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宮頸癌和宮頸炎症之間的聯繫並不密切。急性宮頸炎只要治療感染即可,而慢性宮頸炎導致的「宮頸糜爛」以及「宮頸肥大」,現今醫學上的共識是不用擔心其會發生癌變。過去診療中,醫生肉眼看到的宮頸糜爛部位,那其實就是正常的宮頸柱狀上皮,並不是炎症的表現,因此癌變的風險就更不會存在了。
有朋友來信問:「你好,我一個阿姨幾年前得了宮頸炎症,一直在醫院吃藥治療,但是沒起啥作用,病情反反覆覆,很折騰人。近來,她聽到一位朋友得了宮頸癌,很是害怕自己也中招,請問宮頸炎會發展成癌嗎?癌變時有什麼症狀提示呢?」
女性的婦科疾病影響女性的身體健康,而很多疾病反覆發作,會使得很多女性朋友身心俱疲。加上現在快節奏的生活,很多病症不明顯的患者,容易忽視自身存在的某些病變。宮頸炎的發病便是如此。
宮頸炎發病很普遍,異常症狀要警惕
宮頸炎在婦科疾病中相對常見,通常多發生在育齡婦女身上。在一項針對合肥地區2011年到2016年間,123270例育齡婦女的體檢調查中,婦科疾病的檢出率為68.3%,其中宮頸炎症類的疾病佔到了9.5%。
臨床上,宮頸炎一般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急性宮頸炎往往是由於外部感染引起的,比如X交、流產、分娩、診斷性刮宮等,這些因素可能會導致宮頸不同程度的損傷;而且,外部因素帶來的細菌侵入,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體等,都是導致急性宮頸炎的主要誘因。通常對於急性宮頸炎,合理的抗生素治療,即可使疾病痊癒。
如果急性宮頸炎不及時治療,便可能會形成慢性宮頸炎。這種情況下往往伴隨陰道分泌物增多、外陰瘙癢以及尿頻尿痛等症狀,患者下體往往感覺潮溼異常。除此之外,一些物理和化學性的刺激,比如子宮託、子宮環等,也會誘發慢性宮頸炎。
慢性宮頸炎會發展成宮頸癌嗎?
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的吳科醫生表示,宮頸癌和宮頸炎症之間的聯繫並不密切。
急性宮頸炎只要治療感染即可,而慢性宮頸炎導致的「宮頸糜爛」以及「宮頸肥大」,現今醫學上的共識是不用擔心其會發生癌變。
過去診療中,醫生肉眼看到的宮頸糜爛部位,那其實就是正常的宮頸柱狀上皮,並不是炎症的表現,因此癌變的風險就更不會存在了。
不過,清華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副主任醫師於卓表示,如果慢性宮頸炎患者持續感染HPV病毒,則比較容易發生宮頸癌病變,其中,病毒HPV16和HPV18更為危險。
女性如何保護子宮,預防疾病?
那麼在日常生活中,女性該如何保護子宮,避免疾病的侵蝕呢?
首先在預防宮頸類炎症上,最主要的是注意衛生,避免外部細菌的感染。
比如在月經期的時候,由於女性子宮極為脆弱,要避免性生活。此外在正常的性生活中,要做到清潔和衛生,避免外部的細菌侵入陰道以及子宮。再者,由於女性特殊的生理結構,要避免坐浴,尤其是在公共浴室的坐浴。
在預防宮頸癌的問題上,接受宮頸癌疫苗是最有效的手段。目前國內上市的二價宮頸癌疫苗可以預防HPV16和HPV18,適合9~25歲的女性。
而四價宮頸癌疫苗可以有效預防HPV6、HPV11、HPV16、HPV18,適用於20~45歲的女性群體。
另外,男性接種四價宮頸癌疫苗也是不錯的選擇,可以幫助降低性伴侶的患癌風險,還可以預防肛門腫瘤、陰莖癌等。
除了接種宮頸癌疫苗,女性朋友還需定期到醫院接受婦科檢查,尤其是要進行人乳頭瘤病毒的篩查。只有正規的體檢,才能發現是否有癌變的風險,而疫苗只能起到預防作用,不能代替篩查,也並非接種了疫苗就一定不會患癌。
總之,在維護自身健康方面,女性朋友要時刻關注身體的變化,只有提前防備,才能避免疾病的侵襲。
參考資料:
[1]《宮頸炎會不會變成宮頸癌》.人民網.2019-5-22.
[2]《子宮頸癌4前兆!》.早安健康.2019-5-2.
[3]《已婚女性123270例婦科疾病檢出情況分析》.中國臨床保健雜誌.2018-2-28.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