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工缺料運銷不暢 製糖種蔗遲滯 應多方協力支持儘快復產復工

2020-12-11 食品夥伴網
  2019/20榨季糖業回暖,截至2020年1月底,食糖產銷總體平穩,糖價持平略漲,但春節後,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影響,處於生產旺季的南方甘蔗主產區陷於產得慢、賣得難、種不濟等困境,甚至威脅到了下一榨季甘蔗種植面積及產量,由此觀之,穩定企業與農戶預期,穩妥推進復產復工應成為後期重點工作。


  勞力缺乏,成本提高,製糖進度滯後


  2019/20榨季,廣西、雲南、廣東等甘蔗主產區製糖進程過半,受疫情影響,主要面臨如下困境:一是砍蔗勞力缺乏。甘蔗生產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勞動力需求量大,原本便緊缺勞力的砍收環節在疫情影響下雪上加霜。廣西產區榨季後期剩餘甘蔗總體分散、大戶餘蔗較多,疫情導致村莊多採取封閉式管理,勞力難以組織協調,砍蔗人手缺乏;雲南「互助組模式」也因疫情影響,砍蔗不能及時到位支持復產。二是成本負擔加重。由於甘蔗供應不足,糖廠大多減榨量生產,產能利用率不高,如廣西產能利用率僅在30%-70%左右。三是生產進度延後。部分糖廠無法順利獲得輔料、配件,個別糖廠停工停產,嚴重影響榨季進度。如雲南全省10家糖廠停產7-17天不等,產糖量減少4.96萬噸。此外,廣西由於蔗源不足,企業間「搶」原料蔗情況較突出。


  短期來看,疫情突發將導致本榨季榨糖進度推遲、成本提高、市場秩序受影響。長期來看,儘管所有甘蔗都將入榨,但由此引發的含糖率及食糖產量變化有待觀察。


  需求低迷,渠道受阻,庫存面臨「超載」


  2019/20榨季,甘蔗主產區尚處於銷售重要時期,受疫情影響,食糖運銷備受打擊:一是銷區需求低迷。由於經濟發展暫緩、短期消費疲軟,銷區需求下降導致糖企銷售停滯,價格逐步回落,資金回籠減速。二是食糖運輸不暢。甘蔗主產區受封閉式管理影響,部分食糖運輸車輛無法正常作業。如雲南由於運輸車輛難找、運輸時間延長,導致運價同比增加40-60元/噸。三是庫存面臨「超載」。產品無法有效運銷加大了糖廠庫存壓力,必須注意檢查以防止庫存食糖返潮融化結塊。


  目前,廣西、雲南遭遇陰雨寒冷天氣,對糖廠提出了更高要求。短期來看,疫情加大了企業經營壓力,特別是應對風險能力相對較弱的中小企業;長期來看,可能會改變行業格局,進一步加快行業優勝劣汰。


  種植推遲,農資難得,波及下榨季生產


  中國糖料種植主要集中於老少邊窮地區,糖料作物是保障蔗農生計、助力脫貧攻堅的重要手段。疫情影響春耕:一是蔗農種植推遲。受年前乾旱與年後疫情疊加影響,廣西蔗種調運、機耕整地工作嚴重滯後,因僱工困難,至今種蔗大戶無法按計劃種植甘蔗;雲南也因農民工緊張,不能及時復工。二是農資運輸受阻。多個蔗區主要道路不同程度封閉,肥料、蔗種無法及時配運送給農民,影響用肥、蔗種種植,延誤農時。三是波及下榨季生產。疫情持續影響新植蔗翻種,加之砍收不及時影響宿根蔗生產,對下一榨季種植面積及產量將產生不利影響。短期來看,影響本榨季進度和甘蔗種植計劃;長期來看,若不能及時復工復產,將波及下榨季生產。


  多方協力,加速恢復食糖產業正常運轉


  針對當前突發疫情,必須多管齊下、多措並舉,政府、企業、協會各展所長,共克時艱。


  政府發力,多措並舉渡難關。一是打通流通「經脈」。響應中央號召,結合當地實際,抓緊糾正部分縣、鄉、村不合理的斷路做法,確保人員流動、物資和產品運輸通暢,促進復工復產。二是發揮財政職能。結合地方實際,有序分類出臺糖企支持政策,疫情防控期間,對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予以稅費減負、金融貸款、財政補貼等支持,特別是對在疫情期間有捐贈行為的企業,予以適當傾斜,通過維護企業運轉,穩定農民預期,確保糖業穩定。


  企業努力,穩妥有序復生產。一是防控生產兼顧。繼續加強甘蔗生產、製糖全鏈條監管,防範疫情輸入和傳播,積極與「對點」蔗區溝通,力爭實現疫期生產安全持續。二是借力網絡拓銷路。充分發揮電商等線上渠道優勢,結合大數據合理安排產銷進度,努力實現減存、降損、提效、增收。三是幫扶農戶忙春耕。應明晰社會責任,統籌農資、服務農民、組織砍收,穩定農民與企業預期,實現雙贏。


  協會助力,協調保通暢。一是溝通企業調資源。發揮協會功能,組織行業力量,加強行業自律,積極做好引導和跨區域協調管理工作。二是溝通政企傳信息。落實協會職能,向上反映疫情中收集到的行業問題、困難與期望,向下傳達政府工作精神,積極作為,促使支持政策的形成更及時、精準,落實更迅速、有效。三是協調產銷穩市場。發揮協會優勢,收集發布產銷信息,破解由信息不暢導致的「賣不出、買不到」。


  (作者單位:農業農村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

相關焦點

  • 多方協力推進糖業正常運行
    正處於生產旺季的製糖業遇到了難題,以甘蔗為原料的南方主產區陷入了生產慢、銷售難、種不濟等困境,甚至威脅到了下一榨季甘蔗種植面積及產量。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後,穩定企業生產與農戶種植,有序推進復產復工應成為製糖業的重點工作。
  • 開足馬力保供應——河南雙匯集團復產復工「戰疫記」
    在全國、各省市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下,雙匯全國20多家工廠在疫情期間相繼復工,堅持防疫、生產兩手抓,力保各地民生供應。同時,作為中國食品企業的代表,雙匯又通過一系列的嘗試,為中國食品製造業轉型升級提供「雙匯經驗」。
  • 官渡區六甲街道按下復產復工「播放鍵」
    檔案中詳細記錄了每個公司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方案》、《個人健康信息承諾書》和《復工人員健康登記表》等信息。為了能儘快復產復工,經濟發展辦公室依託三級網格體系,運用上門宣講、宣傳欄、電子屏、微信群、公眾號等方式向企業宣傳復工復產相關政策、申請流程、審核主體,為復產復工掃除信息壁壘。
  • 企業「電數據」畫出復產「進度條」及時了解復工復產實際情況
    公司正依據行業上下遊企業的電力數據,完善生產計劃,力爭早日達產、達效。」於國強口中的「電力大數據平臺」,就是剛剛在揚州上線的「江蘇抗疫復產電力大數據云網」。「這是國網江蘇電力為保障企業安全、快速、有序復工復產,而建立的一個信息平臺。」國網揚州供電公司營業及電費室主任湯曉峰介紹,復工復產企業日益增多,用電量是判斷企業復產真實情況的「晴雨表」。
  • 四川:專項信貸措施助力企業復產復工
    位於四川省彭州市的成都第一製藥、四川協力製藥和四川迪菲特藥業3家製藥企業是國家發改委、工信部認定的疫情防控重點企業,其生產的氫溴酸山崀菪注射液、銀黃顆粒、益肺膠囊被作為重症治療藥物供應疫區。由於疫情期間超負荷生產,3家藥企均面臨流動資金緊張的困難局面。
  • 廣西藥監局:主動靠前服務 全力幫扶企業復產復工
    按照「急事急辦、特事特辦」原則,實施「一企一品一策一表」,即針對每一家企業每一個防控急需醫療器械產品,專門制定一個針對性指導幫扶對策,制定專門的一個倒計時工作表,對應指導全區疫情防控急需醫療器械30多家重點生產企業,從企業廠房設計、潔淨車間潔淨環境檢測、建立健全質量體系、產品試製、註冊檢驗、申報材料編制、審批手續辦理等全方位提前介入,與企業共同攻關,助推疫情防控急需醫療器械儘快上市、轉產擴產。
  • 樂器協會積極調研指導企業 著力破解復工復產四大難題
    近期全國各地樂器企業復工復產的步伐正在提速,在中國樂器協會調研的骨幹企業中,已有超過五成的企業陸續復工,全力以赴確保生產經營穩定運行。然而,開工不足、防疫物資短缺、原材料緊缺、成本陡升、樂器供應鏈不暢、出口受阻等困擾因素,讓樂器企業對未來發展預期保持謹慎。
  • 廣東糖協劉漢德理事長說為何廣東出糖率提高 產糖量卻減少
    廣東省糖業協會公布:19/20製糖期截至2020年2月底,已收榨11間糖廠。累計榨蔗量550萬噸(去年同期671萬噸),產糖量58.83萬噸(去年同期65.475萬噸),出糖率10.69%(去年同期出糖率9.757%),銷量36.86萬噸(去年同期47.94萬噸),庫存21.97萬噸(去年同期17.53萬噸),產銷率62.65%(去年同期 73.23%)。
  • 綦江207家規上企業全部復產復工
    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 記者 馬卓2月26日,記者從綦江區經濟信息委獲悉,該區207家規上工業企業,在做好疫情防控的情況下,已全部復產復工,復工率達100%。在位於綦江工業園區的順利永紙製品包裝有限公司,復工後的工人們正在趕製一批訂單。記者在生產車間內看到,工人們都按照要求佩戴口罩,間隔在生產線上有序作業、加緊生產。重慶順利永紙製品包裝有限公司總經理柯明清說,「現在只有50%人員復工,日產量約15萬平方紙板,現在正在給重慶客戶趕製訂單,用於醫療物資包裝。」
  • 移民文化|陳偉平:川糖與巴蜀客家移民
    在長寧縣,祖籍福建龍巖州的盧灌圃,於嘉慶年間「率子姓負蔗種往耕,未及數年而甘蔗糖房滿長寧矣,人稱為『盧公蔗』」(《灌圃公家傳》)。閩粵客家移民在川糖復興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並非偶然。首先,這和明清以來,閩粵地區糖業興盛緊密相關。在廣東,「糖之利甚溥,粵人開糖房者多以致富」(屈大均《廣東新語》)。
  • 機聲隆隆,濱海奏響防疫復產「春的旋律」
    防疫復產兩手抓 應凱耀告訴筆者,目前除來自湖北的少數員工未返崗外,其他員工已全部到崗。這幾天,公司正開足馬力進行生產,現在日產紙張可達1400噸,產值基本穩定。 訂單紛至缺「巧婦」
  • 東莞助力紅外體溫計生產企業儘快復產
    迅速部署紅外體溫計的檢定校準工作1月23日,廣東省決定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東莞市市場監管局因應疫情防控措施升級情況,為確保防疫用紅外體溫計的計量準確度,於1月24日(除夕)立即發函給市衛健、交通和海關三部門,部署有關檢定校準工作,並給予全力協助和指導。
  • 增加國家凍豬肉收購、養豬出欄500頭就能領錢,多方鼓勵復產的政策...
    9 民富實業:5家豬場已復產, 2020年首批飼養生豬1.7萬頭。10 藍潤集團:南江100萬頭生豬全產業鏈項目全面復工。抓緊解決當前實際困難《通知》針對養殖業當前飼料供不上、物資運不進、產品銷不出、用工回不來等特殊困難,明確一系列特別支持幫扶政策,要求各地採取有效措施確保政策落實落地,推動養殖業立即復工復產。一要加快飼料企業和畜禽屠宰加工企業復工復產。二要確保物資和產品運輸暢通。
  • 萬華全面復產
    外來車輛和人員包括準備除夕探親團聚的親屬,一律勸返,不準入廠,廠內人員非必要情況一律不準外出,實行分餐制,拒絕春節期間聚餐,每日體溫檢測,時刻繃緊嚴防嚴控這根弦。也正是因為這份對疫情反應的敏銳和警惕性確保了今日萬華公司的順利復工復產安全以及員工的健康。
  • 「發揚夢桃精神,為企業儘快復工達產貢獻力量」
    原標題:「發揚夢桃精神,為企業儘快復工達產貢獻力量」   本報記者 蘇怡   「我是夢桃小組的老組員,能為抗擊疫情盡一己之力,心裡暢快。」趙夢桃小組第八任組長劉育玲說。   「這是小組退休組員自發組織的捐款。夢桃小組的老組員一起為戰疫加油!」趙夢桃小組第五任組長王廣玲說。
  • 「牛肉麵之城」復工氣息濃
    其中50戶重點企業中已復工40戶,復工率80%。  酒鋼集團榆中鋼鐵有限責任公司是蘭州市的一家重點企業。「鋼鐵企業需要連續作業,在做好防疫的前提下,我們的生產一直沒停,並且保持穩定,日產鋼材約8000噸。」公司副經理管敬忠說。  據介紹,前期受上遊企業復工遲滯、物流運輸不暢等方面的影響,焦爐減產30%左右。在政府部門的協調下,物流困難正在逐步緩解,見到實效。
  • 廣陵區為復工企業「補缺」就業服務不打烊網上招聘不停歇
    揚州網訊(通訊員 廣社萱 記者 吳丹)當前,一方面疫情防控進入關鍵時期,一方面「有序保障復工、恢復經濟運行」任務艱巨,一些符合條件急需復工的重要企業因缺工問題,生產經營受到一定程度影響。「今天召集大家,主要是發布我區復工企業用工需求以及相關優惠鼓勵政策。希望我區勞務派遣企業積極幫助企業聯繫用工,滿足企業復工復產的用工需要。」22日上午10點,廣陵區人社局企業用工專班負責人在微信群裡發出這樣一段文字,立即得到了全區勞務派遣企業的響應。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原定春節後舉辦的多場大型招聘會被取消。
  • 30億元優惠利率貸款解決廣州青創企業復產復工難題
    為全力幫扶在穗青年企業家、青年創業者抗擊疫情、復產復工,3月初,廣州團市委會商廣州銀行聯動推出幫助青年企業家復產復工的金融支持,由廣州銀行提供30億元規模的專項信貸額,重點支持受疫情影響較大、符合廣州市重點產業發展方向的企業,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其他中小微企業,生產重要醫療物資和生活必需品等四類青年企業。
  • 龍川部分企業復產復工
    深圳寶安(龍川)產業轉移工業園有兩家企業已經復工,分別為中建二局建設基地有限公司、景旺電子科技(龍川)有限公司,用工總人數為681人,均為本地用工。正在準備擬復工企業4家,分別為丹尼玩具、山本光電、昆騰電子、達森汽車散熱器。園區內其他企業復工時間安排在15日以後。另外,帝聞電子、興萊鞋廠計劃15日前復工復產。
  • 華東能源監管局做好能源監管助企業復產復工
    近日,國家能源局印發《關於進一步做好電力建設工程開復工安全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對疫情期間電力建設工程復產復工安全管理工作提出明確要求。華東能源監管局及時向轄區內電力企業轉發文件,指導督促各電力企業按照《通知》要求認真落實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細化制定落實疫情期間電力建設工程復產復工工作方案,在取得地方政府復工許可的前提下有序安排復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