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軍隊的規模雖然在亞洲最小,但是卻裝備有在該地區最先進的武器系統,「普賴默斯」自行榴彈炮便是其中典型的代表。20世紀90年代初,新加坡陸軍提出需要一種集射程、火力和精度於一體,並能夠伴隨裝甲部隊進行快節奏作戰的自行榴彈炮系統,以滿足陸軍特種作戰需求,增強陸軍合成部隊作戰能力。為此,由新加坡武裝部隊、國防科技局和新加坡技術動力公司三方聯合研發了 "普賴默斯" 的新型155毫米自行榴彈炮。
歷經六年的聯合技術開發,該系統已經研製成功並作為第一種全履帶式自行榴彈炮於2003年11月正式裝備新加坡陸軍。目前,新加坡陸軍第21炮兵營裝備了18門"普賴默斯"榴彈炮。「普利默斯」採用了新加坡技術動力公司為新加坡陸軍及國外用戶而設計、研製和生產的牽引式火炮系統的技術,如FH-88型155mm/39倍徑榴彈炮和FH-2000型155mm/52倍徑榴彈炮。
一套完整的「普利默斯」系統主要由火炮系統、配套的彈藥補給車和指揮車組成。在全裝甲保護狀態下,彈藥補給車可以直接向火炮提供彈藥補給。「普利默斯」炮長10.21米,寬3米,高3.28米,最大公路速度50千米/時,最大行程350千米,戰鬥全重28.3噸,能夠使用新加坡武裝部隊通用的軍用橋梁系統,並可通過未來的A400軍用運輸機進行戰略部署。它是世界上最輕盈的39口逕自行火炮系統。
該炮具有以下幾個技術特點:一是配用了炮載慣性導航系統(INS)和彈道計算軟體,能夠對自身的位置坐標和射擊方向進行隨機修正,從而使該炮在確定火炮陣地位置和計算射擊諸元方面具備自主作戰能力;二是配用了指揮控制信息系統(CCIS),使該炮能夠將自身的陣地信息傳遞給作戰地區內的其它「普利默斯」榴彈炮,三是每門榴彈炮都和相關的連指揮所相連通。
「普利默斯」榴彈炮的底盤是目前世界上應用最廣的、由美國聯合防禦公司研製的M109式155毫米自行榴彈炮的底盤,其中大部分關鍵部件都已更新,並配用了一種新型動力裝置,這種裝置被裝在新加坡技術動力公司研製的「比奧尼克斯」步兵戰車上,該戰車目前也已裝備新加坡武裝部隊。同時,通用子系統的使用也為「普利默斯」榴彈炮和「比奧尼克斯」步兵戰車提供了訓練與維護的便利。
「普利默斯」的射程隨炮彈的類型和裝藥號數的不同而不同,配用老式107式高爆彈時,射程大約為19千米,配用遠程底排增程彈時,射程可達30千米。為了提高射速,同時降低裝彈手的勞動強度,該炮還採用了半自動裝填系統,安裝了引信的彈丸採用自動裝填方式,模塊式發射藥則採用自動裝填方式,「普賴默斯」在20秒內的爆發射速達到3發,最大射速達到6發/分,安裝在支架上的彈倉可裝載22發155mm炮彈。
「普利默斯」榴彈炮除發射發煙彈、高爆彈及照明彈外,還能發射由新加坡研製生產的155mm子母彈,該子母彈可攜載64枚可攻擊裝甲戰車頂部裝甲的子彈藥,每枚子彈藥上都裝有自毀裝置。「普利默斯」包括車長和駕駛員在內共有4名乘員。此外還對該炮進行一系列的改進,包括增加自動化引信裝填裝置,而為了滿足防空和局部安全防護需要,「普利默斯」的炮塔頂部還裝有一挺7.62mm機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