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有不少本土彩妝品牌迎來周年慶。
卡姿蘭集團15周年、尚惠國際15周年、蘭瑟10周年……這或許意味著,本土彩妝品牌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化妝品零售交易額為2937億元,同比增長8%。而2015年彩妝市場規模達510億元,同比增長29.4%,迎來高速增長階段。另一方面,成長起來的中國消費者特別是年輕消費者也對彩妝品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國彩妝市場能做到510億的規模,離不開15年來本土彩妝品牌的努力。在彩妝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後,本土彩妝品牌又該如何佔據一席之地?
今天,品觀君就為大家盤點最有代表性的11大本土彩妝品牌。它們當中,有最有可能挑戰歐萊雅集團的彩妝品牌,有重新定位後的彩妝潮牌,有從百貨中成長起來的專業彩妝品牌,有中國彩妝第一股,還有目標在2020年成為本土第一彩妝品牌的黑馬……
中國彩妝市場是怎樣取得今天的成就?未來的路又會怎麼走?或許從這些品牌身上,我們可以窺見一二。
註:以下排名不分先後
1、卡姿蘭:使專營店彩妝品類更專業的功臣
品觀君這裡要說的第一個品牌,不僅是本土彩妝的霸主,更是中國彩妝市場最有可能挑戰歐萊雅集團的彩妝品牌。作為唯一進入中國彩妝市場份額前三的中國品牌,卡姿蘭連續五年保持每年40%的年增長。
同時,作為第一批進入專營店渠道的本土彩妝品牌,卡姿蘭也是使專營店彩妝品類更專業的功臣。15年前,當時中國彩妝市場尚且小眾,更有美寶蓮等國際品牌把持市場。卡姿蘭成長的第一個突破點就是選擇進入剛萌芽的專營店渠道進行終端操作。
在卡姿蘭創始人唐錫隆清晰的市場運作思路之下,卡姿蘭扭轉了當時國內彩妝無形象櫃、無化妝師、無培訓的尷尬,率先在專營店統一零售形象。
據悉,卡姿蘭集團在2014年的整體回款額突破了10億元,而品觀君得到可靠的消息稱,2015年卡姿蘭單品牌的回款額也已突破10個億。
今年,卡姿蘭集團迎來了15周年,並提出了打造世界級彩妝集團的新目標,即讓卡姿蘭從made in China(中國製造)成為made forChina(為中國製造)。
朝著新的目標,這個和專營店彩妝品類一道崛起的品牌已經開始放眼新的渠道。
4月10日,卡姿蘭首次召開針對百貨渠道商的會議。在此之前,卡姿蘭已經在百貨渠道打下了紮實的基礎。據卡姿蘭集團卡姿蘭彩妝銷售總監司豔軍介紹,卡姿蘭年均銷售200萬以上櫃檯和年均銷售100萬以上櫃檯數量總和佔百貨網點的1/5。今年,卡姿蘭把2016年百貨網點的新增計劃定為600家。
同樣在今年4月,卡姿蘭第一家單品牌店開業。截至7月20日,廣州已有4家卡姿蘭品牌旗艦店。其中,卡姿蘭高德置地廣場店開店第一個月的銷售就達20萬。司豔軍透露,目前單品牌店在卡姿蘭整體銷售貢獻中已有2%。不久後,卡姿蘭將在廣州凱德廣場等購物中心陸續開出近10家新店,未來卡姿蘭單品牌店還會開啟加盟模式。
毫無疑問,歷經15年沉澱,卡姿蘭未來還有更大的想像空間。後面,品觀君還要談到卡姿蘭集團的另一個品牌——凱芙蘭。
2、瑪麗黛佳:賣的不是產品,是藝術
「售賣產品並不是目的,我最終想傳達的是我們對藝術、對美和對世界的一種理念。」對彩妝產品和對色彩的熱愛,讓瑪麗黛佳創始人崔曉紅始終是瑪麗黛佳的最高產品經理。
但崔曉紅並不是天生的藝術家。每天都要換一種眼線,每天都要換一頂帽子的她,曾經是畫工程圖的工科女,「我並不是一個有藝術天分的人。我之所以變成今天的曉紅姐,瑪麗黛佳之所以誕生,純粹來自我對內心愛美的遵循。」
可以說,在中國的彩妝品牌中,瑪麗黛佳的調性是最具藝術性的。因此,這個在中國彩妝界穩坐第二把交椅的品牌從不談銷售數據,而是聊藝術。
比如從2010年開始每年一屆的藝術展,瑪麗黛佳均攜手多個領域的藝術家用不同的藝術手法展開對美的探索。2016年3月6日,瑪麗黛佳又攜手中國設計師MASHAMA登上巴黎時裝周,成為兩度登陸四大國際時裝周的中國彩妝品牌。
而在吸引消費者上,瑪麗黛佳也找到了一個特別的玩法。繼去年以倫敦時裝周和聖誕節為主題的兩次快閃店之後,今年瑪麗黛佳開始更頻繁地嘗試這種集主題、體驗、娛樂、互動為一體新營銷模式:
5月16日至5月22日,瑪麗黛佳將巴黎時裝周為主題的快閃店搬到了上海大悅城;7月初,瑪麗黛佳又把快閃店搬到了位於成都的百威風暴電音節主會場;7月30至8月20日,瑪麗黛佳在上海思南公館搭建了快閃店「超級市集」,圍繞2017年趨勢色「力量粉」開展體驗活動。
懂藝術的同時,瑪麗黛佳也在對化妝品店的彩妝經營進行更深入的思考。攜手品觀網、盛世傳美,瑪麗黛佳在去年發布了中國化妝品專營店第一本彩妝品類生存報告,又在今年發布中國第一本化妝品店彩妝品類實戰手冊,直擊當下門店最為迫切需要解決的人效低下問題。
3、蘭瑟:以「百年品牌」為目標去做彩妝
「10年來,產品越來越漂亮,質量越來越好。」在萬邦集團董事長周昭揚看來,「產品品質」是萬邦集團旗下蘭瑟品牌所擁有的最重要的優勢。
1992年,周昭揚創立萬邦集團,開辦生產工廠。經過20多年,萬邦的工廠不斷擴大,已擁有現代化廠房與全新的10萬級GMP標準化生產車間,生產面積達到60000平方米。除了對工廠的投入,萬邦集團還在蘇州設立實驗基地,未來還可能在韓國設立產品研發基地。
在好品質的基礎上,蘭瑟也在根據消費者需求不斷改進升級,變得「更年輕」。
首先是策略的改變——從最先的全品類均衡發展,到現在以爆品帶動其他品類發展。2014年面世的蘭瑟真絲π?蠶絲纖長睫毛膏2015年全年全渠道即達到150萬支的銷量,2015年蘭瑟推出本色氣墊CC霜,再度創造出一個蘭瑟標誌。6月舉行的蘭瑟十周年慶典則發布了蘭瑟下一個爆品:眉部產品十眉系列。
在和消費者的溝通上,蘭瑟則從2015年開始嘗試新媒體推廣方式以及O2O新營銷方式。2016年,蘭瑟從傳統的電視硬廣投放,轉為女性時尚電視欄目植入。
在周昭揚看來,蘭瑟可以用這些方式去適應新消費群,但是不能做過度促銷,因為過度促銷「最終還是傷害消費者」。在很多品牌追求「快」的當下,堅持「慢慢做」的蘭瑟力求能走得更遠。
「萬邦做彩妝走過了20多年,以後的100年,萬邦還是要做彩妝的生意。」周昭揚對蘭瑟的期待是「做百年品牌」。除了蘭瑟,萬邦集團旗下還有悠姿、麗時、優然、雅邦等品牌。
4、凱芙蘭:讓90後愛上化妝
上文提到,凱芙蘭是中國第一彩妝集團卡姿蘭集團旗下的另一品牌。藉助於卡姿蘭集團在彩妝領域的深厚造詣,凱芙蘭近年來的發展勢頭十分迅猛。
更重要的是,凱芙蘭在「與90後消費者產生共鳴」這條路上走得很快。2015年,凱芙蘭全新定位為彩妝潮牌,努力讓90後消費者愛上化妝,成為中國第一個倡導彩妝場景化的潮牌。
凱芙蘭是怎麼做到的?
3月18日,凱芙蘭玩趣美妝夢工場大型路演巡演在廣州百信廣場舉行,三天銷售額高達386676元。作為凱芙蘭在動銷模式上的一次大膽嘗試,玩趣美妝夢工場致力於為愛美人士提供一個盡情玩耍的場景,未來還將登陸更多城市。
而在今年5月的第21屆中國美容博覽會上,凱芙蘭將年輕消費者最愛的潮趣消費場景搬到了會場。以「黃+黑」為主打色調的全新櫃檯,彰顯了時下年輕群體個性張揚的青春活力。截至5月,2016年凱芙蘭的全新櫃檯已進駐全國1000多個終端網點。
瞄準擁有時尚話語權的90後消費者,凱芙蘭正在搶佔未來10年彩妝消費的主力人群。
5、MGPIN毛戈平:打造屬於中國人自己的專業彩妝品牌
在中國彩妝品牌裡,說起專業性,一定要提及的品牌就是MGPIN毛戈平。同時,它也是為數不多在百貨裡「活得很滋潤」的本土彩妝品牌。
2001年,毛戈平用專業彩妝的定位推出MGPIN毛戈平品牌,並進軍百貨渠道,將各大國際品牌作為競爭對手。MGPIN這個品牌有多專業?品觀君就說一個細節:MGPIN的化妝刷多達50把。
「創造屬於中國人自己的專業彩妝品牌」,是毛戈平的初衷。專業化妝師出身的他,一直堅持用戶體驗就是自己品牌的優勢,「很多人說,做化妝品靠的是廣告,但我沒看過你的廣告。一個品牌真正的成就不是一年兩年,我今天在做,是為了在未來成就一個世界級的彩妝品牌。」
截至2015年底,在MGPIN官網上可查到的專櫃網點多達108家。其中,成都13個專櫃,重慶11個專櫃,是MGPIN專櫃數最多的兩個城市。
MGPIN有些網點質量比較好,客單價也比較高,比如杭州銀泰、武商廣場、北京王府井等都可以看到毛戈平的身影,平均單櫃月銷售額在40萬元左右,算下來年銷售額也在500萬上下了。而且有消息指出,在2005年9月毛戈平在杭州銀泰百貨開櫃之後的一年內,銷售額更是高達1000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MGPIN,毛戈平2008年還創立了一個針對專營店渠道的至愛終生品牌,「用專業的理念去為普通老百姓做時尚快速化妝」。
6、巧迪尚惠:陪伴了消費者15年的「鄰家女孩」
定位18-35歲女性,整個品牌調性以粉色形象為主,主打時尚甜美浪漫風。陪伴了中國消費者15年的巧迪尚惠更像是親民的「鄰家女孩」。
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8月,巧迪尚惠全國網點8000家,年零售額達8億元。
「不僅要把巧迪尚惠打造成『中國第一彩護』品牌,更希望巧迪尚惠成為消費者心目中心儀的品牌。」在尚惠國際掌門人葉漢坤看來,消費者對產品質量的認可,擁有更多品牌的忠實粉絲,是他對巧迪尚惠最大的期許。
在今年的第21屆中國美容博覽會,巧迪尚惠明星單品蝶戀氣墊皙皙霜全新升級亮相,推出新一代水潤遮瑕款。同時,巧迪尚惠也在今年全面升級品牌形象,推出「無人化妝體驗區QUTYCLUB」,通過設置互動區、產品表白區等特色專區,給消費者帶來全新體驗,從而提升銷量。
據了解,沉澱15年的尚惠國際企業網點已超過18000家。除了上文提到的巧迪尚惠,尚惠國際旗下還擁有兩大彩護品牌:富有現代中國風的尚惠和定位為快時尚、推崇個性自由的茹妝。
7、深藍:在百貨單店月銷100萬的原創彩妝
和上文談到的毛戈平一樣,深藍也被打上了「百貨」的標籤。在品牌成立伊始,深藍彩妝創始人金永哲就定下這樣的品牌發展路線:只做彩妝,只做百貨渠道。
從17年前的幾家百貨起步,如今深藍彩妝已經在全國擁有9家直營分公司和17家代理商,覆蓋40餘個城市,擁有近200家百貨專櫃及專賣店。
深藍在百貨裡賣得有多好?品觀君了解到,目前在深圳最核心商圈的太陽百貨內,深藍彩妝是唯一擁有兩個專櫃的品牌,每月的產出在70萬至100萬。
在百貨中站穩腳跟後,深藍也開始嘗試布局CS渠道。目前,以浙江為樣板市場,深藍彩妝正在CS渠道中佔據自己的一席之地。
金永哲表示,「我們要拓展的是一些有更高需求的店家和有對彩妝產品有更高需求的區域。」以唐三彩為例,深藍彩妝已經覆蓋了唐三彩在江浙兩地的所有店鋪,在唐三彩系統150家店的月均銷售額超過500萬。深藍彩妝更成立了一支30多人的團隊,專門服務唐三彩。
從百貨渠道到CS渠道,深藍走出了一條獨特的發展之路。
8、藍秀:中國彩妝第一股
作為中國彩妝第一股,「規範」可以說是藍秀身上最重要的品質之一。這也是青島金王在眾多彩妝品牌中挑中藍秀的重要原因。
青島金王董事長陳索斌曾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在中國本土的彩妝公司中,藍秀十分規範,符合上市公司的標準和要求。
2015年11月26日,青島金王發布公告,以3.726億元人民幣全資收購廣州韓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即藍秀品牌母公司)。在此之前,中國資本市場尚沒有彩妝股。金王收購廣州韓亞後,韓亞旗下的彩妝品牌藍秀即成為滬深股市的中國彩妝第一股。
事實上,很早前藍秀品牌掌門人張子龍就對藍秀母公司廣州韓亞做足了獨立上市的一切準備。但隨著青島金王的積極接觸等原因,張子龍認為相較於韓亞自己上市,與布局化妝品產業鏈的金王合作反而更能全方位壯大韓亞的企業實力和品牌影響力。
據了解,截至今年2月,藍秀在市場上已擁有終端網點5000多家,彩妝和護膚佔比約6:4,同時,藍秀還於2009年開始做韓國原裝進口品,目前已有2個系列原裝進口產品在國內銷售。
張子龍透露,「未來幾年,韓亞在戰略上將分為兩大方向。一是藍秀品牌的全渠道、全網絡發展,二是韓亞彩妝專業運營平臺的多品牌戰略。」
此外,韓亞還計劃在2016年內至少擁有不同定位的4個彩妝品牌。目前,韓亞集團旗下除了定位為中檔生活化彩妝品牌的藍秀之外,還有定位為時尚潮牌的彩妝品牌LC。
9、高柏詩:讓消費者享受高性價比彩妝
自2003年面市以來,高柏詩始終堅持「流行藝術大眾彩妝」的品牌定位,致力於為消費者提供最具高性價比的產品。清晰的定位下,高柏詩在不斷拓展自身版圖。
值得一提的是,在高柏詩的成長中,嬌蘭佳人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據了解,2014年嬌蘭佳人系統為其回款3500萬元,佔品牌總回款的21%。2015年,高柏詩還為嬌蘭佳人系統量身定製一個新品牌柏蕊詩。
在今年年初的戰略發布會上,高柏詩董事總經理王治倞透露,2015年高柏詩實際回款額達1.91億元,同比去年猛增30%;2015年高柏詩的總網點數是8423家,相比2014年增長了29%。
據了解,高柏詩未來將聚焦口紅品類,搶佔唇部市場,將絕色口紅打造成高柏詩的爆品。事實上,高柏詩2015年的銷售冠軍單品就是口紅。品觀君了解到,2015年高柏詩賣出了150萬支貝彩唇膏。
10、韓粉世家:從底妝品牌到中國成長速度最快的彩妝品牌
在2015年5月之前,韓粉世家已專注底妝領域8年。
從最早將BB霜引入國內市場,到2013年在國內率先引入韓國潮流氣墊BB霜,再到2014年推出氣墊CC霜……截至2014年8月,韓粉世家已擁有近50位代理商和近2000家網點。
韓粉世家創始人柴秋梅希望把韓粉世家打造成中國底妝No.1品牌。但隨著市場的變化,柴秋梅在2014年即意識到,她需要給韓粉世家注入更強大的動力,「韓粉世家面臨最大的問題是缺乏資金」。
不到1年後,上美在2015年5月以1億元注資韓粉世家取得絕對控股權,邀請國際知名4A公司,啟動品牌定位全面升級計劃,並立下「成為本土第一彩妝品牌」的目標。
2016年3月28日,在上美主導下,以「專業、定製、有調的潮流彩妝」為全新定位的韓粉世家正式揭開面紗,定位90後時尚年輕女性,並從底妝領域跨越至全品類彩妝。緊接著,上美在4月19日發布公告證實,已經完成對韓粉世家的全資收購。公告同時稱,未來上美將全面突破彩妝品類,力爭讓彩妝品類成為上美的核心業務板塊。
「未來五年最重要的品類是彩妝,我們要不惜一切代價,砸也要砸出來。」呂義雄在不久前的在2016上海上美全國代理商總經理年中會議上表示,上美已經「砸」出來了一葉子,不缺錢。
據悉,韓粉世家整合了日本東色的原廠長以及BobbiBrown、蜜絲佛陀等多個彩妝品牌的優秀人才,而且2017年即可實現品牌面部和唇部產品的全部自主開發生產。
11、伊卡露詩:在2016年刷爆「唇在感」
今年,中國彩妝市場出現了一個新的聲音——刷爆「唇在感」。但這個聲音卻來自於一個已經在彩妝市場耕耘十年的品牌。
在「沉默」了十年後,植物彩妝卡露詩找準品牌定位,立志打造唇膏品類標杆品牌,並基於此喊出了刷爆「唇在感」的口號。
在《化妝品觀察》主筆、資深品牌營銷專家吳志剛看來,「化妝品行業未來發展有三大方向:天然、科技和醫美,植物在化妝品當中是最基礎的一個方向,因而,植物彩妝也成為一種潮流」。作為國內第一個系統化提出植物彩妝理念的品牌,伊卡露詩首先具備定位上的優勢。
籤約新生代青春偶像楊子姍為代言人、發起線上百萬大派送活動、在5月啟動會議營銷等等,伊卡露詩2016年上半年交出了一份讓市場滿意的答卷。其中,2016年第一季度銷售額環比增長32.28%,第二季度銷售額環比增長8.78%,二季度櫃檯發貨數量環比增長18.47%。此外,伊卡露詩上半年還新增了10位新代理商。
據了解,下半年伊卡露詩會著力做終端動銷,將「唇在感」的營銷落地,啟動千城萬店的聯動活動。
盤點完這11大本土彩妝品牌,品觀君總結了以下幾點:
1、在誕生10年或是15年後,很多老牌彩妝品牌都開始思考新的蛻變。如何保持年輕和時尚的生命力,是每一個彩妝品牌共同面臨的挑戰。
2、無論是跟隨CS渠道還是百貨渠道成長起來,不少彩妝品牌都開始進軍新的渠道。比如卡姿蘭發力百貨和單品牌店渠道,深藍則嘗試在CS渠道佔據一席之地。
3、藍秀被金王看中,上美全資收購韓粉世家……在資本介入彩妝市場後,中國彩妝市場格局或許會面臨新一輪洗牌。
品觀君在這裡只盤點了11個有代表性的彩妝品牌,但中國彩妝市場還有著更多不斷成長的彩妝品牌。你認為還有哪個本土彩妝品牌近年來潛力不小,歡迎在評論區和品觀君分享。
(來源:品觀網 作者:張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