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美圈繞不開兩個話題:一個是「天賦」,一個是「用藥」。天賦讓我們對那些印象深刻的健美選手津津樂道,用藥則代表了一種似乎能快速實現目標的捷徑,現在的藥物科技如此發達,為什麼卻很少出現像羅尼庫爾曼這樣讓我們難忘乃至懷念的選手呢?
是的,在健美圈沒有人不知道「祖師爺」羅尼,八屆奧賽先生,這樣的記錄恐怕今後也鮮有人能夠媲美。了解卡特的人可能就少的多了,但回顧2006年的奧賽爭霸,正是卡特阻擊了羅尼的衛冕之路,成功摘得了奧賽冠軍的桂冠。
隨後的幾年卡特三次奪冠,成為名副其實的四屆奧林匹亞先生。今天的內容圍繞卡特在採訪中對健美用藥的看法和工作道德的認知,也捎帶討論下:為什麼藥物越多但讓能夠被「驚為天人」的選手越來越少?
「用藥是這個圈子眾所周知的秘密」
卡特自19歲開始參加全國青少年健美賽,從那個時候他就看到了有些同齡人的肌肉狀態非常成熟,也意識到想要在這個領域繼續發展,用藥是繞不開的灰色領域。
當主持人問到「很多人認為能夠拿到冠軍的人肯定是比別人用的藥更多的人」時,卡特認為這個看法是無稽之談。卡特的教練教會了他很多營養學的知識,卻很少提及用藥的事情。作為奧賽史上第11位冠軍,僅僅是用藥不能讓你成功,與光芒相伴的是身體的骨架、不可磨滅的毅力和肌肉的質量。
「沒有人再談論健美的工作道德,更不會敬畏」
卡特所處的時代網際網路發達程度遠不及今天,但那個時候的健美運動員更知道如何忠於自我,如何自我實現。用藥是途徑但不是主流,選手們的關注點在於純粹的訓練和簡單的夢想。
而在當今這個藥物滿天飛的時代,選手們更多的將藥物視為工具,把它和訓練放到了等量齊觀的地位,更很少談及健美行業的工作道德,忘記了健美的初心。
「我不是天賦異稟,但我擅長勤能補拙」
卡特坦言自己並不是個天賦異稟的選手,但是之所以能拿到四座奧賽先生的獎盃,他所擁有的規律的生活作息和刻苦的訓練頻率是他人所不及的。他認為因為擁有強大的自尊心,才可以在追求卓越的路上不斷成就自我。
一些感觸:
從卡特的訪談中,我更多感受到的是兩點,「雕琢自我的功力」和「看似愚鈍的堅持」。用我們中國的話講叫做「匠人精神」,似乎在自己的時間維度,慢下來靜下來可以做很多事,這種態度似乎和我們的時代特點截然相反:
我們要用更短的時間走向人生的巔峰、我們要做c滿足競技舞臺的需求、我們在道德和捷徑面前更多地偏向了後者……
也許我們懷念過去的時光,不是因為比現在更美好,只是因為更純粹。
更純粹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