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心育桃李 潤物細無聲
——湖北省教育援博綜述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湖北省對口援助博州以來,特別是2016年以來,湖北省援疆幹部人才肩負湖北省委、省政府的重託、承載著鄂博兩地的深情厚誼,從「硬體」到「軟體」,從「輸血」到「造血」,從「引智」到「育人」,全面提升了博州教育教學和管理水平。
「軟硬體」兩手抓 教學條件上臺階
9月29日,走進華中師大一附中博樂分校,新建的科技藝術綜合樓簡約大氣、造型優美,該校總務處主任羅雪濤介紹,該項目總投資1450萬元,建築面積5000平方米,可同時供2200餘人開展大型活動,將極大地豐富師生們的文化體育生活。
華中師大一附中博樂分校。
「十三五」以來,湖北省委、省政府和教育廳高度重視、關心、支持博州教育發展,大力推進教育援博項目建設,不斷改善博州辦學條件。期間,共投入1.6億元,新建博爾塔拉職業技術學院圖文信息中心建設項目、博樂市教育標準化建設項目等基礎項目18個,為學校可持續發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質基礎。
精河縣高級中學(襄陽五中精河分校)援疆教師鄒小玲為學生授課。(資料圖)
湖北省不僅大力推進教育援博項目建設,還全力提供援博資金幫扶,助力博州教育精準扶貧。
家住精河縣茫丁鄉新莊村21歲的大學生董潔,就讀於四川大學物理治療專業,目前在當地華西醫院實習。她說:「自上大學以來,每年我都享受精準扶貧助學金5000元和援疆資金6000元,極大地減輕了家庭經濟負擔。目前,我準備考研繼續深造,希望畢業後能學以致用回報社會。」
精河縣高級中學譚瑞雲正在為學生們上課。(資料圖)
在博州,像董潔一樣享受援疆資金的學生還有很多。自2017年起,湖北省制定《博州援疆資金資助內地普通高校博州籍學生實施方案》,撥付專項資金,每生每年6000元。據統計,截至2020年9月,已累計發放資助金1066萬元,資助內地普通高校在校生1700餘人(次)。
先進理念促轉變 教學質量穩步升
9月28日上午,溫泉縣初級中學九年級2班教室內傳出陣陣掌聲,援疆教師熊江陵正與同學們分享上周發生的趣事。
援疆前,熊江陵是鹹寧市通山縣九宮山鎮初級中學教師,2018年來到溫泉縣任語文教師。次年,熊江陵用「雙向六環」的高效教學模式執教的公開課《心理描寫》,獲得全國語文名師及全校教師好評。
博樂市第八中學副校長(武漢市馬房山中學教師)遊昕(右一)與學生一起跨年。(資料圖)
2011年以來,在湖北省教育廳的積極策劃和全力推動下,湖北省15個對口支援市的113所優質學校(幼兒園)與博州、第五師共109所學校(幼兒園)實施「百校結對」全覆蓋工程,建立了「一對一」或「多對一」的「手拉手」結對幫扶關係,帶動鄂博兩地廣泛互動交流。截至目前,「百校結對工程」開展互訪交流32次,結對學生3647人。
武漢援博教師與博樂市教師合影。(資料圖)
2019年1月至今,精河縣高級中學開展了「兩個一工程」,即湖北援疆教師對該校骨幹教師的引領,骨幹教師與優秀教師結成益友的培養,促進青年教師成長。同時,援疆教師積極推廣湖北省先進教科研經驗,並為受援學校教育教學提出了先進的教學理念和理論指導。2019年4月25日,精河縣高級中學成功舉辦首屆「自治州鄂博名師大講堂」。湖北援疆教師精河縣高級中學物理教師、襄陽班班主任熊揚爽作為主講人,為博州高中物理教師帶來了一堂精彩的公開課。
智力組團援疆 共享優質資源
「今年高考,我們學校一本上線率達62.1%,本科上線率達97%,2011年以來,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期間,先後有9名學生考入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成績來之不易,感謝湖北省的大力援助。」9月29日,華中師大一附中博樂分校黨總支書記李筱萍說。
華中師大一附中博樂分校。
華中師大一附中博樂分校已成為湖北省智力援疆的一面旗幟。多年來,湖北省先後幫助博州打造了武漢職院博州分院等品牌學校,創建了武漢市第一初級中學博樂分校、襄陽四中(義教部)精河分校、襄陽五中精河分校等示範性學校,博州教育教學質量得到穩步提升。同時,其他縣市也積極主動對接,創設優質教學班,旨在藉助湖北教育大省優勢,共享優質教育資源。
阿拉山口市中學援博教師劉勁松。(資料圖)
自2011年開始,湖北省黃石市部分中小學與阿拉山口市中學結對,不定期邀請阿拉山口市中學的老師到黃石市學習培訓,和當地老師一起上課、教研,在實戰中提高教學水平。同時,先後派出4批援疆教師,實行青年教師與援疆教師結對,並籤訂培養協議,在課堂教學、學生培養等方面進行學期驗收,促進青年教師快速成長。
湖北省的教育科研專家、數學老師夏循焱(右一)給本地教師傳授教學經驗。(資料圖)
春華秋實,歲月如歌。援疆多年來,隨著各項教育援疆工作的深入開展,先進的教育理念已悄然在博州大地生根發芽。
來源:博州零距離
監審/紀榮朵 編審/陳明娜
編輯/秦瑩 責編/馬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