。
2018年3月,金正恩參觀「率先行動 砥礪奮進——十八大以來中國科學院創新成果展」。(新華社)
呂超告訴小銳,「金正恩此次來華時間不算短,他可能還會進行一些參觀考察活動。」
時機
每一次金正恩訪華,日韓及其他西方媒體都充滿了猜測。
這一次也不例外。
在金正恩抵達中國的1月8日,中美貿易磋商正在北京舉行。而這幾天,有關朝美兩國領導人將再次會談的消息也不斷出現。
美聯社就表示,金正恩再次訪問中國,「這發生在朝鮮領導人有可能跟川普再次會談的前夕。外界猜測金正恩或將為此和中方協調立場。」
BBC駐首爾記者蘿拉·比克也判斷稱,「金正恩有兩次訪華分別發生在他與韓國總統文在寅、美國總統川普舉行歷史性會面之前,一些人認為這是戰略協調的機會。所以,金正恩的此次訪問可能也會加劇人們的猜測,即第二屆美朝峰會將很快舉行。」
2018年6月12日,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右)與美國總統川普在新加坡舉行會晤。(新華社)
這些猜測得到了中國學者的認同。
「對即將舉行的第二次『特金會』,金正恩此行有和中國『對表』之意。」鄭繼永在接受國內媒體採訪時表示,「如今,半島局勢正處於歷史的關鍵點,美朝間需要突破瓶頸,而中國的參與便顯得尤為重要,中美朝三方需在半島問題上進行協調。」
呂超也認為,「在進行重大外交活動之前,朝鮮首先同中國進行戰略溝通,這是延續中朝兩國傳統友好關係的做法。」
「而從經濟層面看,金正恩在新年賀詞中提到了五年規劃等一系列任務,內容包括很多與中國的合作項目,雙方有很多合作機遇。因此他此次來華也有推動經濟發展的考量。」呂超解讀道。
2018年11月16日,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在審核指導朝鮮邊境城市新義州市建設總體規劃。(新華社/朝中社)
今天(8日)下午,外交部網站發布的例行記者會實錄顯示,發言人陸慷共回答了10個提問,其中9個事關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訪華。
中方專門邀請金正恩來華慶祝生日?會為此做特別安排嗎?陸慷表示,中朝兩黨兩國之間保持著友好往來,「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在談到中國在半島問題上所扮演的角色時,陸慷的回答也算是給出了另一種「官宣」:
中國始終是推動半島核問題政治解決、維護半島和平穩定的一支重要力量。過去我們有過六方會談,這是中方發起的推進解決半島核問題的進程,而且仍然是到目前為止取得過最積極成果的進程。今後,中方將繼續同相關各方一道共同努力推動這一進程。如果說中方是這個進程中一個因素的話,那麼中方始終是一個積極的因素。
(執筆/十四心 芮思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