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碗四盤,清流家宴美食 舌尖美味

2020-12-19 騰訊網

報!清流美食來了!

好吃!味道正宗!

今天發布君為大家帶來的是

清流家宴美食

清流家宴美食有八碗四盤

共十二道

十二道菜(不含甜湯)

代表了清流傳統飲食文化,

寓意著一年 12 個月,

四盤代表四季發財,

八碗與「發」諧音,

有發達興旺之意。

八碗

1.酸辣肉皮湯;2.白斬雞;3.糖鍋豬肉;4.煮粉條;5.墨魚肉絲湯;6.汆魚湯;7.煮太平蛋;8.蒸松圓子。

四盤

1.炸春卷;2.炒豬肚;3.熘豬肝;4.炒肉片。

清流種植的蔬菜有蔥、韭、蒜、蘿蔔、 芫荽、白菜等近 30 種,養殖的禽畜有豬、牛、羊、雞、鴨、鵝 等,出產的河鮮有鯉、鯰、鯽、鰻、鰍、龜、鱉等 60 餘種魚類。眾多當地的物產,為加工烹飪「八碗四盤」提供了豐富的食材。清流傳統宴席的烹飪技藝主要有蒸、煮、燉、炒、炸、熘 等幾種方法。

–炒–

以大火滑炒見長,烹製迅速,如炒豬肚、炒肉片、炒豬肝、炒小腸、炒九門頭。

–炸–

要求外松裡嫩、酥香撲鼻,如炸排骨、炸魚片、炸春卷。其中油炸太平蛋,寓意著 平安、健康、如意,吃下去意味著平安圓滿。

–燴–

講究嫩滑鮮爽、 汁醇味美。「白斬」注重原汁原味、色澤悅目,如白斬雞,在清流大筵小席常設為首道菜。

–蒸–

把握配料和火候,確保主料鮮嫩腴美,如蒸春卷,寓意裹住春天,春光永駐,迎春接福之吉 兆。

–燒–

力求濃香適口、軟爛入味,如糖鍋豬肉,肉要肥瘦相間,經水煮、上色、油炸後以大鍋文火烹飪至色澤紅亮。

北方人喜乾菜,

南方人愛湯菜。

清流傳統宴席尤重製作湯菜,

把湯的配製與鮮、純、補緊緊結合在一起。

典型之作有松圓子,汆魚湯,紅棗米仁甜湯,

– 松圓子 –

選用豬腿肉、豆腐、紅菇、香菇、筍乾、荸薺等,剁丁, 捏成丸子,高湯烹煮。松圓子軟嫩松圓,鮮嫩可口,入口即融, 口感豐富,寓意為生活圓滿、經濟寬鬆。

– 汆魚湯 –

清流溪魚肉質鮮美,魚味清香,湯味鮮美,而且營養價值高。

– 紅棗米仁甜湯 –

薏米仁為當地特產,具有糯軟、粘香、細膩、軟滑、甘爽等特點,是清流宴席的壓軸菜,含有甜蜜散席之意。

清流傳統宴席特點是

大碗、大盤、大塊肉、大塊雞、大塊魚,

體現了客家人豪爽的性格,

以及以多肉吃飽為主的飲食習慣。

清流人喜好合理的葷素搭配、雜粗搭配、碗盤搭配,清流菜味清淡,重蒸煮,輕炸煎,好原味,故多以湯菜為主,炒菜為輔。現在,傳統的「八碗四盤」也會加上鮑魚、龍蝦、海參、 海魚、扇貝、螃蟹等海鮮之類的非客家傳統菜餚,「八碗」逐漸 發展為 「十碗」「十二碗」「十八碗」。

下面重點推薦八款

清流家宴美食

白斬雞

白斬雞,是清流地方的傳統名菜。在客家方言中,雞與「吉」 諧音,故客家人每逢婚嫁喪俗酒宴必上白斬雞這道傳統名菜, 有「無雞不成席」之說。雞多作為宴席冷盤,供佐酒之用。

白斬雞在烹煮時不加任何調味品,直接用清水煮熟後,砍成小塊, 蘸上先前調好的佐料汁就可直接食用,故稱白斬雞。

製作白斬雞的主料一般要用閹過的公雞,皮脆肉嫩,原汁原味最好的辦法就是水煮白斬,且可以保證雞肉的蛋白質不流失。

雞,清流 人稱之為「頭牲」,家中貴客蒞臨,宰只「頭牲」待客是必備菜餚, 白斬雞的精華在於雞腿,清流習俗是要夾給老人、小孩和最尊 貴客人吃的。

白斬雞原汁原味,皮爽肉滑,清淡鮮美,百食不厭, 深受食家青睞,因此在大小筵席上皆有。

美食原料:

主料:公雞。

輔料:蔥、姜、精鹽、清流老酒、花生油。

製作方法:

1. 整隻雞下水煮熟(不宜過熟過爛),撈起,放涼。

2. 晾乾表皮,斬成小塊,盛入盤中,擺成雞形。

3. 蔥、姜加精鹽搗爛,下鍋,加高湯、料酒燒至微沸,取出, 裝入小碗作蘸汁。

美食特點:

皮爽肉滑,清淡鮮美。

烊豆腐

逢年過節,清流山村家家都瀰漫著豆腐的清香,戶戶的餐 桌都有烊豆腐這道傳統菜餚。

烊豆腐是清流人過節和宴請客人 必做的一道名菜。豆腐營養豐富,而且價格便宜,是非常受大 眾喜愛的食材。中國古人稱讚豆腐有「和德」。吃豆腐的人能安於清貧,而做豆腐的人也懂得「順其自然」。每個巧手的客家婦 女未嫁時在娘家都已學會製作烊豆腐,「順其自然」這四個字也體現了清流婦女的生活哲學。

關於「烊豆腐」的來由,有兩個說法 :

一是記憶鄉愁。唐宋時期,一部分南遷漢人進入贛閩粵邊地區生活,被稱為客家 人。每當逢年過節,客家人就想起故鄉的水餃,但南方基本沒有種植小麥,無法用麵粉做餃子。當地盛產黃豆,而且客家人掌握了製作豆腐的工藝,於是把豆腐當皮,在每小塊豆腐中間 挖出一個小洞,把香菇、碎肉、蔥蒜等剁好,填補進去,烊豆腐就做好了,成為替代餃子的食物。每逢佳節吃著烊豆腐的時候, 客家人就感覺不論走多遠,始終記得自己的根在中原,所有烊 豆腐也有「南方水餃」之稱。

二是待客上菜。客家人熱情好客, 特別是對遠道而來的客人,都會認真準備一桌好菜,其中少不了 「烊豆腐」。豆腐製作取材自當地的黃豆和水,質地柔軟,對腸胃刺激小,易於吸收和消化,是讓遠道來的客人逐漸適應當地水土 和飲食的一道佳餚,體現了客家人對遠客一份無微不至的關懷。

美食原料:

主料 :白豆腐、豬前腿瘦肉、幹香菇。

輔料 :生薑、蔥、精鹽、白糖、醬油、水澱粉、花生油。

製作方法:

1. 白豆腐切成三角或四方塊 ;豬前腿瘦肉切成小塊後加入姜、 蔥和泡發後的幹香菇剁茸,下鹽、少許糖、醬油,加水調稀後的 水澱粉拌勻 ;用小勺將豆腐中間挖出小塊,把肉填進後用拇指輕 輕壓實。

2. 用中火燒熱炒鍋,下冷油,待五分熱時,將有肉的那面朝下煎一陣,倒入高湯煮透,加鹽、胡椒粉,待湯汁稠些起鍋裝盤,撒下蔥花,好吃又好看。

美食特點:

鮮嫩美味,入口綿軟即化。

豬肚包雞

豬肚包雞,又名「鳳凰投胎」,是清流的一道傳統地方名菜, 也是清流客家人用來招待客人的美味菜餚。

豬肚包雞是古代醫士長期研究出來的菜式。這道普通家常 菜,還被賦予一個奇妙的傳說 :

相傳在清朝,宜妃有胃病,產後身體虛弱,乾隆吩咐御膳房燉補品給宜妃吃,可是她吃什麼 都沒有胃口,日漸消瘦。宮裡的太醫想盡辦法做種種名貴補品給宜妃吃,還是無濟於事。乾隆召集太醫和御膳房,把旨意傳下去,無論用何辦法,都要醫治宜妃的病。御膳房想到「藥補 不如食補」的方法,於是把民間傳統坐月子吃雞湯的做法加以改良,把雞放進豬肚裡加上名貴藥材燉湯,宜妃吃後果然胃口大開。經過一段時間飲食調理,宜妃的胃病已痊癒,而且膚色 也紅潤有光澤,美豔動人。

這道菜不僅祛病強體,也有養生保 健之功效,從此乾隆把這道菜叫做「鳳凰投胎」,就是現在的豬肚包雞,便在民間廣為流傳。

美食原料:

主料:豬肚、公雞。

輔料:胡椒籽、姜茸、精鹽、料酒。

製作方法:

1. 豬肚冷水中浸泡約 20 分鐘,用粗鹽加麵粉塗抹,洗淨雜物, 再用白醋或米揉搓約3分鐘後,再次衝洗。

2. 豬肚放入沸水中汆燙後撈出,用刀刮掉豬肚上殘留的白色 脂肪。

3. 將處理好的雞,抹少許鹽醃製 20 分鐘左右,將所有準備好 的雞、適量胡椒(顆粒)塞入豬肚內,用竹籤將豬肚的口別住。

4. 豬肚放入砂鍋,加水,大火燒開,轉小火煲 2 個小時。

5. 將煲好的豬肚撈起,切成條狀,放入砂鍋滾 10 分鐘,再加 入鹽調味即可。

美食特點:

雞肉鮮甜,胡椒溫中下氣,具有行氣、健脾、暖胃之效。

肉皮酸辣湯

肉皮酸辣湯是清流城關傳統的名菜,歷來深受清流人的喜歡。

舊時,清流山區交通閉塞,想吃到海味是不容易的,聰明的清流人就將豬肉皮煮熟曬乾,油炸到肉皮起泡膨脹,再用熱水浸泡,撈起切成長條放入高湯中文火慢慢熬煮,煮透後加入 香菇、紅蘿蔔、白蘿蔔、筍片、芹菜、香蔥等,再調出甜酸味, 一盆熱氣騰騰、色彩鮮豔、甜酸香辣的肉皮酸辣湯就可以上桌了。盆中的肉皮看上去像海參,吃起來更是海參味。清流人把肉皮酸辣湯用來招待客人,既美味又實惠。肉皮酸辣湯也就成了清流人辦酒席、春節請客的傳統佳餚,而流傳至今。

美食原料:

主料:豬肉皮。

輔料:香菇、紅蘿蔔、白蘿蔔、筍片、芹菜、香蔥、姜、胡椒粉、 白米醋、冰糖、鹽,味精、料酒等。

製作方法:

1. 油炸肉皮用冷水泡軟後,切成二指寬的長條備用。

2. 將筍乾、幹香菇泡發後切片,胡蘿蔔切斜片備用。

3. 將豬油倒入八分熱的鍋內,將泡發好的肉皮炒香,沿著鍋邊倒一圈米醋繼續翻炒,待醋揮發後下香菇條、胡蘿蔔、筍乾略炒, 倒入高湯,加胡椒、米醋、冰糖、少許鹽,熬 30 分鐘即可。

美食特點:

豬皮含豐富膠原蛋白,充分吸收酸甜之味,口感爽滑。

墨魚肉絲湯

清流是山區,盛產山珍,海味就比較稀少了,目魚乾易保存,是清流人比較喜愛的海味。

目魚乾味道鮮美,營養豐富, 對清流人來說是非常難得的佳品,每逢姑娘出嫁,聘禮單中的目魚乾是必不可少的。清流地方一些家庭主婦喜歡將目魚乾與其他食材一起煮湯,既鮮美可口又補身子。

清流經典的傳統菜——目魚肉絲湯,因特殊的「鮮」,而成為最受清流人喜歡的菜餚。

美食原料:

墨魚乾、瘦肉、白豆腐、紅蔥頭、青蔥、精鹽、胡椒粉。

製作方法:

1.墨魚乾剪成細絲,涼水浸泡,瘦肉切絲,白豆腐切長條裝 盤備用。

2. 用中火燒熱炒鍋,下冷油後將紅蔥頭爆香,倒入高湯、墨魚絲,大火煮開後轉小火。

3. 待墨魚香味熬出,下肉絲、白豆腐條,煮幾分鐘後加入少量糯米酒,撒蔥花、胡椒粉,盛出即可。

菜品特點:

海鮮與豬肉、豆腐的碰撞,撞出了一道鮮香濃鬱的客家菜。

松圓子

耕園田居的客家人總是善於在簡單的食物組合中搭配出經典的美味,松圓子便是清流客家人熱愛的美 食之一。

逢年過節,清流客家人備好家宴後,會剩餘少量的豆腐、瘦肉、 香菇、荸薺、香蔥等,不夠單 獨做菜,棄之不用又甚為可惜。聰明的客家人就想著方法廢物利用,把它們組合成一道新的菜式。主婦們先將豆腐碾碎,瘦肉、 香菇、荸薺、香蔥等切末,再取適量自家產的地瓜粉加水一起調和,加入鹽、味精等調味。待鍋內水燒開後,主婦們用手撈起一團調和好的餡料,輕輕一捏,從大拇指和食指圍成的小圈中擠出一個小糰子,用湯勺盛好,再滑入沸騰的湯鍋裡,煮熟成形後就是松圓子。加入新鮮荸薺末的松圓子,口感更為鬆脆。有些用心的主婦,將瘦肉、香菇稍微烹炸,使餡料更為鮮香。

年節之時,客家人殺雞宰鴨又剩餘些高湯,一些主婦便以高湯 烹煮松圓子 , 出鍋前,再撒上少量的胡椒粉,煮出的松圓子更是鮮甜爽口。在客家人方言裡,松圓子蘊含著輕輕鬆鬆、圓圓滿滿之意。逢年過節,清流客家人煮上一盤松圓子,寄寓著對未來生活輕鬆圓滿的期盼!

美食原料:

主料 :豆腐、瘦肉、香菇、荸薺、香蔥、地瓜粉。

輔料 :高湯、鹽、味精、胡椒粉。

製作方法:

1. 豆腐碾碎,瘦肉、香菇、荸薺、香蔥等切末,加地瓜粉拌 勻備用。

2. 水燒開後,將餡料捏成丸子下鍋,煮熟成形。

3. 加鹽、味精、胡椒粉調味後,灑上蔥花,即可出鍋。

菜品特點:

鮮香味美,松滑可口。

香燻肘子

豬前腳有的地方叫肘子,一般的做法是紅燒、幹蒸,以及燉、 炆、滷等。近些年來,香燻肘子在清流小有名氣,人氣很旺, 吃客品嘗之後反映不錯。主人宴請賓客,首推香燻肘子這道菜,久而久之,香燻肘子成了清流賓館的一道特色招牌菜。

香燻肘子使用當地土豬前腳剔出骨頭,保持豬蹄形狀,使用獨家秘制香料醃製,再將豬腳用細繩捆綁結實,成豬腳狀上鍋 蒸熟,再用秘制香料燻制而成。

這香燻肘子好吃,製作工藝也複雜,先蒸後燻,工藝自然是秘方。做好的香燻肘子切片裝盤擺出來,金黃油亮,鮮亮誘 人,看得人直流口水。肘子皮軟糯入味有勁道,滿滿的膠原蛋白, 肘子肉軟爛入味。清流客家扣肉 扣肉是客家人喜愛的一道傳統名菜,與醃菜扣肉 、白斬雞、 地瓜包一樣,是清流人待客的首選菜餚。

美食原料:

主料 :豬前腳。

輔料 :鹹鹽、味精、蒜頭、辣椒、特製香料。

製作方法:

1. 取豬前腳一隻 600~ 800 克。

2. 剔出骨頭,保持豬皮完整。

3. 用鹹鹽、味精、蒜頭、辣椒、特製香料醃製。

4. 用棉線捆綁緊,放到蒸籠中,大火蒸 50 分鐘。

5. 取出用香料燻制而成。

美食特點:

香燻撲鼻,味美留香,富含膠原蛋白,美容養顏。

清流客家扣肉

以豬五花肉為原料製作,醬紅油亮,肥而不膩,軟爛酥香。吃上一大塊扣肉,嘴角流油,滿口肉香,感覺一點不肥膩,真乃舌尖美味。

扣肉製作少不了醃菜乾的搭配。醃菜是清流客家人的特產, 清流人每到秋天就要廣種芥菜,芥菜易種且產量高,一片菜葉就有 500 多克。春天芥菜上心,滿園芥菜砍下,經晾曬、剁碎、 搓鹽、裝壇、醃製、曬乾、蒸熟、再晾曬等多道工序就製成醃菜乾。醃菜乾是清流人的常年菜,它色澤金黃、香氣撲鼻,酸甜爽口, 與扣肉是絕佳的搭配。

醃菜扣肉製作,要精選清流人自己曬制的醃菜乾,菜乾在清水中浸泡至糯軟備用。選方形五花肉,一塊約1500 克,將五花肉皮刮乾淨,上大鍋煮透撈出,趁熱在豬皮上戳小孔,再刷 一層醬油,一層蜂蜜。放入燒熱的油鍋裡皮朝下炸,炸至金黃 色撈出,放入高湯盆內泡軟,然後切成1釐米厚的肉片備用。鍋洗淨,注入油,下蔥、姜、蒜、八角等香料炒出味後,放五花肉炒片刻,然後再加入高湯、老酒、鹽、醬油、生抽、白糖, 待湯開後轉小火燜爛入味。然後把燒好的五花肉拿出來,將每片肉皮朝碗底,平整地碼放碗中,上面鋪一層泡至糯軟的醃菜乾,再澆入煮肉的湯汁上籠蒸透。上菜時潷出原湯,把肉反轉扣在盤中,原湯嘗好味燒開,用澱粉勾芡,澆在肉上,蔥花點 綴即可。

美食原料:

主料:豬肋條肉 ( 五花肉 )1500 克。

輔料:醃菜乾、澱粉、姜、大蒜頭、 白糖、鹽、醬油、老抽、 辣椒、老酒。

製作方法:

1. 五花肉刮洗乾淨,用清水煮至微熟取出。

2. 用醬油、老抽、蜂蜜塗勻煮熟的肉皮。

3. 中火燒熱鍋,下油燒至微沸,將肉放入加蓋炸至無聲,撈出, 瀝油。

4. 瀝油晾涼的肉切成長形塊狀,每塊約長 8 釐米、寬 1 釐米, 排放在碗內,皮向下,成風車形。

5. 將豆豉、蒜頭壓爛成茸,放入碗內,加薑片、精鹽、老抽、 老酒、白糖調成味汁。

6. 將調好的味汁倒入肉內,然後整碗放入蒸籠,先用旺火後 用慢火蒸約 40 分鐘取出。

7. 醃菜乾洗淨泡軟,用白糖、油拌勻,放在肉上,續蒸5 分 鍾取出,潷出原汁。

8. 將肉復扣在盤中,將原汁燒沸,加溼澱粉調成稀芡淋上。

美食特點:

肉爛味香,吃起來鹹中略帶甜味,肥而不膩。色澤金黃, 湯料淳厚,口味鮮美,光滑細膩 , 富含優質蛋白和必要脂肪酸。

來源:清流縣融媒體中心 清流縣政協

編輯:邱東蓮

審核:鄒新根 吳火招

覆審:嚴清海

相關焦點

  • 三水長壽家宴創新味十足
    原標題:「壽」出新煮意 好魚好滋味三水長壽家宴創新味十足從11月10日至13日一連四天舉行的「築夢創智城 揚帆大灣區」2017年三水旅遊文化周暨特色小鎮巡禮活動,昨日落下帷幕。
  • 請最可愛的人嘗「運河家宴」 第十一屆拱墅運河美食節開幕
    今夜,十裡銀湖墅迎來美食嘉年華。9月30日,由杭州市商務局、拱墅區人民政府主辦的第十一屆拱墅運河美食節在遠洋樂堤港正式啟幕。這場舌尖上的盛會已經連續成功舉辦了10年,是杭州最具特色、最聚人氣、最促消費的美食品牌活動之一。
  • 五一養生家宴菜譜 拿走不謝!
    喜歡安靜的你,如果不想經受這種四處奔波的疲憊,又不想漫無目的地度過假期,可以準備一些愛吃的食材,和自己的家人在美味中中,來一次自己做「煮」的美食之旅吧!多味生菜原料帶心圓生菜一斤生菜洗乾淨控幹水分,切細絲整齊碼入盤中,醋、醬油、香油白糖、鹽、味精、辣油,放入碗內調勻澆在生菜絲上,熟果仁拍碎
  • 品鮮營口|揚非遺營菜美味——華聯營口家宴
    每周三,隨小編一起去攀達營口美食之巔,用味蕾體驗什麼是「舌尖上極致的美」。第三十一期:華聯營口家宴營口是中國歷史上開埠最早的城市之一,營口有著深厚的歷史和文化底蘊,百餘年沉澱下來的不僅僅是人文歷史,同時誕生和流傳下來很多非物資文化遺產的美味佳餚。
  • 四道美味街頭美食,「舌尖上的大連」,吃後讓人流連忘返
    四道美味街頭美食,「舌尖上的大連」,吃後讓人流連忘返人們對於美食,可以說是不容辜負的。而現在的社會,可以說是非常的注重吃了,但是其實,這個情況在以前就有,比如古代的什麼宮廷美食之類的。就是一種美食文化,而中國有著許多美食之鄉,大連就是其中的一個,大連它算是東北地區中比較溫暖的地區。可以說它的氣候是非常適合人們居住的,但其實大連好吃的地方也是非常多的,如星海廣場之類的都是有著許多美食的,今天,我們給大家盤點一下舌尖上的大連,其中的四道美味街頭美食。
  • 盤點《舌尖3》捧紅的美食!手繪菜譜讓你成為「舌尖系大廚」!
    通過灶、刀、壇、鍋、盤、碗等美食器具,演奏出民間美食的交響曲。第一集花了大量篇幅介紹了章丘鐵鍋。第二集—煎餅果子《舌尖3》詳細介紹了天津美食煎餅果子。「煎餅果子」是天津人的信仰,這其中的美味,只有品嘗過後才能知曉。《舌尖3》播出之後,讓節目中的紅姐煎餅果子火了一把,天津民眾排隊品嘗紅姐煎餅果子。
  • 還原市井生活 感受「舌尖上的禾味」——嘉興南門頭美食廣場中秋開市
    禾味聚集 感受老底子味道  如今,一段美好的旅程,既要用腳步丈量美景,也要用舌尖品嘗美食。而聚集了眾多嘉興老底子味道的南門頭,有望吸引更多市民和遊客前來「打卡」,親身感受江南飲食文化的魅力。  據了解,南門頭美食廣場共分上下兩層樓,在一樓1700多平方米的營業面積內,匯集了五芳齋、徐珍齋、張萃豐、沈蕩釀造、潮鄉宴球等本地知名老字號或非遺美食,而營業面積400多平方米的二樓,專做地道傳統的嘉興「八大碗」以及在「八大碗」基礎上升級而來的「禾家宴」。
  • 「百縣千碗」美味杭州體驗活動昨啟動
    原標題:「百縣千碗」美味杭州體驗活動昨啟動   商報訊(記者楊伊琳)「天下酒宴之繁盛,未有如杭城」 ,舌尖上的杭州美食是中外遊客來到杭州的首選體驗,它撩動舌尖、
  • 鮮嫩美味的鱸魚豆腐湯,春節家宴必備的拿手菜!
    鮮嫩美味的鱸魚豆腐湯是一道色香味俱佳的家常菜餚,也是春節家宴必備的拿手菜。鱸魚豆腐湯,魚肉細嫩鮮美,入口即化,豆腐滑嫩爽口,奶白的鱸魚湯汁,端上桌香味四溢!用料鱸魚、豆腐、蔥、姜、蒜、花椒、料酒、胡椒粉、醋、油、鹽。
  • 《舌尖上的中國3》來閩南探班?綠島為閩南美食代言
    小寬是《舌尖上的中國》在閩南的味覺探子,是總導演陳曉卿的飯搭子。他遊至閩南,在石獅綠島酒店吃到了一碗蘿蔔飯,從此,這碗蘿蔔飯無數次出現在他的筆下。  「出品這款蘿蔔飯的餐廳是石獅的綠島餐廳。這是石獅最著名的餐廳,幾十年來一直以食材講究用心聞名。
  • 舌尖上的鄉愁——臺灣家宴節成功舉辦
    11月7日,一場以「舌尖上的鄉愁」為主題的「臺灣家宴節」在成都天藝·濃園藝術生活體驗館舉行。活動吸引了70多位在蓉臺胞、臺商及成都市臺聯理事、臺盟成員代表參加。成都市臺聯會長、臺盟成都市支部主委潘裕萍出席活動並致辭。
  • 「舌尖3」開播:神奇穿山灶做出十碗席 胡辣湯終登臺
    伴隨著現實裡的美食,大年初四晚,《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開播,河南美食又驚豔亮相,地坑院裡「穿山灶」、陝州十碗席、逍遙胡辣湯……讓更多的人從美食中了解到河南。河南歷史悠久,飲食文化源遠流長,「舌尖3」裡出現的美食,僅僅是河南美食中很小的一部分。
  • 各種菇類品種,吃過這幾樣美食,才算是真正的吃過菇類!
    菇類食材無論是作為主角還是配角在日常餐桌舞臺上都有著自身獨特的魅力,今天小編便給大家帶來幾道菇類美食,帶你體味舌尖鮮香,品嘗在家也能吃到的極鮮美味!第一道聚寶盆。這道料理名字就很是喜慶,很適合節日家宴使用。要準備的材料有香菇、鵪鶉蛋還有火腿。
  • 三亞美高梅推出新春團圓宴,春節臻享舌尖家宴
    無論是4人內小家庭還是10人以上大家族,多款個性菜單,讓您和家人臻享舌尖上的家宴。 主廚精心選配了上等食材,蘊含美好寓意的節日珍饈,焦香四溢的烤乳豬、肥美鮮嫩大龍蝦、幹鮑遼參、名產和樂蟹、新鮮象拔蚌等數不清的珍饈美味,考究的食材,精緻烹飪手法,帶給您濃濃中國年味兒。
  • 中秋佳節應該有的家宴,推薦幾款好吃美味的中秋家宴美食,美的很
    中秋節晚上,一家人圍坐在桌邊,吃著美食,欣賞著美景。小胖今天就來推薦幾道適合做家宴的美食,簡單又好吃。不得不提的紅燒肉豬肉的美食有很多,回鍋肉、紅燒肉等傳統佳餚美食。相比較這些,紅燒肉的地位沒有菜餚能夠撼動。紅燒肉做法相比較其他菜餚,做法上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不過紅燒肉的味道相比較其他菜餚,味道上是其他菜餚無法比擬的。
  • 手繪菜譜、互動H5 松陽家宴用心了!
    六叔報菜名 那麼,用心的松陽家宴都有啥美食?帶你一睹為快。 燈盞盤 手繪版 松陽人在街頭巷尾溜達的時候,喜歡買一種叫燈盞盤的小吃。老南瓜、蘿蔔絲、醃菜......吃到兩面金黃,酥脆香口的燈盞盤,大家是不是想起了童年時爺爺奶奶給自己買燈盞盤吃的一些故事呢?歇力茶豬腳
  • 街邊美食碗仔粿撐起幾代人記憶 帶您暢遊"舌尖上的老街"
    -美味的碗仔粿是很多馬巷人的最愛。在馬巷,池王爺廟門口、五甲尾路口以及馬巷車站和馬巷鎮政府附近,碗仔粿攤位隨處可見,攤主幾十年如一日,用心做好這道馬巷人最愛的美食。  最綿長的鄉愁是家鄉美食,回故鄉最短的路是從嘴到胃。對馬巷人來說,不管離家鄉多遠,家鄉的味道都難以忘懷。《走街串巷話馬巷》之美食系列報導今起推出,記者帶您暢遊「舌尖上的老街」。
  • 元旦家宴菜單:2涼、6熱、1湯、1炸物,2主食,待客不發愁
    2、將蔥蒜,青紅椒洗淨切碎放入碗中,再加入適量生抽,老抽,醋和香油攪拌均勻。3、最後將調料倒入虎皮鵪鶉蛋中拌勻即可盛盤。二、「2涼菜」——蒜泥白肉五花肉的吃法有很多,但最愛吃的只有兩種,紅燒肉和蒜泥白肉。將紅油淋在薄而透亮的白肉上,看的人都直流口水,吃起來鹹香爽口不油膩,真是美味難擋。
  • 「詩畫浙江·百縣千碗」2020「餘杭至味」美食之旅推介活動舉行
    豐富的自然資源讓世代生活在餘杭這片土地上的人們獲得了諸多自然的饋贈,在匠人的精心烹調下,又變成一道道美食引人垂涎……」12月23日,由杭州市餘杭區人民政府主辦,餘杭區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承辦的「詩畫浙江·百縣千碗」餘杭至味美食之旅推介活動在餘杭區臨平大酒店舉行。
  • 自己做蛋餃就是美味,是一個不錯的春節美食,還很適合家宴食用
    蛋餃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漢族名菜,也是很多人家過年會吃的美食。它是以鮮蝦、豬肉或牛羊肉為餡料,用蛋皮包成的餃子。做蛋餃的關鍵在於蛋皮,而攤制蛋皮的難度很高,不僅耗費時間,還需要耐心和技巧。像「一品鍋」、「五福臨門」、「砂鍋煲」等這些美味的菜餚,都是需要蛋餃起到畫龍點睛之筆的。再者, 自己做蛋餃就是美味,是一個不錯的春節美食,還很適合家宴食用!那麼這就來看看這個蛋餃的做法,因此我們需要準備五花肉500克、豬板油50克、雞蛋6個、鹽1勺、生抽1勺、小蔥適量、姜適量、料酒適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