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ebrate 之所以用來表示「過節、慶祝節日」,是由於在英語文化中,大多數節日都是起源於宗教活動;英語中的 holiday 這個詞語,就是「Holy Day 神聖的日子」的縮寫。
celebrate 個人的生日、紀念日,都可以 celebrate;例如,在順利通過考試後,很多人會和朋友們celebrate一下,通常這樣提議:This calls for a celebration.
celebrate 所表示的「慶祝」帶有「歡慶」的含義,強調高興喜慶的一面。有些節日相對肅穆一些,例如中國的清明節和各國的Memorial Day紀念日;這種節日的「過」,celebrate就不太適用了,而是會使用observe來表示。
和 celebrate 一樣,observe 的這種含義,也是源於英語文化中舊時的宗教傳統。在歷史上,英語文化中的各種 holidays不但意味著「歡慶」,同時也有很多「規矩、限制、禁忌」,需要「注意並遵守」。
由於這個歷史原因,observe在英語中還有to obey rules or laws的含義,但相關的rules or laws大多是非正式的「安排、習俗」、而不是能夠強制實施的正式法規條文。
很多時候,celebrate和observe這兩種成分是無法區分的,例如,春節時「餃子、湯圓、年夜飯」以及各種其它傳統習俗,很多都是celebration和observance的結合體。至於celebration和observance的成分各佔據多大比重,恐怕就無法強求一致,只能因人而異了。但總體來說,大多數人的「過年、過節」都會偏重於celebration。
出於疫情考慮,很多地方都提倡「就地過年」,除非必要、避免長途旅行返回家鄉、而是在當前工作居住的城市過春節。
「就地過年」,用英語來講就是Celebrate In Place;去年疫情在美國擴散之後,一些城市的政府都建議民眾們儘量避免離家出行,提出的口號就是Shelter In Place。
較2020年的疫情,今年的疫情已經放鬆了很多,但是疫情的防控工作一直在進行,不應有鬆懈。
春節期間的親友聚餐,一定要使用單獨的消毒餐具,吃飯過程中,採用分餐制(Separate dining system)或者使用公筷(serving spoon/chopsticks)。
Keke,忍不住在這裡再插入一條知識點說明,「公勺」 不僅可以為自己盛湯,也可以為他人盛湯,起 「服務」 的作用,所以,用有 「服務」 含義的 serve 動詞的動名詞形式 serving 修飾名詞 「筷子」 「chopstick」,而不用 「公共的」 「public」 來修飾。當你用 public chopsticks 表達公筷時,老外可能也理解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