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視線沿廣州新城市中軸線往南移,你會發現一片廣袤的綠野鋪陳在海珠區的土地上,那是海珠溼地——一片鑲嵌在大都會中的綠色樂園。
海珠溼地主要包括萬畝果園、海珠湖及相關河湧39條,總佔地面積8.69平方千米,水域面積達3.77平方千米,是珠三角河湧溼地、城市內湖溼地與半自然果林鑲嵌交昆的複合溼地生態系統,是廣州市城區重要的生態隔離帶,被譽為廣州「南腎」,與「北肺」白雲山一起構成廣州主城區的兩大生態屏障。
每天都有許多市民來這片溼地呼吸新鮮空氣,更有鳥類愛好者會帶上專業的設備來這裡觀鳥、拍鳥。整個溼地實際上分成海珠湖公園和溼地公園東西兩部分,中間由江海大道相隔。
海珠湖公園的步道大致上是一個圓形。中間有一座小島,島上鳥兒聚集,鳥鳴聲不斷,有棧橋將步道和小島相連。除了自然風光,這裡還有漂亮的嶺南建築,星星點點地分布在步道兩邊。遊人最愛的就是在復古的建築和宜人的自然風光中留影。
相對而言,溼地公園的綠野環境更原生態一些。溼地裡沒有海珠湖那樣成片的水域,綠色中遍布川流交錯的河溪。嶺南文化同樣被引入溼地,恢宏大氣的嶺南式牌坊和歷史悠久的鑊耳屋坐落在溼地中。
溼地公園的野趣讓人著迷—一小木舟躲在綠蔭深處,白色野花點綴出一派春光,對岸遊人的倒影在水中蕩漾。坐上小舟,撥開蘆葦,仿佛進入一片世外桃源。如果再往南深入,則是更原生態的果園區域。這裡生態被保存得更好,鳥類更喜愛在這裡棲息,這裡也成為廣州最好的觀鳥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