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曾正
編輯:正昊
據觀察者網報導,澳大利亞工黨領袖阿爾巴裡斯公開批評莫裡森,稱其長期與中國政府對立,導致中澳兩國破裂,兩國關係逐漸呈現惡化趨勢。前幾屆澳大利亞政府領導人在應對中國問題上一直保持和善態度,長時間保持良好外交關係,在經濟上雙方互利共贏。
這屆政府的政策卻讓中國與澳大利亞漸行漸遠,莫裡森為此應該承擔相應責任。隨後莫裡森回應稱,對阿爾巴裡斯發言感到失望,但在談及到中澳關係之時,莫裡森一改以往強硬態度。
莫裡森表態
近期莫裡森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澳大利亞政府的立場是尋求本國建設性發展,關於阿爾巴裡斯的言論並不會感到驚訝,此人也是為澳大利亞未來的發展考慮。莫裡森稱澳大利亞目前正在徵求與中國對話機會,雙方將協商貿易方面存在的問題,希望中澳能儘早消除隔閡,實現愉快共存,澳方將會實施有助於維護兩國利益、保持區域和平穩定的相關政策和措施。
莫裡森向中國示好
事實上,這並不是莫裡森首次向中國示好,11月底在中國決定對澳大利亞葡萄酒徵收高額保證金後,莫裡森遭到了澳大利亞各界人士抨擊,基於國內巨大壓力,莫裡森對中國的態度開始和善;三天後,莫裡森在採訪時稱讚中國脫貧工作成效顯著,可謂是罕見的讚揚。
在漫畫事件發酵之後,莫裡森不再要求中國道歉,並且稱澳方不希望此事被放大,表示正在努力緩和與中方的關係,澳大利亞尊重且欣賞華人社區。莫裡森10天內4次向華求和態度,在中方看來並沒有誠意,因為中國政府對莫裡森"雙標行為"已經習以為常,一方面指責中國,另一方面又希望與中國展開經濟合作,只是砸鍋後還想吃飯,恐怕不是那麼容易。
澳方經濟受損
中國作為澳大利亞最重要的出口國,農副產品出口比例最高,如今中國中斷了與澳大利亞的貿易合作,導致澳損失慘重,這就是莫裡森態度轉變的原因——希望修復兩國關係以此挽救經濟。據悉,2018年至2019年,澳大利亞對外銷售的龍蝦總金額約36億元,其中94%的產品在中國市場售賣,可想而知中國人民的購買力極強。
由於近來中國加強了進口產品檢測,成噸龍蝦產品面臨變質腐爛的風險,為了減少損失,澳大利亞試圖把龍蝦銷售給印度,但是印度不具備中方那般廣闊的龍蝦市場,這次真幫不了,更何況印度本國也出售海產品,再從外購買豈不是會造成大量產品堆積?
免責聲明:本文由《沙漠軍志》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部分消息參考:觀察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