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新聞:【房產中介】小江這一年:先揚後抑 跳槽延續職業生涯
【編者按】2016年的關鍵詞,毫無疑問是變革,對於某些職業也不例外。東方網此次系列報導,就把目光投向了今年最值得關注的幾種職業,它們有些伴隨著新事物誕生,有些則不得不隨經濟政策變換浮沉。看看他們的故事,順便回憶自己的一年工作吧。
東方網記者曹磊12月28日報導:在追求個性化、深度遊的今天,普通的自由行已經不再能夠滿足人們日益多元化的需求。隨著我國導遊自由執業試點的啟動,私人導遊的時代正在全面到來。小宋就是其中之一。
一見面,小宋就熱情地用一句標準的上海話「儂好」和記者打招呼。小宋是江西南昌人,來滬已有8年時間了,從事旅遊行業6年多,長期為途牛、攜程等帶團,基本上每個周末都要接單,主要是上海及周邊地區遊。
同樣是遊上海,團隊客繞不過的總是外灘、陸家嘴這些老牌景區景點,而小宋給客戶私人定製的上海遊則有很多「花樣」。「喜歡小清新的,我會帶他們去田子坊啊、武康路,巨鹿路;喜歡藝術性的我會帶他們去美術館、M50、鍾書閣;喜歡購物的我會帶他們去淮海路、K11、新天地;喜歡美食的我會帶他們去吃小楊生煎、南翔小籠,也會去探尋知名的米其林餐廳。通過和客戶在網絡上的前期溝通,我們會確定好這次旅遊的主題,基本上每個客戶的需求不同,行程也都不大相同。」他說。
今年5月,國家旅遊局宣布開始在全國多個省市啟動線上、線下導遊自由執業試點。首批啟動試點的地方包括江蘇、浙江、上海、廣東,以及吉林長白山、湖南長沙和張家界、廣西桂林、海南三亞、四川成都。線上導遊自由執業是指導遊向通過網絡平臺預約服務的消費者,提供單項講解或者嚮導服務,並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收取導遊服務費。線下導遊自由執業是指導遊向通過旅遊集散中心、旅遊諮詢中心、A級景區遊客服務中心等機構預約服務的消費者提供單項講解或者嚮導服務。簡單來說,導遊「單飛」了!
攜程於今年國慶前夕推出國內首個導遊自由執業網絡預訂平臺,僅國慶七天長假就接到了數百個訂單,受歡迎的程度遠超預期。預訂私人嚮導的旅遊者,出行人數平均為6人出行,一般以家庭為主,其中4至8人居多。從回訪結果來看,97%的用戶對導遊服務表示滿意。目前網約導遊訂單的平均價格在300元左右一天,一些專業能力強、技能突出、人氣高的導遊最高可以達到800元到1000元一天。
「從收入來看,其實做網約導遊比團隊導遊要高一些,我們普通帶團一般也就三五百塊的工資。還有相當一部分小旅行社的導遊底薪非常低,主要靠的是購物提成,這也是業界公開的秘密。」小宋告訴記者,近年來,不斷曝光的零負團費、購物團讓整個導遊群體的形象越來越「黑化」,但導遊其實也是這條畸形的消費鏈上的受害者。而做網約導遊,用戶完全是為自己的業務能力付費,這提升了整個導遊群體的職業尊嚴,也促使整個行業向規劃化、專業化的方向轉型,更好地為遊客提供服務。
像網約車一樣網約導遊,在帶來便利的同時,如何來維護遊客和導遊雙方的合法權益,也在考驗平臺的管理能力。途牛嚮導平臺目前正在重點實施包括導遊自由執業責任險、先行賠付方案、應急救援體系、安全透明的支付方式等一系列保障措施。此外,在國家旅遊局的要求下,途牛制定了《導遊入駐協議》、《導遊自由執業服務合同(三方協議)》、《導遊自由執業投訴處理辦法》等合同協議,以及《導遊管理辦法》、《考核培訓管理方案》等運營管理規範,加強平臺監管。
「上海的城市精神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這是一座多元化、現代化、國際化的大都市,通過網約導遊的私人定製,每個人都會在這裡找到不同的樂趣,正如一千個人眼裡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小宋說。
從「上車睡覺,下車拍照」的跟團遊,到主題和線路日益多樣化的自由行,再到今天導遊自由執業試點的啟動,見證的是國人旅遊消費的不斷升級。2015年,旅遊業對國民經濟的綜合貢獻度達到10.8%。國內旅遊、入境旅遊、出境旅遊全面繁榮發展,已成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遊客源國和全球第四大入境旅遊接待國。而「網際網路+導遊」正是通過打造旅遊行業的共享經濟平臺,來努力解決傳統旅遊模式的痛點,去滿足人們多元化選擇、深度化體驗的新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