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貓妹
來源| 大貓好規劃(ID:damaoplan)
最近,「打工人」的梗火了。
一群職場年輕人把工作稱作「打工」,他們認為,坐在辦公室「996」的白領本質上和從事體力勞動的工種沒什麼區別,都是打工的而已,沒有成就感,沒有安全感,還常常感覺疲憊不堪。
最火的一句話是「打工累嗎?累。但是我不能哭,因為騎電動車的時候擦眼淚不安全。」
是啊,打工不僅累,還處處都是風險。
作為一名打工人,底氣不僅來自財富、學識、家庭背景、專項技能等,更是來自一份面對未來不確定風險的勇氣。
就像那句「騎電動車的時候擦眼淚不安全」,打工人面臨的風險,首當其衝的就是意外。
現在的生活節奏快,無論是開車、打車、坐地鐵、坐公交,還是騎電動車、共享單車上下班,都很容易發生意外事故。
前兩天一個狂奔上班的女生火了,據說她每天都踩點上班,為了不被扣工資,一路上基本都是狂奔。
看到視頻後,網友紛紛提醒她注意交通安全。
其次就是疾病,「打工」攢個錢不容易,一病回到解放前。
「996」已經成為很多打工人的常態,長期熬夜的狀態下,很多人都表示不敢體檢,現在很多疾病也更偏年輕化了。
最後就是自己不幸去世,給家庭造成的傷害。
● 已經成家的打工人,可能上有老、下有小,自己作為家庭頂梁柱,不幸去世對家庭的打擊將是巨大的。
● 而沒有成家的打工人,起碼也有父母,如果自己不幸去世,那父母未來將沒有人贍養。
那麼,打工人可以買點什麼保險來對衝這些風險呢?
● 針對意外風險,打工人可以買點意外險。
而意外險也是很多打工人入門的保險,保費便宜,槓桿高。
比如大護法至尊版,一年只要298塊錢,就有100萬的身故/殘疾的保額,如果不幸意外去世了,那這100萬將給到家人,供他們以後生活。
最實用的還是它的意外醫療報銷,不限醫保用藥,報銷比例100%,基本上小磕小碰都不需要自己花錢了。
● 針對疾病風險,打工人可以買點百萬醫療險和重疾險。
百萬醫療險是報銷醫藥費的,無論疾病還是意外導致的住院,都可以報銷。
30歲左右的保費,一年也就兩三百塊錢,而報銷上限可以達到幾百萬,槓桿很高。
雖然基本都有1萬的免賠額,但報銷比例可達100%,自費藥也能報,基本上住院的話,1萬以上的費用就都報了,自己最多就花1萬塊錢。
而預算稍微多點的打工人,還可以再配置點重疾險,得了保險合同裡的病並達到標準,就直接給一筆錢,不管你怎麼花。
這個錢不僅可以用來做醫藥費,還能彌補生病期間的收入損失。
而年輕人的重疾險保費也是很便宜的,就保到個70歲,保費更便宜,卻能把打工這段時期保障的很好,槓桿很高。
最近,重疾險新定義落地,舊定義下的產品最遲到明年1月31號就要下架了。
新定義更規範了,避免了很多扯皮,但很多薅羊毛的責任也沒有了。
| 比如較輕的甲狀腺癌,舊定義的重疾險可以賠付全部重疾保額,而新定義就只能按照輕症賠一點點錢了。
一般甲狀腺癌的花費不高,貓妹閨蜜的父親,去年就是因為這個病住院了,只花了4萬多。
因為之前陸陸續續買過30萬保額的重疾險,術後獲賠了30萬。
生了場病,不僅沒花錢,還賺了20多萬。
但如果是新定義的產品,可能就只賠30萬*30%=9萬。
尤其女生,是癌症的高發群體,新定義的產品對癌症賠付更寬鬆一點,貓妹建議女生可以多配置一點舊定義的產品。
● 針對不幸去世對家庭造成的打擊,打工人可以買點定期壽險。
保到個60歲,在這之前不幸去世的話,家人就能拿到一筆錢,有勇氣繼續生活下去。
而這種保定期的壽險,保費也不貴,一年幾百塊可能就能買到100萬保額,槓桿也很高。
記得以前大家還自稱是「社畜」,現在從「畜」到「人」,已經樂觀了不少,雖然打工掙的錢不多,生活壓力很大,但依舊有所追求,沒有被生活壓彎脊梁,努力且平凡地活著。
而壓力山大的打工人,更需要好好的關懷自己,用商業保險這種工具來對衝風險,不讓自己平凡的生活被突發事件打破。
撰文| 來自北方
頭圖| Ritomm
排版| 長頸鹿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大貓財經。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王治強 HF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