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按照我們正常人的理解和做法,人活著註定就應該是娶妻生子或者是嫁人成家這樣的生活,畢竟一個人的日子多少是有點孤獨和寂寞的,更多的時候,一個人的日子也會是不幸福的。
人不管什麼時候,都應該有屬於自己的家庭,有了家庭以後,多半也就有了依靠,同時也有了生活的「奔頭」,最主要的就是說,人老了以後,總有幹不動的時候,身邊就需要有一個親人來照顧。
要是人老了以後,身邊如果沒有親人來照顧的話,多少都會過得很不如意,也會過得不開心,但是我們有些人更多的是會因為其他的原因,寧願選擇一輩子單身,也不結婚,也許在他們年輕的時候,還感受不到什麼,反而覺得自己過得很開心,那麼他們老了以後,也會過得和以前一樣嗎?
「一輩子單身不結婚,老了就過得悽慘嗎?」過來人的答案很扎心
一.65歲的張大爺,老了已經習慣了,我覺得過得還行
如果容許我再過一次人生,我願意重複我的生活。因為,我向來就不後悔過去,不懼怕將來。——蒙田
張大爺今年已經65歲了,他是一家國企的退休工人,每個月都有固定的退休工資,還有可以報銷一定比例的醫藥費,同時還有150平米的大房子一套,但是唯一的不足就是他一直是單身,也沒有結婚。
張大爺之所以一直到現在都沒有結婚,並不是說他條件不好或者是他不想結婚,在他年輕的時候,他談了一個對象,兩個人的感情特別好,足足談了兩年的戀愛,眼看著兩個人就要步入婚姻的殿堂,但是一次意外的車禍,他的女友離開了他。
張大爺覺得這好像是老天故意要讓自己一輩子單身一樣,從那以後,他的心就徹底「死了」,沒有再找對象,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工作上面,雖然一個人的日子過得很是「清淡無味」,但是絲毫沒有影響到趙大爺的正常生活。
趙大爺退休以後,也逐漸的步入到了老年人的行列,自己物質世界很豐富,說白了不缺錢什麼的,雖然有的時候看見別人老兩口出雙成對的,有時會有點羨慕,但是更多的就是他已經習慣了這樣的生活,自己當初選擇單身不結婚,就已經有了這樣的心理準備。
張大爺坦言:如果以後自己不能自理了,就去住養老院,養老院的各項設施和服務都比較好,也可以算是一個養老的好地方,畢竟比起有的老年人,他們老了沒有錢,自己還算是可以的,老了也不能說是悽慘,自己現在過得還行吧。
二.70歲的趙大娘,不能說悽慘吧,還算幸福
但願每次回憶,對生活都不感到內疚。——郭小川
趙大娘她是一個農村人,雖然今年已經70歲了,但是她的身體很好,腿腳也很靈便,雖然種不了地,但是她還養了十幾個雞,平時在房前屋後也種一點小菜,可以說這樣的生活是讓很多人都羨慕的「田園生活」。
唯一不足的就是趙大娘一輩子都是單身沒有結婚,趙大娘年輕的時候是想結婚的,但是就是因為父母的過度挑剔,因此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面,她就錯過了嫁人的最佳年齡,索性後來她也就不再準備嫁人了,覺得一個人過的也可以。
趙大娘現在老了,雖然自己現在還能獨立生活,但是越來越多的村裡人都住進了城市裡面,村裡人越來越少,尤其她還是單身一個人,越發的感到孤獨和寂寞,平時沒事的時候,就看著陪伴自己的小狗若有所思。
由於趙大娘一輩子無兒無女,村裡面已經安排好了,她隨時都可以去敬老院裡面去居住,以後她的「生老病死」會有村裡面來負擔,這也是村裡面能做到的事情。
趙大娘覺得自己現在過得不能說是悽慘,必定今天的結局是自己當初選擇的,尤其是自己現在已經到了這個年紀,很多事情都已經看開了,過一天算一天,以後的事情自己都會坦然面對。
其實上面這兩位老人的經歷和結局,不僅僅只是個例,多半是我們很多單身一輩子不結婚老人的縮影,從他們的身上,我們也可以看出來,雖然說兩位老人晚年都覺得自己過得不是很悽慘,但是這更多的是他們一種無奈的選擇,很扎心。
不管什麼時候,獨居的生活註定是不會方便的,也是不完美的,多少都會有所缺陷,說白了,有些東西是獨居的人體會和感受不到的,每個人在這個社會所扮演的角色是不一樣的,男女的結合不僅僅只是為了「生兒育女」。
懂得生命真諦的人,可以使短促的生命延長。——西塞羅
因此,很多情況下,我們不管是因為什麼原因,儘量也不要單身一輩子過著,儘可能的還是要「成家立業」,雖然說每個人的想法是不一樣的,我們可以尊重他們的生活方式,但是對於這種生活方式,我們不應該鼓勵和支持。
人生就是場經營,有人經營感情,有人經營利益,有人經營幸福,而有人經營陰謀。——佚名
所以說,一輩子單身不結婚,老了是否過得悽慘?雖然說每個過來人的答案是不一樣的,但是單身不結婚多半是不好的,要不然為什麼還有那麼多的人願意結婚成家?同時人老了以後,都要勇於面對今天所面對的生活,必定路是自己選擇的,怨不得別人,你們說是不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