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從二、三年級就已經接觸到一些簡單的四則運算,而四年級第一單元的課時,安排的是四則運算的學習內容,也是為了使孩子和之前的學習有一個更好的過渡和銜接。
通過這段時間的網課學習,不知道孩子對於這部分的學習是否完全掌握,下面對這一單元的知識考點進行了總結分析,可以讓孩子再學習一下相關的基礎概念。
一、加、減法的意義和各部分之間的關係
先讓孩子再了解一下,相關的基礎概念。
1,把兩個數合併成一個數的運算,叫做加法。相加的兩個數叫做加數,加得的數叫做和。
2,已知兩個數的和與其中的一個加數,求另一個加數的運算,叫做減法。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
3,熟知加法各部分間的關係。
4,熟知減法各部分間的關係。
二、乘、除法的意義和各部分間的關係
1,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叫做乘法。相乘的兩個數叫做因數,乘得的數叫做積。
2,已知兩個因數的積與其中一個因數,求另一個因數的運算,叫做除法。除法是乘法的逆運算。
3,熟知乘法各部分之間的關係,除法各部分之間的關係。
4,一個數加上0,還得原數;被減數等於減數,差是0;0除以一個非0的數,還得 0;一個數和0相乘仍得0;0不能做除數。
三、括號
1,一個算式裡有小括號,要先算小括號裡面的。
2,一個算式裡,既有小括號,又有中括號,要先算小括號裡面的,再算中括號裡面的。
四、租船問題
孩子們在做這一類問題時,如果題中給出兩種方案,就直接比較兩種方案,選擇最優方案;如果題中沒有給出具體方案,以多租大船、全部坐滿這兩個原則,尋找最優方案。
在這一單元,孩子們容易出錯的兩點:
【1】在計算四則混合運算時,容易混淆了運算順序。
【2】在解決租船問題時,忘記正確的解決問題原則。
下面圖片裡的內容,是這一單元知識梳理,孩子們可以看一看。
孩子們可根據自身情況,對這一單元進行複習,先把基礎概念掌握牢固,然後用相關知識靈活運用於解決問題中。下面有幾道拓展延伸題,可以讓孩子先想一想,看看如何解決,最後再對照答案。
【題1】計算1+2+3+4+5+……+2000
分析:1+2+3+4+5+……+2000
2000+1999+1998+1997+1996+……+1
先讓孩子觀察兩個式子發現,式子中上、下兩個數的和都是2001,一共有2000個2001,得到的和就是所求結果的2倍,因此除以2就是所求的結果。
規範解答:
1+2+3+4+5+……+2000
=(1+2000)×2000÷2
=2001×2000÷2
=4002000÷2
=2001000
解決這一類問題時,要先仔細觀察算式中所給的數的特點,再根據數的特點尋找簡便算法。
【題2】幾年前,媽媽的年齡是樂樂的5倍?樂樂今年16歲,媽媽今年48歲。
分析:在解決有關年齡的問題時,一般要抓住「兩個人的年齡差是永遠不變的」這一條件,藉助「差倍問題」的解題方法來計算。
今年媽媽與樂樂的年齡差是,48-16=32歲,年齡差不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當媽媽的年齡是樂樂的5倍時,兩個人的年齡差仍然是32歲。
規範解答:當媽媽的年齡是樂樂年齡的5倍時,樂樂的年齡是,(48-16)÷(5-1)=8歲;16-8=8年
答:8年前,媽媽的年齡是樂樂的5倍。
「湊24點」遊戲,作為一種智力遊戲,應注意計算中的技巧問題,通過遊戲,經過恰當的四則運算湊成,同時又鞏固了四則混合運算,在小學生的數學運用中也是比較受孩子歡迎的題目。
【題3】下面卡片上的四個數字經過怎樣的運算能得到24呢?你能想出幾種方法?(至少寫出兩種方法,每個數字只允許用一次,可使用小括號)
【5】 【3】 【8】 【4】
分析:積是24的乘法算式有:3×8=24,4×6=24 12×2=24等。在湊24的過程中,可以想辦法把5,3,8,4四個數字通過四則運算得出上面幾個乘法算式中的兩個因數,這個問題就解決了。
規範解答:(5-3)×(8+4)=24
(5+4)÷3×8=24 (答案不唯一)
小學階段數學的學習,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和思維方法比較重要,通過知識的學習,孩子學會舉一反三,靈活運用。
下面這一套《給孩子的數學三書------原來數學可以這麼學》,是一本數學科普經典書籍。這套書全三冊,適合6~15歲的學生使用,在書裡邊會幫助孩子找出錯題的原因,給出不一樣的解題思路和方法,家長不妨給孩子看一看。
另附:一份第一單元測試試卷,可以讓孩子單獨完成,看看孩子對這一單元的知識點掌握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