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去美國讀本科的學生越來越多,而且申請美國本科留學的途徑有很多種,那麼本科美國留學申請途徑有哪些?下面為大家做詳細介紹。
本科美國留學申請途徑
1、在美國上高中
選擇這種方式,需要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最起碼規劃10年:4年美國高中,4年美國大學,2年碩士。一旦確定留學目標,最好在初中、甚至小學時就要開始準備,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學習能力尤其是語言能力。
美國高中四年(9至12年級)分別對應國內的初三、高一至高三。入讀美國高中最佳時間為國內初二結束,可直接入讀美國9年級。
優點:從青少年時期就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學習能力尤其是語言能力。在美國讀高中讓孩子更容易適應本科的生活,也有利於申請到更好的本科學校。
缺點:整體算上,花費較高。
2、條件式錄取(雙錄取)
部分美國大學針對無標準化考試成績的學生,提供免SAT、TOEFL或IELTS的有條件錄取;學校發出兩份錄取通知書:一份是該校語言中心的錄取書,另一份是該校本科有條件錄取書,因此又稱「雙錄取」。這裡的「有條件」指的就是學生入學後,須先進入語言中心學習,語言通過後,無需另外申請可直接入讀本科。
接受條件式入學的大學遍布全美,共有600多所,其中不乏排名前100的名校,如馬凱特大學、東北大學等。學生可選擇在語言中心的學習語言,通過即可入學;也可隨時考託福,一旦達到入學要求,可結束語言的學習直接進入本科。有些大學本身設有語言中心,如堪薩斯州立大學、蒙大拿州立大學等。
優點:提供沒有標準化考試成績的孩子一條進入美國本科的途徑,孩子在進入正課前可以融入美國當地,感受美國文化,為後續學習打好基礎。
缺點:在語言中心學習費用較昂貴。
3、社區大學
美國公立大學每年學費在1-2萬美元左右,私立大學則高達2-4萬美元,還要再加上生活費、保險費等費用。相比每年學費動輒幾萬美元的綜合大學,美國社區大 學學費低廉,一年學費在6000美元左右。學生若選擇在社區大學讀完前兩年再轉入綜合大學讀後兩年的課程,比起直接進入綜合大學讀四年,至少可以節省 10000到70000美元。
此種方式「2年社區大學+2年四年制大學」,即在某一社區大學錄取你的同時,根據個人選擇,社區大學也會同時向你頒發來自四年制綜合大學的有條件錄取通知書,這裡的「有條件」指的是:首先在社區大學完成大學本科學位的前兩年學習(副學士學位),之後學生轉入四年 制大學完成後兩年的學習(學士學位),大學本科文憑由轉入的四年制大學頒發。由於轉入的四年制綜合大學卻往往都是名校,因此此途徑又稱作社區大學「名校直 通車」。
優點:社區大學入學容易,花費較低,時長短,不需要標準化考試成績。社區大學畢業後更容易進入名校。
缺點:如果只讀社區大學不進行後續本科學習,只能拿到副學士學位。
4、轉學
美國大學接受轉學學生,每年都會錄取一定數量的國外轉學生,因此目前國內的在讀大學生可以通過轉學的方式進入美國大學,同時學分也相應轉入,學生只需修完轉入大學規定的其他學分即可畢業,畢業時能夠獲得轉入大學的學位。此種方式比較適合理工類專業的學生。由於中美兩國的教育系統及課程設置不同,人文類學科轉 學分相對較難,而理工類課程如高等數學、統計學、物理、化學等相對容易實現對接,學分轉換也相對容易。學生在轉學時還要考慮所申請的專業和國內的專業背景是否相吻合,以便儘可能多地進行學分轉換。
優點:本科轉學相對而言費用較低,某些名校轉學難度比直升難度低。
缺點:轉學分的方式可能導致時間的浪費。
5、直接申請
這是申請美國大學的常規方式,學生必須參加各種標準化考試,主要包括SAT、TOEFL或IELTS。所有的美國大學均接受此種申請方式。美國大學錄取標準包括學術成績、課外活動及個性修養三方面。學術成績包括如SAT及單項成績、AP分數、學業排名、課程平均分GPA等;課外活動包括科研、文藝、領導才 能、社區服務、競賽得獎等;個性修養方面主要從個人陳述、老師/校長推薦信、面談等方面來考察。
美國名校申請通常要提前一年,因此高二時學生就必須參加標準化考試,還要準備好各種文書資料,包括個人短文、推薦信等,要體現出上述三方面的能力,同時學業方面還要確保有一個好的GPA。
優點:直接申請可以減少時間和金錢的浪費。
缺點:直接申請美國本科對孩子要求比較高,名校競爭激烈。
美國本科留學學費
美國大學本科一般為 $10,000-$55,000/年不等。
公立綜合大學:學費每年約為15萬-30萬人民幣。
私立綜合大學:學費每年約為20萬-40萬人民幣。
文理學院:學費每年約為20萬-40萬人民幣。
社區學院:學費每年約為6萬-12萬人民幣。
美國本科留學注意事項
01標準化考試成績
申請美國大學本科,硬體成績是非常重要的。中學成績、班級排名在申請中的首要地位無需贅述,但由於申請者來自世界各地不同的高中,高中水平和教育方式也是不盡相同。因此,大多數大學也會要求申請者參加標準化考試。標準化考試包括:評估學術能力及潛力的SAT或ACT,只需考其中一門,也被稱為美國高考。以及評估語言能力的TOEFL託福、IELTS雅思、PTE等。託福雅思這類語言成績可以充足地證明學生有足夠的英語能力來順利進入北美課程進行學習。
標準化考試成績對學生的錄取和獎學金都很關鍵,對國內學生的影響尤其重大。因此,在整個準備申請的過程中,大家要留足充分的時間,進行認真備考。
02活動表現
硬體成績固然能夠反映學生的學習能力,但個人活動背景及素質性格同樣也是學校關注的一個大方面,這一點在北美院校錄取參考因素中尤其明顯。因此,學生校內校外的各項表現也就成了美國大學評價學生的另一項重要指標,例如,學生是否是學生會、班級、社團的幹部; 是否組織過什麼活動,發揮過自己的領導才能; 是否對世界有愛心,做過義工或志願者等等。學生平時有哪些興趣愛好,通過對這些活動的陳述,學校可以對申請者有一個更加全面的了解。
03推薦信
在了解了申請者的學習成績、標準化考試成績、活動表現後,學校同樣對別人如何看待和評價申請者感興趣。因此在接受申請時,各學校往往會要求相應的推薦信。推薦信可以來自學生的學校、任課老師以及同學或是實習場所的上司。
一般,學生會選擇自己的老師為自己寫推薦信。首先,老師對自己的情況比較了解,在推薦信中可以做到準確的形容和詳實的描述。另外,老師寫的推薦信比較有說服力。每個學生都希望得到積極正面的推薦,因此選擇推薦人的時候,要首先考慮比較欣賞自己或者自己擅長科目的老師。其次,推薦人最好是你未來學習科目(或與之相關)的老師。比如,你打算報選工科的專業,比起語文老師描述你閱讀、寫作功底深厚,物理、化學老師描述你在他們科目當中的天賦的推薦信則更好一些。
同一個學生一般會同時申請多所大學,學生在要求推薦人寫推薦信時一定要向推薦人提供相應的信息,以便推薦人在寫推薦信時有所側重。
04面試
不是所有的大學都需要面試,只有一些著名大學,如常春藤盟校通常會對申請者進行面試。面試的重點是考察申請學生的綜合素質,臨場應變能力和性格是否陽光,其次是對英文水平的考查。
美國的大學通常將面試的時間定在12月中旬之前。當然也有在2月、3月進行的面試。面試可以在校園內進行,偶爾也有在網上SKYPE進行。
作為申請的一部分,面試官同樣不能忽視。能夠肯定的是,在面試中的出色表現肯定會對申請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