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娃養「髒」點,娃更有出息,髒著養娃,好處不僅僅是省心

2020-09-05 奶球媽咪

  • 別動!太髒了!不許碰那個!
  • 喂!跟你說了多少次了,不許弄髒衣服!
  • 你髒不髒啊!我剛剛清理好,又被你弄髒了!
  • 你怎麼不長記性呢?你是我見過的最髒的孩子!

無論是小月齡的小寶寶,還是已經有行動能力的大寶寶,每個孩子都會被貼上這樣的標籤,就是髒。

在家裡孩子被罵得最多的,就是關於「你怎麼這麼髒」的問題。每天這樣的指責,孩子要聽幾十次。

我們總是認為,我們做的一切都是為孩子好,讓孩子遠離那些不乾淨的東西,在衛生整潔的環境裡玩耍,是天經地義的,誰會喜歡一個髒兮兮的小孩呢?

可父母們很少會反思,很多時候你認為好的,對孩子來說,卻是他成長路上的阻礙。

寶媽小蝶帶著2歲多的寶寶在公園裡玩,寶寶在花壇邊玩泥巴,弄得滿手都是泥,小蝶就陪著寶寶一起玩,寶寶爬上爬下,把衣服都蹭髒了,小蝶就保護著寶寶,寶寶故意去踩水坑,還學著小豬佩奇的樣子跳來跳去,褲子上滿是泥點子,小蝶也不在意,仍然跟寶寶樂呵呵地打鬧。

旁邊有位同樣帶娃出來曬太陽的奶奶,一直斜著眼看著小蝶,嘴裡說著:「哎呀,哪有你這樣的媽啊!你這當媽的也太不稱職了!孩子髒得沒個人樣了,你不但不管,還跟他一塊胡鬧!」

小蝶說:「您這就不懂了,孩子還是髒著點養最好!」

老人不屑一顧:「我帶大三個娃了,從來沒聽說過!你看我孫子,多乾淨!」

小蝶看著老人身邊的小孩,跟自己寶寶差不多大,衣服是整整齊齊,乾淨漂亮,可始終在奶奶身邊,哪兒也不敢玩,什麼也不敢動,眼睛怯生生地看著別的孩子跑著跳著,卻一動也不動。

小蝶知道,跟這種家長多說無益。只是心疼那個孩子,在這樣的家庭中,一定是那種極乖的小孩,卻也是最痛苦最失落的小孩。

生活中隨處能看到這樣的家長,娃不管什麼時候都是乾乾淨淨,光鮮整潔的。

  • 孩子想扶著欄杆上樓,「不許扶」!
  • 孩子看到有盆清水,剛想玩,「不能玩,又把衣服弄溼了!」
  • 孩子想玩沙子,「沙子有什麼好玩的?不知道有多少病菌!」
  • 孩子正要自己剝桔子,「你把果汁濺得哪裡都是!我來幫你剝!」……

如果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每當孩子遭到這樣的阻止,他眼中的光芒瞬間就黯淡下去,開始還會怔怔地看著你:「為啥不行啊?」到後來,孩子就徹底失望了,不再看你,只是悻悻地走開。

父母表面上都是為孩子好,其實仔細探究一下這些阻止行為背後的深層含義,都不過是父母給自己找的藉口,孩子弄髒自己,弄髒衣服,或者弄髒家裡的東西,大人只不過是怕麻煩,不想費那個力氣收拾而已。根本沒有從孩子的角度上為他們著想。

孩子太乾淨了,並不是什麼好事,在你阻止孩子的同時,孩子對這件事情的感知和探索被迫中斷,學習也就中斷了。在兒童時期,孩子對新鮮事物的敏感是與生俱來的,吸收知識也是最快的,強迫孩子遠離髒的世界,就是在阻止他的學習成長。

相反,把孩子養得髒點,更有利於孩子成長。

髒著養娃,好處不僅僅是省心。

★快樂童年,本來就不該有太多束縛

回想我們小時候,是不是越是髒的地方,越是有吸引力呢?童年有了太多的條條框框的束縛,就像被綁著鐐銬一樣,失去了本應有的快樂。每個小水坑,每個小土堆,每面塗滿各種顏色的牆壁,對孩子來說,都是快樂的源泉。

時時刻刻讓孩子保持乾淨,不正像把孩子關在監獄裡一樣痛苦嗎?就像那個奶奶的孫女一樣,只能看著別人玩,什麼都不能嘗試,這樣的童年能美好嗎?

★激發孩子創造力

一個在不自由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他的很多心理需求與身體需求是無法得到滿足的。而孩子心理上的需求是否得到滿足,或多或少地會影響孩子的智能和道德精神的發展。——蒙特梭利

很多時候孩子看似在搗亂,把環境弄得一團糟,恰恰是他們開啟創造力的絕佳時機。

比如鄧超就「縱容」孩子把家裡的牆壁當成隨意塗鴉的畫板,他說,壁紙可以換,但孩子的靈感被抹殺了就找不回來了。

★保持孩子好奇心

周圍的一切都是孩子探索的對象,被乾淨限制在狹小空間內的孩子,就像井底之蛙一樣,封閉了第一手的認知,永遠也探索不到外面的世界。要讓孩子保持一顆強烈的好奇心,就是給孩子注入學習探索的動力。

★鍛鍊孩子動手能力

當孩子搗亂胡鬧的時候,正是他鍛鍊動手能力的時候,當孩子把我們眼中平淡無奇的東西玩出花樣玩出創意的時候,不要阻止他,他正在用自己的雙手創造作品,而動手能力出色的孩子,思維更活躍,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會更出色。

PS: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養孩子要做到"兩不管,三不慣",娃將來更能有出息,家長也省心
    養孩子要做到&34;,娃將來更能有出息,家長也省心文藝復興時期著名哲學家弗朗西斯·培根贈曾說:習慣真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從幼年起就應該通過教育培養一種良好的習慣。所以說父母想要孩子長大後有出息,不走彎路,小時候的教育就至關重要了。
  • 誰說老人帶不好娃,家有這三類老人幫忙帶娃,孩子有出息爸媽省心
    張婆婆性格直爽,特別喜歡小孩子,家裡有了小寶寶,張婆婆可開心了,連夜坐著火車就來到了女兒、女婿的城市。張婆婆是北方人,而女婿的城市在南方,剛來的時候還能適應,可隨著日子一天一天過,南北的差異就逐漸顯現出來。張婆婆的口味偏重,而女婿更喜歡清淡,在寶寶添加輔食時,兩人的矛盾就開始了。
  • 就算娃再熱再髒,這5種情況下也別急著給娃洗澡,或影響娃的健康
    而給孩子洗澡也是每個父母都要學的必修課,經常給娃洗澡的好處自不必說,但很多家長不知道的是,洗澡也要看時機,有些情況下不管寶寶有多「髒」,都不適合洗澡。這時候沒必要著急為了孩子的「乾淨」給冒險給娃洗澡,實在認為娃「髒」,可以用溫熱的毛巾給娃輕擦身體,洗澡還是等孩子徹底痊癒了再說。
  • 就算娃再熱再髒,這5種情況下也別急著給娃洗澡,或影響娃的健康
    而給孩子洗澡也是每個父母都要學的必修課,經常給娃洗澡的好處自不必說,但很多家長不知道的是,洗澡也要看時機,有些情況下不管寶寶有多「髒」,都不適合洗澡。這時候沒必要著急為了孩子的「乾淨」給冒險給娃洗澡,實在認為娃「髒」,可以用溫熱的毛巾給娃輕擦身體,洗澡還是等孩子徹底痊癒了再說。5)身上有傷口不要洗澡當孩子身上有傷口的時候不要給孩子洗澡,尤其是創面較大的情況,更不建議,以免侵水汙染了傷口。
  • 將娃放在農村養好不好?幾個優勢城市娃比不了,可是弊端也很明顯
    城市長大的孩子在將來不一定比農村孩子有出息。、車水馬龍的大城市長大,不再像多數80後乃至以前的孩子在農村長大,其實,不管在哪長大,都各有利弊,毋庸置疑的是在農村「放養」的孩子,天生自帶幾個優勢,城市娃比不了。
  • 老人帶娃就問題多?新手爸媽只要稍用心,老人會讓你輕鬆又省心
    現在社會年輕的父母們壓力都比較大,所以他們在結婚生下孩子後,就會讓家中的老人幫忙帶娃,而且,老一輩人帶孩子也是有諸多好處的,為此我的閨蜜就深深有所體會。她說:自從把婆婆接到家來幫忙照顧孩子後,她不但不用給孩子洗衣服,而且還不用打掃家裡的衛生,更讓她欣喜和滿足的是,下班回到家就能吃上一口熱飯熱菜,這讓閨蜜感覺幸福滿滿。
  • 阻止孩子「髒」,其實是阻止他的智力發育,太乾淨的娃缺乏體驗
    現在的生活條件好了,父母養孩子就怕碰到髒東西,什麼都不讓孩子幹。尤其是城市裡的孩子,本身對大自然不太了解,還會阻礙探索腳步。太乾淨的娃,缺乏認知體驗《怪獸家長變形記》中,記錄過這樣一則有意思的案例:有個體育老師抱怨,現在的孩子都不肯坐地上,不管球場、禮堂還是戶外,讓大家席地而坐,孩子們都心不甘情不願,有的拿紙巾墊著,有的用衛生紙擦地,勉強坐下來,就像屁股沾了屎一樣。
  • 孩子喜歡接觸大自然,家長覺得髒?您要知道「髒東西」讓娃更聰明
    張姐不斷地提醒孩子「泥巴太髒了,不可以玩!」但是孩子仍然對玩泥巴很有興趣。甚至有時候連走路都要隨手抓一把沙子玩兒,看著孩子時刻都是髒髒的小手,張姐也很無奈。相信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教育困惑,不希望孩子玩泥巴,但是又制止不了。似乎孩子對於玩泥巴就是有著蜜汁喜愛。除了增加了寶媽的清洗煩惱,寶寶的衛生也是寶媽們犯愁的原因。
  • 孩子身上幾個部位,父母別過度清洗,髒點反而對娃身體發育有好處
    執筆:王豔微編輯:劉一之定稿:蘇子後幾乎每個家長都有隱藏的強迫症和潔癖屬性,的確,愛衛生能在一定程度上讓孩子少生病。但凡事過猶不及,孩子身體的有些部位,再髒也不可用力洗得太乾淨,反而不利於其免疫系統的發育。
  • 內含億萬細菌的「兒童玩具」,可能比拖把還髒,仍有娃塞到嘴裡吃
    家裡這些兒童玩具,可能比拖把還髒。內含億萬細菌的「兒童玩具」,可能比拖把還髒前段時間,美國的一位牙醫寶媽在網上曝出了自家髒兮兮的玩具。一款叫做「蘇菲小鹿」的網紅玩具,在大眾的視野當中火了一把。這位寶媽在給娃整理磨牙玩具的時候,感覺這隻小鹿有點怪怪的,拿到嘴邊聞一聞,似乎有一股奇怪的發黴味道。本著牙醫敏銳的知覺,寶媽用剪刀剪開了小鹿,而面前的場景卻讓寶媽嚇了一跳。
  • 「髒」點更安全!娃有幾個部位很脆弱,禁亂洗
    小寶寶一定不能洗太乾淨的幾個地方滷門:寶寶出生後,我們會看到寶寶頭頂和後腦有兩個地方隨著寶寶呼吸在忽閃忽閃的動,上面還長滿了髒髒的汙垢,強迫症的新任爸媽會不會總想給他洗掉,甚至手賤想摳摳啊?pia~打手!注意啦!
  • 「兩不管、三不慣」對娃成長幫助大,長大有出息,父母更省心
    "兩不管、三不慣"對娃成長幫助大,長大有出息,父母更省心文藝復興時期著名哲學家弗朗西斯·培根曾經說:習慣真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從幼年起就應該通過教育培養一種良好的習慣。李玫瑾教授的話反映了大部分中國家庭教育孩子的現狀存在一個問題,在發現孩子有一些小錯誤的時候沒有及時的進行糾正、引導,逐漸導致孩子養成許多壞毛病,長大後父母后悔莫及,可是已經遲了。但是什麼都管也不行,可能限制孩子的成長。
  • 野媽媽自述:9個月帶娃窮遊,1歲丟進遊樂場,隨性養娃更出色!
    小時候是省心的,上學後一點都沒省心啊,分分鐘氣炸肺,輔導作業什麼的,俺要早死早超生好多好多年,算了吧,俺又沒去上學,你去上學了沒學會,俺這沒去上學的就更不會啦。圈起來,明天問老師,問完學會了晚上回來教教俺,俺也學習學習。然後,就這麼把娃打發了。
  • 這3個時間段別給娃洗澡,哪怕身上又髒又臭,對健康沒好處
    寶寶的身體比較嬌嫩,洗澡有很多事項需要注意。哪怕娃身上又髒又臭,這3個時間也別給洗澡,對身體沒好處寶媽注意這3方面,能讓寶寶更舒適1、水溫要適宜給寶寶洗澡水溫不宜過熱,不然蒸汽會燙到皮膚。洗之前媽媽應該先用手背試一下水溫,溫度適宜後再把孩子放進浴盆。洗澡時要注意保暖,及時更換熱水,避免寶寶著涼。注意也千萬不要把寶寶一個人放在盆裡洗澡。
  • 看著很「髒」卻不建議擦掉,好處多著呢
    實際上作用很大,不建議家長給娃擦掉。執筆:張大貓編輯:張大貓定稿:歐陽比文前幾天表妹生娃了,我們都跟著去了醫院。剛出生的小傢伙身上有一層薄厚不一的「白色的斑駁」,就像燭淚一樣。表妹虛弱的看著寶寶,覺得孩子看起來「有些髒」,想幫孩子擦去,卻被一旁護士制止了。之後我給她進行了科普,才讓她明白這是怎麼回事。
  • 「那個太髒不要碰」,怕髒的父母,旺旺養不出聰明娃
    因為怕髒,父母凡事包辦朋友所說的聰明並不只是智力方面,還有各項的發展,比如說,因為家長怕髒,不讓孩子碰這個不讓他碰那個,家裡收拾得特別整齊,對娃的照顧也很精細,比如因為擔心孩子自己吃飯弄髒衣服,就一直餵飯,直到上幼兒園了才開始學習吃飯,導致他在自理上就沒有別家的孩子「聰明」。
  • 寶寶用的這些尿不溼,被曝有「毒」,還比拖把髒,你敢給娃用?
    養一個孩子到底有多費錢?有人算過一筆帳,從懷孕期間的補品到分娩時的人力成本,以及寶寶成長發育所需奶粉和母嬰產品、長大以後的學費和興趣班,零零碎碎加起來最少要六十萬!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孩子簡直是一個小型碎鈔機,怪不得現在那麼多晚婚晚育的小情侶,原來早婚早育的人才是真正,的富豪。
  • 你會給娃洗奶瓶嗎?髒東西都藏在這,清潔不到位等同給娃「餵毒」
    其中,「刷奶瓶」這件簡單的小事,就讓很多寶媽覺得有難度。奶瓶用的時間長了,就會沾滿很多髒東西,如果清潔不到位,髒東西被寶寶吃進肚子裡,就會致生病,後果十分嚴重,這是任何一位家長都不想看到的結果。所以絕大多數家長很重視奶瓶的清洗工作,但是新手爸媽沒有經驗,有些清洗方法是有誤的,根本起不到消除髒東西的作用。
  • 爸爸帶娃「不靠譜」?「睜眼瞎親爸」火了!抱著娃找娃
    不過說到爸爸帶娃,很多人的反應就是不靠譜。很多寶媽都說「沒有危險時爸爸是最大的危險」, 在爸爸帶寶寶的成績單上發打上了「不合格」。但是其實爸爸帶寶寶也是非常有好處的。在寶寶成長過程中,讓爸爸也幫忙帶帶娃,可以讓寶寶更快樂,讓媽媽更輕鬆。親爸抱著娃看到嬰兒車裡沒娃瞬間懵了其實爸爸在帶娃不靠譜主要是因為經驗不足,以及天生粗神經這些方面。
  • 黑糖髒髒奶(茶)
    哄娃神招---親手做一杯Q彈有嚼勁的珍珠,還掛壁的黑糖鮮奶。再也不用外賣高糖又不知道添加了什麼的珍珠奶茶啦。4、髒髒黑糖鮮奶:將煮好的珍珠用小勺舀入杯子,並沿著杯壁滾動讓杯壁掛上黑糖,然後直接衝入牛奶,就是好喝的髒髒黑糖奶5、黑糖珍珠奶茶:cookidoo 裡鮮奶茶步驟製作鮮奶茶。然後,重複步驟5,最後倒入鮮奶茶就是好喝的黑糖珍珠奶茶。6、黑糖珍珠奶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