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消息,字節跳動以商標權權屬、侵權糾紛為案由,將一家名為「今日油條」的網紅店背後的運營公司告到了廣州智慧財產權法院。根據網友曬出的圖片,這家油條店從商標到海報,都酷似資訊App今日頭條。就連油條價目表的設計,都神似今日頭條App的搜索界面。
值得注意的是,被告方之一河南今日油條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目前已申請註冊今日油條、今日豆漿、今日豆花、今日麵條、明日油條、餅多多、快手抓餅等商標,國際分類包括:方便食品、餐飲住宿等,商標狀態大多為等待實質審查。
處處「抄」
今日油條店面的logo、裝修風格與今日頭條APP界面極度相似。此外,今日油條還把今日頭條的Slogn「你關心的才是頭條」改成「關心你的才是好油條」。
除此之外,在該網紅店鋪內還能找到多處疑似模仿的痕跡。比如,店內的標語「好油條,今日造」,疑似模仿格力的口號「好空調,格力造」;店內還有多處出現了疑似王思聰的卡通圖像;另外,一根I型油條+紅心+U型油條的宣傳圖,與西貝莜麵村相似。
河南今日油條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今日油條)法定代表人張新亞介紹,他從事餐飲行業已有5年。今年5月,他成立今日油條公司,現在鄭州城區有3家店面,賣豆花、豆漿和油條。被今日頭條起訴後,他有點懵,但已積極應訴。目前,判決結果還沒下來。
對於為何要「傍大牌」?張新亞解釋說:「我天天都刷今日頭條APP,是頭條的忠實用戶,喜歡它的風格,愛看上面的新聞。開油條店時,就找人這樣設計了,沒想到被告侵權了。要是判我輸,我只好面對。」
「今日油條」的一名員工表示,作為員工,他個人認為「今日油條」的意思就是「賣的是今日的油條」,沒有其他意思。
做好自己才是長遠之計
此事一出,便上了微博熱搜,網友們對此看法不一,作為一家網際網路巨頭,今日頭條為何和賣油條的過不去,是否小題大做?
有網友表示,小商家跨界蹭個熱度,有利於市場繁榮;小小油條店,不能放過嗎?
當然也有不同的聲音,認為大公司花了幾十上百萬設計出來的商標,轉頭就被抄過去,這種行為不被制止,將會有更多山寨。
油條店只是加盟商,背後的河南今日油條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短短幾個月時間即擴張到十幾家店,申請加盟者更達數百人,僅加盟費即可收入上千萬元。在做大的同時,也給「今日頭條」公司帶來了品牌風險,並讓大量加盟商們因法律風險可能面臨重大損失。
泰和泰律師事務所的律師黃春海表示,這個案件涉及兩方面法律問題,一是商標侵權爭議,二是不正當競爭。其中,在商標侵權方面,如果今日頭條沒有在餐飲服務上註冊今日頭條的商標,則要認定今日油條構成商標侵權,就需要認定今日頭條滿足馳名商標的認定標準,通過馳名商標跨類保護,來認定和制止今日油條侵權。另外,在不正當競爭方面,今日油條的惡意攀附還是比較明顯的,他認為應當認定為不正當競爭行為。
早在2016年,時任國家工商總局副局長劉俊臣特別強調,今後,惡意搶註商標、侵犯商標專用權、傍名牌搭便車等不誠信行為,都將納入信用監管。
END
編輯|思洋 校對|堅果 視覺|牛小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