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車不喝酒喝酒不開車,這話誰都知道,也都是默認它是正確的,但是其中的漏洞在於時間和數量,不基於時間數量談這句話是不合適的,我19年喝了酒,現在21年能開車嗎?沒人那麼問是吧,因為我們默認這句話的時間一般是一天,或者說是一晚上。那麼,當天喝酒應該怎麼算?多久敢開車?
直入正題,不考慮排版了。首先我國標準先重溫一下:飲酒駕車 飲酒駕車判斷標準:車輛駕駛人員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於或者等於20mg/100ml,小於80mg/100ml的駕駛行為。醉酒駕車醉酒駕車判斷標準:車輛駕駛人員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於或者等於80mg/100ml的駕駛行為。
粗略分析自己喝酒之後多久可以開車的話,我們今天用兩種方式來推斷。
第一種,按照血液酒精濃度BAC來。根據賴江華和胡炳蔚發表在中國法醫學雜誌的論文《酒精在人體內的代謝動力學研究》
酒精消除速率約為10.75mg/dL/h(下圖表4的結果)
推斷邏輯和論證過程我就不重複了。簡單說,就是到醉駕線80mg/dL就要差不多8小時醒酒再開車。到酒駕線20mg/dL就要兩個小時。這就是很多文章中說到喝了一點點酒也要過兩小時再開的來源。
下一步我們要找多少酒對應多少BAC,根據孫慶文發表在2006年第八期釀酒科技上的《酒精飲料在人體內發代謝及適宜飲量》,
上圖表2來說,12度的葡萄酒150ml對應bac是0.031,那麼酒駕線BAC0.02就對應96ml左右的12度葡萄酒,82ml左右14度葡萄酒,折合11.5ml乙醇,對應澳洲葡萄酒標準裡面0.92 standard drink。一瓶8.6sd的正常澳洲西拉子來說,四人均分且半小時內喝完的前提下,那麼在之後半小時至一小時的bac峰值能到0.046,就需要4.6小時代謝完成。實際情況來說一頓飯可能會吃兩小時,兩小時期間也在不停分解,也就是說吃好飯過兩三小時就OK了。半瓶來說,就需要9小時,即使算上吃飯時間,也要吃完飯後7小時以後再開車。
第二種,根據肝臟代謝的數值來。現在不方便在GS裡面找文章了,沒去找以前那文章,但數值我記得,正常酒精代謝能力為:每小時每公斤體重消耗0.06-0.2g酒精,消耗時間=(飲酒量*度數*酒精密度)/(體重*酒精代謝能力)。恰好,我在孫慶文的文章裡的摘要裡看到了一個引用自孫悟的數據:每千克每小時消耗0.1g酒精。
那我們就取保守均值0.1g來算,70kg的成年男性每小時分解7g酒精,還是按照四個人一瓶紅酒算,一人約為2.1standard drink,那就是三小時代謝完。計算可得半瓶來說大約6小時,一瓶紅酒來說12小時。這是按照均數大致看的,當然有可能你的代謝能力是0.2的話,那時間就只需要一半。
上面所有的轉化時間我均用了直線法,實際BAC變化是曲線,如下圖所示:
(賴江華 1996)
但總體來說,最關鍵的前段部分,用直線模擬相對誤差還是比較小的。
總結一下,兩種方式的結果出入不大,中午喝不超過半瓶紅酒,健康人晚上七八點開車問題不大。中午喝紅酒不超過四分之一瓶的話,七八小時後的晚上橫吹豎吹都不怕。如果中午就喝了一瓶紅酒,約合100ML酒精的話,第二天再碰車吧。當天敢開車不是膽大,這是根據最保守數值算下來的科學依據,相信科學即可。最後提醒,喝多了些的千萬不要冒險去試,超標了就可能要在裡面蹲幾天,很傻。即使沒超20,吹出來有10出頭,也要被手銬帶著去醫院抽血然後確認沒超20再放出來,起碼也要浪費兩小時寶貴時間,也傻。最後祝大家新年喝酒喝的開心,開車開的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