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對我的自閉症哥哥說:哥,我希望你可以死掉

2020-08-13 然和教育



正直寒冬,身患自閉症的哥哥和弟弟在雪地裡相互追逐、嬉鬧。

忽然間,哥哥一不小心掉入到一個冰窟窿裡面,他大聲地向眼前的弟弟呼喊求助。

然而弟弟猶豫了。

弟弟一開始選擇了逃跑,他希望哥哥可以「死掉」,因為哥哥對於他來說是一種負擔。

母親告訴他,正是因為哥哥需要被保護、被照顧,所以才生育了他。

照顧哥哥,是母親賦予他最重要的人生使命。


從小到大,母親的注意力都會向哥哥傾斜。

睡覺的時候,母親會把頭偏向哥哥,背對著弟弟;

下雨了,母親手中的雨傘也是偏向哥哥一邊;

當哥哥被其他小孩欺負的時候,母親把責任歸咎到弟弟的身上,認為是弟弟沒有盡好責任。

在母親眼中,身患自閉症的哥哥是需要終身照顧的,弟弟必須義不容辭地承擔起這份責任。

母親的這種想法,把兄弟倆緊緊地捆綁在了一起,導致他們各自都走了一段不容易的路。


不平等的愛,對孩子的影響


此前,有研究者專門討論過ASD兒童對同胞的影響,認為這種影響具有一定的複雜性。

首先,ASD兒童可能會給同胞帶來挑戰。

當家庭中的時間、父母的關愛等重要資源過多地傾斜於ASD兒童時,同胞的生存空間會被擠壓,他們會被迫承擔起照顧同胞的責任。

當同胞得不到等同的關注時,他會感到沮喪、焦慮,繼而把這種負面情緒歸咎到ASD兒童身上。

他們會對同胞感到不滿、厭煩,想要急切地從照顧和保護ASD同胞的重擔中逃離出來,如劇中的弟弟希望哥哥死掉一樣。

當然,這種影響不全是負面的。

自閉症孩子和同胞之間由於少競爭、少爭吵,更容易建立深厚的情感紐帶。

而且也正是因為自閉症孩子在發育上有一些特殊性,其同胞對他可能會更加有耐心、有意志力,更樂於和他互動、保護他們。

那麼作為父母,我們應該如何做才能把負面影響控制在最小範圍、把積極影響發揮最大呢?


終身照顧不是最合適的方式


在一些父母看來,自閉症孩子的障礙無法消除,因此他需要一個人來終身照顧他。

父母會全部奉獻自己,也會把這種期待全部寄托在其兄弟姐妹的身上。

如果一直秉承著這種終聲照顧的理念,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

  • 從父母的角度來說,可能會常常感到緊張、焦慮,認為未來是沒有希望的,日子好像永遠都不能變得輕鬆。
  • 從被要求承擔責任的照顧者來說,他可能會因為背負著這種壓力而失去自己的人生,身心倍感痛苦。
  • 從被照顧者的角度來說,他可能會極度地依賴別人,導致他在家庭中缺乏擔當。

比如在《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中,弟弟已經完全陷入到照顧者的角色當中,他被迫學會了隱忍、壓抑。

只因哥哥有自閉症,弟弟罵不還嘴、打不還手,一切都是自己的錯,就算是哥哥錯了也必須讓著他。

他沒有去旅行過,因為他覺得他沒辦法把哥哥獨自留在家中過夜,哪怕哥哥其實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生活能力。

尤其是當哥哥提出要成為作家的插畫師、與作家一同在城堡中創作時,弟弟沒有尊重他的選擇,反而進行了阻止。

因為在他看來,哥哥是沒有辦法離開他的。

其實這種過度的保護,反而限制了哥哥的自由。


而對於哥哥來說,他對弟弟非常依賴。

他篤定弟弟只屬於他一個人,不能屬於別人,當他知道弟弟正在和別人談戀愛的時候,他非常崩潰,情緒上非常抗拒。

在劇中,兄弟倆的情感十分深厚,但有的時候卻又是相互牽制、相互捆綁。

似乎誰都沒有意識到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這是為什麼呢?

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在於他們的母親從小就要求他們建立起了一種不常態的關係——照顧與被照顧。

這種想法背後的邏輯就是——哥哥一生都需要被照顧、一輩子都需要有人來管。

其實無論孩子是怎樣的,他們都需要我們的關心和關愛。

責任的產生,不是因為孩子存在障礙。

障礙並不直接產生責任關係,責任的源頭,在於他們是血濃於水的一家人,在於同胞之間擁有感情、擁有愛。

如果像劇中母親一樣,從一開始就向弟弟施加責任,那麼他可能會覺得自己不被父母關心,只是一個為父母和哥哥服務的「工具人」。

他的心中會積蓄憤懣、不滿,甚至萌發出「希望哥去死」的極端想法。

ASD孩子與同胞之間的關係,是相互陪伴、相互扶持。

當他們感情足夠深厚的時候,他會自然而然地去承擔這種責任。


對於自閉症人士來說,他們需要的不是終身照顧,而是終身支援、終身學習。

如果我們能夠給予他們足夠的教育支援,幫助他們獲得基礎的生存能力,那麼他們就能夠走入社會、最大程度地便利生活。

自閉症孩子獲得的基礎生存能力越多,那麼他在成年以後進入社會時所需要的社會支持就越少。

而這不僅會讓他獲得更大程度上的自由,對於照顧他的人來說,承擔的壓力也會越小。

因此,作為父母的我們,應該儘早地從終身照顧的這個執念中擺脫出來。

只有這樣,我們才不會過度地焦慮、害怕,也不會給普通孩子過重地施加責任,進而使得不同的生命個體都能活出自己的精彩。


ASD兒童也需要有家庭責任擔當意識


如上所說,自閉症人士是需要學習的,家庭、學校、社會三大環境會對應著不同的學習內容,父母則是在家教養的主力。

此前也有研究指出,父母教育是改善ASD兒童家庭同胞關係的有效策略之一。


當我們在針對自閉症孩子進行在家教育的時候,我們不僅要幫助他們學習自我打理、培養居家生活的基礎能力、養成有序的生活習慣,我們還要培養他們的家庭責任擔當意識、幫助他們建立親情,這些內容都不可缺失。

在劇中,由於自閉症哥哥一直處於被照顧、被保護的狀態,所以他的責任意識並不強烈。

小時候,哥哥目睹了兇手殺害母親的過程。

由於兇手的胸前別著一枚蝴蝶樣式的胸針,所以哥哥非常害怕蝴蝶。

每到蝴蝶飛舞的季節,哥哥便會情緒發作、想要逃避,弟弟只好帶著哥哥搬家。

為了保護哥哥,他們從12歲那年開始一共搬了18次家,且弟弟的每一份工作的從業時間都無法超過一年。

每次打電話的時候,都是弟弟開口先問:「哥,你吃飯了嗎?」

被關心的那個人,一直是哥哥。直到後來,哥哥才開始發生改變。

他會搶在弟弟開口之前問他吃飯了沒有,甚至還主動邀請弟弟外出就餐。

當弟弟準備吃的時候,哥哥會詢問他「你擦手了嗎」,並教導他「要讓大人先吃才行」。

結帳的時候,弟弟從自己的零錢盒裡拿出一部分錢用來結帳,同時給了弟弟一部分當做零花錢。

弟弟心滿意足地接過零錢,這一次他終於輪到被別人照顧了,在他眼裡,哥終於像個哥了。

在電視劇的最後,哥哥已經不再害怕面對蝴蝶,不再逃避。

他說:「我是你們的哥哥,我是你們的監護人,我會保你們,可靠地保護你們,不會再逃跑。」

這對於弟弟來說,是一件十分幸福的事。

這種幸福的來源,不是哥哥不再需要他照顧,而是哥哥學會了相互照顧、學會了和他分擔責任。

如果在很小的時候,母親就能夠幫助哥哥形成家庭責任意識,而不是直接地將所有責任都放置在弟弟身上,那么弟弟早期的人生就不會過得那麼痛苦、壓抑,哥哥也能成長為一個懂得照顧弟弟、分擔家庭責任的哥哥。


寫在最後

只要編劇願意,任何影視都可以有美好的結局,但現實世界裡卻容不得我們出現任何差錯。

因此,無論我們的孩子是怎樣的,我們都需要接納他,給予他平等的愛和呵護。

我們在建立孩子各自的責任意識的同時,我們更要注重去營造一個和諧的家庭環境,讓孩子們在家庭中學會共生共融、和睦相處。

只有這樣,孩子們才能各自健康、自然地長大成人。

相關焦點

  • 《快把我哥帶走》:我真的很愛你,只是我說不出我需要你
    上次是山爭哥哥徐崢的《我不是藥神》,笑與淚交織裡更理解對生命的敬畏、對生活的渴望、對良知的堅守。這次是張子楓彭昱暢的《快把我哥帶走》,笑笑哭哭之間,看到的都是自己的親情愛恨。我真的很愛你,只是我說不出我需要你。
  • 侄子滿月我包八百紅包,哥哥卻退給我,他說的話讓我感動落淚
    侄子滿月我包八百紅包,哥哥卻退給我,他說的話讓我感動落淚侄子滿月,我湊了八百塊錢包了個紅包,可哥哥卻沒收,隨後他說的話讓我感動落淚,這才是親情,讓我感動,能遇到這麼善良的哥哥,我感覺很幸福。一晃二十多年過去了,我去了深圳打工,大哥和大嫂在武漢買房定居了, 而二哥和二嫂在老家縣城買了房,把我爸媽接過去一起居住了, 我則嫁給了同為老鄉的小軍。可以說,在我們三個人當中,要屬我過的最差,婚後我和小軍一直在外地打工。
  • 一位自閉症兒童的母親:我甚至希望他走在我前面
    面對自己6歲的兒子童童(化名),母親白莉(化名)直言:「我甚至希望他能走在我前面……」今年35歲的白莉,是一位自閉症兒童的媽媽,4年前,兒子童童確診為此病後,白莉的人生似乎踏上了一條沒有終點的長跑。如今,她正陪著孩子竭盡全力在一片無望中尋找希望。
  • 快把真正的我哥還給我,願你一直都是被疼愛的小公舉
    電影超級好看,這部影片,沒等到17號,14號點映看的,淚點低的自備紙巾,還有表白甄開心,最後男友力爆棚,哥哥太暖了啊啊啊,苗妙妙也很美,妹妹一哭眼淚就跟著下來了,所以,我知道這段我說的話並不通順,但是我就是覺得很有感染力呀。
  • 媽媽,你想問的我都會說——一位自閉症孩子的自述(二)
    關注我,帶你從不同角度看待家庭教育!大家好,今天又要和大家分享好東西了。都說想要做好自閉症孩子的家庭教育,首先要了解自閉症孩子的內心世界。如果我是個正常人,我一定會一邊說話一邊歸納總結自己想說的內容,但我是個自閉症患者,我做不到這樣。有時候我想說的詞語和說話時候的詞語統一不起來,因此別人聽到我說的話很不自然。比如,我請求玩拼圖時會說"李老師,我玩拼圖嗎可以嗎",這不是我寫錯了,這就是我經常說錯的話語之一。
  • 《快把我哥帶走》:哥,你把我落下了
    擁有一個每天耍賤整蠱妹妹、毫無家庭感的哥哥是一種什麼感受?油炸還是蒸鍋?時秒只希望哥哥時分徹底消失!當你討厭一個人,討厭到希望他消失,可當他消失後,才發現,原來他那麼的愛你。時分是一個藏著愛的男孩,他很懂事,而且他對時秒的愛,是藏在日常的整蠱和欺負中的。
  • 大寶是自閉症,我還應不應該要二胎?
    當然,無論你最後做出什麼決定,我都想告訴你,一切都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做出的選擇。除此之外,我也希望大家千萬不要抱著「二寶能幫助自己照顧大寶」的想法要二胎。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命運。我曾在一篇科學雜誌上看到一個案例:11歲的Luciana Heresi有個患自閉症的哥哥,媽媽為了讓她更好的了解自閉症,從小就會給她看一些視頻,並解釋自閉症患者的一些行為。
  • 有哥哥是什麼感覺?網友:又想騙我生二胎
    我哥比我大十歲,聽我媽說在我小時候,我哥放學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放下書包,去給我兌奶粉餵我,還經常把我放到他脖子上騎馬;在我上初中時,我哥已經在工作了,只要他休息回家,必然會去學校接我放學;後來我去外地念大學,接送也全是我哥……就連後來我戀愛,男朋友也必定是需要我哥過目的,只要我和男朋友鬧矛盾,不管是不是我的錯,我哥從來都是
  • 老公哥哥要打我,老公居然不來幫我!
    我氣不打一處來,憑什麼,當初我說把門面租出去,租金存起來給公公婆婆養老,老人家死活不同意,還說我想貪另一家門面的錢,如今敗家的哥哥和嫂子來指染這家門面時,他們一句話都不說。我說,我不管了,你們家的事,你們自己決定,還有提醒你哥哥,記得早點還那十萬。老公臉色鐵青。我們這一家的恩怨,自從我嫁進他家開始就沒停過。
  • 古風虐心:哥哥,我不是你妹妹,我是那個希望你留住我的安朵
    「哥哥,我要去英國了,有家藝術學院給我發了通知,我,我可以去學畫畫……」轉過身,我沒有抬頭,朵朵的腳不安的蹭著地。 「什麼時候走?」 「快了,早上九點鐘的飛機。」 「這麼快?」我抬頭注視朵朵的眼睛 「哥哥。」朵朵的眼睛騰起憂傷,「哥哥現在有人陪,很快樂吧?
  • 「娘家拆遷,我哥說我遠嫁十年,錢不願意平分,不公平」
    很少存在父母把家產傳男不傳女,這是父母在暗示兒女們「你們在我心中的分量是一樣的」。不過,現在父母的財產兒女都可以分,也引發了其他矛盾,就是父母對分家裡的財產,不像以前那樣有絕對的話語權。可能怎麼分,兒女們都有異議。
  • 自閉症哥哥考取博士成為大學老師,弟弟將其經歷改編成電影
    ,遭遇生活現實「您好,我叫文光,今年27歲,我很友善、合作、勤勞、樂於助人,有時候我可能看起來有點不一樣,但希望你能諒解,我有自閉症。」 沒過幾天,哥哥又因擅自拿走咖啡廳的玻璃碗招致警察上門…… 這時,那個在餐廳老闆罵哥哥時,會憤怒反擊「我哥哥不是白痴,他只是有自閉症」的弟弟再也忍受不了了,開始朝哥哥怒吼著「你為什麼不能像正常人一樣!
  • 想送給自閉症小可愛們的一些話,總有一天,我想與你擦肩而過
    前段時間很偶然聽了一次華晨宇的新歌<好想愛這個世界啊>,當他唱到「曾想過離開,以這種方式存在,是因為那些旁白,那些姿態,那些傷害。」屏幕突然湧現很多彈幕,有很多每天和自閉症抗爭的人表示這首歌唱到了他們的心裡。更有人說這首歌在他瀕臨困境的時候給了他勇氣,他說他最喜歡那句「不想離開,當你說還有你在」。
  • 你兒子生日我紅包一千,我兒子滿月酒你五百都不給,你不是我哥!
    我家是農村的,家裡只有我和哥哥兩個孩子,哥哥比我大四歲。家裡比較寵愛哥哥,因為哥哥是男丁,從小哥哥得到的東西就比我多,爸媽給哥哥的關心也比我多,哥哥結婚的時候,爸媽還四處借錢給了哥哥一套住房。我一直在外面打工, 每個月都會給家裡寄錢回去,哥哥兒子過一歲生日的時候,我特意用手機,給哥哥發了一千塊錢的紅包,還買了一些一歲男孩子穿的衣服寄回了家,但是哥哥覺得這都是理所當然,我覺得也是,當姑姑的,對侄子好點是應該的。所以每年哥哥兒子過生日,我都會給一千以上的紅包,就算我沒什麼錢,我覺得這是做姑姑應該的。
  • 我比你慘,但我有王冠,《追光吧哥哥》請撿起尊嚴
    在《乘風破浪的姐姐》大火後,哥哥們果然按捺不住了,上至古早偶像小虎隊陳志朋,下至今年剛剛解散的UNINE隊長李汶翰,還有一群過氣歌手、演員,齊聚《追光吧哥哥》想複製浪姐的輝煌。誰不是一邊堅強著一邊哭泣,那我也要先打扮得美美的,一副你惹不起的樣子。誰不想像張雨綺一樣說一句,老娘不僅風華絕代,還能乘風破浪。對比來看追哥又何必傷口撒鹽,這本來就是一群缺乏熱度、缺乏機會的人,摁在地上蹂躪之後,再來反轉劇情,展現堅強勵志、逆風飛行的樣子,網友早就不吃這套了。這是選秀劇本,這兩年男團女團都是這樣出道的,心疼都給他們了,哥哥們我們不約了。
  • 為何自閉症的我愛蹦跳?請聽我說——自閉症患兒的自述(一)
    關注我,帶你從不同角度看待家庭教育!今天給大家帶來的內容稍有不同,這次帶來的是有關於自閉症的家庭教育。我的這些缺陷小時候,我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個有缺陷的個體,直到長大以後,身邊人總是對我說我和普通人有所不同,是會讓人困惑的。想做好一個普通人對小時候的我來說,是多麼的遙不可及,即使是已經上中學的我,現在依舊不會和同伴正常對話。
  • 女兒確診自閉症,我辭職後還想離婚,丈夫:不,我養你們
    導讀:女兒確診自閉症,我辭職後還想離婚,丈夫:不,我養你們文|小申談情感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情感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女兒確診自閉症,我辭職後還想離婚,丈夫:不,我養你們!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抖音想嘗嘗我的子彈嗎哥哥是什麼梗 想嘗嘗我的子彈嗎哥哥出處
    想嘗嘗我的子彈嗎哥哥是什麼梗?最近在抖音上經常會聽見一個妹子的聲音,內容很俏皮,想嘗嘗我的子彈嗎哥哥,那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下面小編就為玩家帶來抖音想嘗嘗我的子彈嗎哥哥是什麼梗,一起來看看吧。最近在抖音上經常會聽見一個妹子的聲音,內容很俏皮,想嘗嘗我的子彈嗎哥哥,那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下面小編就為玩家帶來抖音想嘗嘗我的子彈嗎哥哥是什麼梗,一起來看看吧。
  • 從沒想過自閉症離我那麼近。
    就真的不好說了。 回想到兩個月前,去了一趟姨家,之前聽過我媽說他的孫子還不會說話,而且有癲癇,還在吃藥中,當時還擔心娃的聽力會不會有問題,結果去了後,發現娃不能說是聽力問題,因為他是屬於,你就算用手去碰他,在他耳朵邊用力拍掌,或者抱著他,他都不會跟你有眼神交流的,因為之前有過了解,所以當時就懷疑會不會是孤獨症,也就是所謂的自閉症。
  • 小坪帶個女孩子回家過年,哥哥說「讓她做我的女友吧」
    小坪帶個女孩子回家過年,哥哥說「讓她做我的女友吧」前幾天,小坪從廣州打工回來,還帶了位女孩子回家。他自己說,不是女朋友,只是同廠的一位普通的工友,「她是想來湖南看看雪,因為好從來沒看見過雪。」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他的女朋友,不然人家一個女孩子怎麼會跟著你來到你回老家過年。小坪有個哥哥,他發育得比一般人遲緩,當年兄弟倆是同年級同班同學。小坪的母親有點殘疾,父親身體一直不好,家境在村裡屬於貧困戶。在兄弟倆讀高中時,家裡在經濟上便捉襟見肘。哥哥便主動退學,讓弟弟專心攻讀,希望家裡出一個大學生。但弟弟小坪不爭氣,最終復讀了兩年也沒能考上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