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工藝品,大家應該是不陌生的,首先想到的也應該是手工製作的具有藝術感的作品,每一件藝術品體現了作者本人的能力和創意表現,也很容易表現出一個作者的風格和思維方式。今天想向大家介紹的是用貝殼製作的工藝品,貝殼可以簡單的解釋為軟體動物的「保護殼」,將多個貝殼通過人工組合粘成各種形狀的藝術品叫做貝殼工藝品。
大家去旅遊時可能都喜歡帶一些手信或者買一些當地的特色物品帶回家,而去過海邊的旅遊者應該對在景點所販賣的貝殼印象深刻,因為這些貝殼不僅好看得讓人有購買慾望,而且價格也是有些昂貴。當然了,對於喜歡貝殼的人來說,這些貴也是可以接受的。在我看來,如果說珍珠是海洋最精緻的公主,那貝殼就像一個騎士,保護著裡面的珍珠,砂礫經過自己痛苦的磨礪變成珍珠,貝殼經過風吹日曬的打磨更加堅硬。
貝殼工藝品由精選天然貝殼手工製作而成,做工精緻栩栩如生,由於貝殼選自天然,加上手工製作,所以每個工藝品不會完全一致,總會有些細小的差別,也稱得上是「獨一無二」了,這也是貝殼工藝品貴的原因了。貝殼經歷過風吹日曬的打磨,大小不一樣,上面的紋路也不一樣,扇面形狀的,螺旋形狀的,大個的,小巧的,稍稍加工一下,或串起來,或吊起來,或粘成不同形狀,即可逃脫被隨意丟棄的命運,成為獨具風格的工藝品。
貝殼一般在沿海地區容易被找到,作為一種特殊的工藝品,它不僅可以用來做簡單的擺設,還可以拿來做窗簾扣,小吊飾。將海邊撿回來的貝殼洗洗乾淨,串起來,做成風鈴的樣子,掛在窗臺前,風吹過,窗簾都帶著海風的鹹濕味。給人一種大自然的閒適得當和不一樣的東南亞風情的味道。
自小生活在海邊的我,離貝殼也不過是幾分鐘的車程,近在眼前的風景大多數人是感受不到的,有句話說得好「旅行就是從自己待膩了的地方去到別人待膩的地方」用貝殼還可以做成小巧玲瓏的動物形狀我家裡至今還有當時從親戚家拿回來的用貝殼做成的小烏龜,圓乎乎的螺背做成的腦袋上頂著一頂小草帽,這是童年的玩具,也是兒時的歡喜。
也許是來自大自然的饋贈,也許是天然不加雕琢的美,也許是欣賞它那磨損了一塊的「殘缺美」,貝殼逐漸成為一種大家樂於接受的裝飾物,而且永不過時。無論是小說裡的男女主角還是小時候的童話故事裡,主人翁撿起被漲潮打上岸的貝殼,放在耳邊,會聽到海浪的聲音,長大後發現,聽到的只是嗡嗡聲。
但每當別人問我貝殼裡聽到的是不是海浪聲時,我還是會回答:「是啊,可好聽了,有機會的話一定要親自撿起,親自聽聽看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