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地區曾用馬車代步,獨特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其獨特的交通工具
新疆獨特的氣候和地理位置,決定了其獨特的交通工具。在繁華的大都市裡,人們已經習慣了坐公交、地鐵、計程車出行,但是在西域這片土地上,卻很難看見這些交通工具。你可能會以為在這裡出門一定很不方便,其實不然,這裡也有自己獨特的交通工具,而且是在其他城市見不到的呢。首先,我們來了解吐魯番的「巴士」。吐魯番是新疆交通最方便的城市,在這裡人們出行往要靠一種環保「巴士」。
這種「巴士」為什麼叫環保「巴士」呢?那是因為這種「巴士」不是以汽油機或柴油機為動力的,新疆的這種毛驢車在當地被稱為「毛驢公共車」。它可不同於農村裡普通的毛驢車,非常受當地居民和外地遊客的青睞。這種環保「巴士」被裝飾得非常漂亮,小毛驢的籠頭上戴著人工製作的小紅花,驢脖子下面繫著金黃色的銅鈴鐺,當車子「啟動快行」的時候,銅鈴鐺就會跟隨著毛驢的腳步發出一串串悅耳的丁當聲。毛驢的後面拉著一個膠輪平板車,這種車車身大約3平方米左右。平板的四角豎著木桿,上面撐著五顏六色的篷布,篷布的下滑吊有鋸齒形的花邊,散發著濃鬱的民族風情。
車的座位上鋪著花氈或地毯,坐上去非常舒服。對於這種車的駕駛員,也沒有嚴格的限制,無論是銀須白髮的老人,還是稚氣未脫的十幾歲少年,都可以駕駛。這種「巴士」最多能夠承載五、六個人,相當於城市裡名貴轎車的承載量。它一個小時行駛十幾公裡,雖然速度比轎車慢了些,但是價錢也是相當便宜的,坐這種車,無論你從哪裡上車,到什麼地方下車,一次只需一毛錢,而且不需要辦理買票手續,只需下車時將車費交給司機就可以了。乘坐這種環保「巴士」不僅擁有公交車般便宜價錢,還能享受到名貴轎車的待遇,最重要的是可以慢慢欣賞美麗的塞外風景。這豈不是一舉三得的美事。這種環保「巴士」除了在吐魯番比較常見之外,在庫車、莎車、託克遜也能見到。不過那裡的「巴士」不是以驢為動力的,而多是以馬為動力的,承載量也有所增加。也就是說,這種車可以相當於一個小型麵包車了。
伊犁的「二餅子」,也是得力的交通工具。在伊犁,最主要的交通運輸工具是畜力車,一般都由馬來拉車,維吾爾語稱之為「阿爾瓦」。你可別小看這種馬車,其根據功能的不同還分為好多種,如鐵輪車、膠輪車、槽子車等,其中最著名的就要數「二餅子」了。「二餅子車」又稱鏈子車,維吾爾族群眾稱之為「塔蘭其車」,是伊犁一種最原始、最古老的畜力交通運輸工具。這種車的特點是輪子特別大,直徑大約有1.5米,只有兩個輪子,輪、轅、架都用粗重的榆木製作而成,不僅堅固耐用,而且能承載非常重的重量,裝上500-1000公斤的重物都不在話下。這種車的車身上有專用的插孔,插上高架就可以拉麥稈和牧草,鋪上氈子就可以坐人,是一種既可拉人,又可拉莊稼的兩用車。
當然,現在在新疆已經很難看見。這種古老的車了,只有在少數偏遠的農村還有人在使用。「六根棍」馬車在新疆的交通工具中,可是佔有一席之地的。30多年前,新疆烏魯木齊的交通工具還沒有現代化,那時人們就是通過「六根棍」馬車來進行交通運輸的。這種車最初是由蘇聯傳入新疆的,因此只在烏魯木齊、伊犁、阿勒泰、塔城等幾個北疆城市比較盛行。在這些地區,不僅有出售、製造這種馬車的地方,而且有維修的網點。「六根棍」馬車之所以叫「六根棍」,是因為其車架是由六根比鐵鍁把略粗的棍子組成的。這種車多以一匹馬為動力,有的也用兩匹馬。車身共有四個輪子,兩個前輪稍小一些,兩個後輪稍大一些。其車身低、重量輕,因此速度非常快,跑起來也十分靈活。比起毛驢車、二餅車、槽子車來,它又快又舒服,所以更受人們的喜愛。
在眾多的交通工具中,「六根棍」馬車除了在速度上佔有一定優勢外,在裝飾上更勝一籌。這種馬車的車架上通常會鋪上草墊和地毯,因此坐上去比較舒適。為了避免將泥土濺到客人的身上,車後面還裝有一塊擋泥的木板。此,車頂罩有彩色的篷布,布邊有鋸齒形的圖案,不僅可以遮陽擋雨,而且十分華麗美觀。「六根棍」馬車不僅車身裝飾得非常考究,連拉車的馬也享受到了更高的待遇。馬身上的套具全部用牛皮製作而成,上面還嵌有閃閃發亮的金屬鉚釘。車轅馬的擁脖處有一個弓形的木架,正好將馬頭嵌在木架之中,看起來十分精巧別致。馬脖子上繫著20多個核桃大的銅鈴,馬兒跑起來時,那些鈴鐺就會發出清脆的響聲,人在200米之外都能聽見。這種清脆的鈴聲似乎在提醒大家——馬車來了,快讓開。「六根棍」馬車因具有良好的性能,所以頗受當地維吾爾族人民的喜愛。這種馬車一次能夠承載10名客人,而且速度非常快,平均每小時能行駛20多公裡。以前,當地的青年男女結婚時常用這種車。他們將幾十輛「六根棍」排成長蛇陣,當婚慶隊伍前進時,整個塞外都飄蕩著叮噹作響的銅鈴聲。再加上長長的隊伍,那場面可真是蔚為壯觀。
「哈迪克」曾是維吾爾族人民對老式的六根棍馬車的稱呼,後來隨著交通工具的發展,原始的「哈迪克」幾乎被時代淘汰。但是近些年來,隨著人們對交通工具需求量的增加和旅遊業的發展,這種「哈迪克」又重現馬路。只是現在的「哈迪克」已經不再是原始的六根棍馬車了,而在原來的基礎上又有所發展。現在新疆的喀什地區出現了許多以一匹馬為動力的新式「哈迪克」。新式的「哈迪克」將原來的鐵包木輪換成了人力車的膠輪,車架與車輪之間由彈性鋼板銜接,這樣客人坐上去比以前更舒服了。
除此之外,新式的「哈迪克」還像公共汽車一樣裝上了踏板,以方便乘客上下車。車頂幾乎沒有什麼變化,但是車轅馬擁脖處的弓形木架換成了弓形鐵架。總之,這種新式的「哈迪克」比以前更加舒適,也更加先進了,因此在喀什地區受到許多群眾的喜愛。為了補充機械交通工具的不足,新式的「哈迪克」還像公交車一樣各自有各自的線路。現在在喀什一共有120多輛新式的「哈迪克」,共分為四路:一路是從東門到人民醫院,二路是從人民醫院到色滿賓館,三路從色滿賓館到二醫院,四路從二醫院到東門。
不僅如此,它們還像公交車一樣擁有各路的路線站牌,上面用維漢兩種文字註明了所經過的地點。人們可以從起點上車,也可以半路招手上車,既可以租用,又可以包車。有了這些新式的「哈迪克」,人們的出行就更加方便了。這些新式「哈迪克」的經營者大多是生活在當地的維吾爾族老鄉。他們熱情而周到的服務,是這些新式「哈迪克」的又一大亮點。他們只要見到外地來的遊客,就會拿出一張喀什的地圖仔細地詢問對方的去處,然後再商定價錢就算是遇到外賓,這些維吾爾老鄉也能用簡單的英語和他們交談,儘量使每位遊客都能夠在新疆體會到熱情的服務,感受到別樣的塞外風情。所以說,乘坐「哈迪克」遊覽,一定會讓你覺得不虛此行。今天的介紹就到這裡了,感謝您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