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報訊(環境 文/圖)疫情防控期間,高校傳統實踐類教學面臨著巨大挑戰。為實現畢業實習的「停課不停學」,在學校本科生院的統一部署下,環境學院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制定了涵納虛擬仿真平臺實訓、設計專家在線指導、水廠運行實況錄/直播、雲學堂行業發展解讀等單元的「雲端」畢業實習新模式,並於5月4日-15日開展了2016級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本科生「雲端」畢業實習實踐課程。
據了解,此次實習由我校環境學院黨委書記齊晶瑤、教學副院長南軍教授組織,市政工程系主任鍾丹教授帶隊,高金良、馬文成、唐小斌等教師參與,形成了「化時艱為機遇,多維拓展實習教學模式」的工作思路。
匯校友之力,打造實習雲講堂
在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校友們的多方協調下,此次實習邀請到國內外行業專家——英國南方水務(Southern Water)公司技術總監楊共教授、黑龍江省城市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總工程師尚慶海教授、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匡傑教授、濟南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工程師姚闊為、楊紅紅教授和我校市政系袁一星教授一起為學生們開展雲端授課。
課程採用工程案例與設計圖紙相結合的方式,分別就供排水專項規劃、管網及水廠常規設計、深度淨化工藝比選等多個方面進行講授,旨在拓展學生專業視野、深化學生專業認知、解析設計要點、規範設計步驟。在交流環節,授課教師們詳細解答了同學提出的畢業設計問題。
從2D到3D,沉浸式體驗水廠運行
為補齊雲端實習時學生體驗度偏低的短板,課程依託環境學院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平臺,在實習中引入城市給水/汙水處理3D虛擬仿真軟體,讓學生以第一視角全方位感知水廠整體流程、處理單元布置、構築物內外部結構等細節。課程中,學生可通過設備參數主動設定,進行單元調控和工藝聯控,以獲得穩態運行下的目標水質,大幅度改善學生參與度和體驗感,實現學生對專業知識和設計圖紙的可視化解讀。
從平面到立體,BIM技術製圖實訓
為契合行業信息化標準建設發展趨勢,提升畢業生專業競爭力,課程邀請北京城建設計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數字中心主任、高級工程師韓德志就BIM發展歷程、標準、應用等內容進行了細緻講解,並通過實際案例演示BIM在本專業設計、施工工作中的巨大優勢。該公司BIM培訓師、高級工程師鄒紅雲還從模板設置開始,分步驟為學生們詳細演示講解給排水圖紙BIM繪製方法,指出BIM初學者常見誤區。
水廠錄播+直播,雲端實習零距離
課程還依託既有的校外實習基地和本系教師產學研合作企業,實現雲端實習水廠多元化拓展。傳統現場實習講授受限於企業專家的專業背景、現場環境幹擾及參觀視角局限,很難保證每位學生都能聽清、理解講授內容,再加上企業安全規程約束,傳統實習中學生很難實現全部單元的近距離觀察,而雲端實習可有效彌補這些缺陷。
企業主講人利用DV、無人機等攝像設備全方位錄製視頻,並輔以現場解說、配音字幕、直播解說等多種方式,實現水廠工藝參觀全覆蓋,此外,將產學研合作企業引入實習,可進一步拓展學生專業視野,指導教師亦可實時為學生答疑解惑。
本次雲端實習水廠包括,哈爾濱朱順屯取水廠——取水+泵站,取水構築物特殊水情安全運行策略解析,水源水質突發事件,活性炭投加應急系統。東營市南郊淨水廠——國內第一家大型浸沒式超濾膜水廠,榮獲國家產學研合作創新成果獎。濟南水務集團鵲華淨水廠——濟南市的標杆飲用水示範基地,十一五示範工程,榮獲全國工程建設「魯班獎」。大慶油田水務公司西水源水廠——代表性地下水源淨水廠。浙江紹興江濱汙水處理廠——紹興市環保教育基地,國內臭氧應用規模最大的「花園式」水廠,印染工業園區集中式汙水處理廠。赤峰市德潤排水有限責任公司——國外經典工藝與國內汙水處理實際需求相結合的典型案例,設有完備的汙水再生回用系統。哈爾濱利林環保水處理有限公司——產學研合作基地,汙水處理廠提標改造,施工現場在線直播。
企業專家們從水廠實際運行層面,就工藝設計、工程施工、運行管理、應急措施等與學生開展了交流。
哈爾濱朱順屯取水廠雲端實習
東營市南郊淨水廠雲端實習
濟南水務集團鵲華淨水廠雲端實習
大慶油田水務公司西水源水廠雲端實習
浙江紹興江濱汙水處理廠雲端實習
赤峰市德潤排水有限責任公司雲端實習
哈爾濱利林環保水處理有限公司雲端實習
努力打通實踐教學與工程素養的「最後一公裡」
課程以學生為中心,構建教學效果實時反饋系統,完善「督導專家、指導教師、助教團隊」的多層面全過程實習質量保障體系。為保證質量,教學團隊進行多平臺實時溝通,以本為本、「寓教於評」,以學生及校友評價為導向,及時梳理問題並動態調整教學方案。
參加實習學生調查問卷評價
參加線下實習的校友對此次線上實習的評價
教學團隊積極推進編撰本專業畢業設計常見問題「紅寶書」,持續探索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線上/線下融合的實習實踐新模式,並在此基礎上建設一批網絡實習基地,匯聚一批高水平講習專家,整合了一套「應用軟體培訓+虛擬平臺實訓+互動式實況教學」實習資料庫,在打通實踐教學與工程素養「最後一公裡」上形成了一套組合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