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高等教育學府在新加坡為華商開辦管理碩士在職專班,吸引不少中國大陸企業主報名,卻因法規限制而不得錄取陸籍學員,結果影響收生情況。日前因臺獨言論掀起兩岸波瀾的行政院長賴清德已指示教育部鬆綁相關辦法,被外界解讀為間接向對岸釋放善意。
根據立場親北京的臺灣《中國時報》昨天報導,以技術職業教育著稱的臺灣科技大學(臺科大)配合民進黨政府的新南向政策,自一年半前便著手規劃在新加坡為當地高階管理人員開辦以全中文授課的「管理碩士在職專班」(Master of Management),一開始原吸引約50人報名,但「過半數」為持有大陸護照的企業主,不符合臺灣《專科以上學校開設境外專班申請及審查作業要點》規定,導致這些大陸學員無法入學。
根據上述規定,臺灣高教學府開設的境外專班僅開放「持有中華民國護照之臺灣地區人民、港澳居民或具外國國籍者」報名。目前,陸生赴臺就讀大學,須由教育部轄下「大學校院招收大陸地區學生聯合招生委員會」統一核發。
負責這項專班的臺科大管理學院院長欒斌昨天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解釋,在40多位報名參加專班的企業主中,有十餘個是「擁有新加坡永久居民身份」的大陸人,因法規設限而無法獲錄取。臺科大最後僅成功招收16人,兩周前已開課,學員主要為新加坡人,另有兩名馬來西亞和香港的企業老闆。他們多數在去年都曾報名參加臺科大專為新加坡商人開辦的「科技與管理總裁班」。
欒斌教授說:「這些年來有很多大陸企業在新加坡發展不錯,臺科大的聲譽也相當好,所以自然會吸引到陸企高管報名參加我們的課程。教育本來就不該分國界和政治,我們面向的是新加坡的華人,只要企業主在新加坡市場佔有一席之地,他就是我們招生的目標。」
教育部次長:會全盤檢討
針對高教學府開設境外專班的收生問題,據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轉述,賴清德昨早主持行政院院會時已指示教育部研議鬆綁相關法規。
教育部次長姚立德在院會後受訪時也表示,該部會進行全盤檢討。此間分析普遍認為,這是賴清德對大陸間接釋出善意之舉。
賴清德上周首次以閣揆身份到立院備詢時,表明自己是「主張臺灣獨立的政治工作者,也是務實的臺獨主義者」,更指臺灣「已是主權獨立國家,名叫中華民國,不需另行宣布獨立」。此番說法一出,不但在島內引起爭議,更為臺海再掀波瀾。
對於政府的立場轉變,原本「沒有抱著太大希望」的欒斌表示樂觀其成,但他指出,目前當局研議的鬆綁範圍和方向不清,無法具體評論。他說:「到底是針對新加坡而已,還是整個東南亞,還是所有在大陸開境外專班的臺灣學府都可以招收陸籍學員?」
據了解,好些臺灣高等學府均以「境外專班」的方式在海外開拓生源,尤其以大陸城市如上海和北京為多數,但因法規設限而只能招收當地臺商。由於大陸臺商近年大批回臺,不少境外專班受波及,紛紛喊卡。
位於桃園的中原大學企管系教授林震巖說,臺灣的大學如今經營不易,私校更是努力開拓招生機會,官方對於教育制度一再設限,只會壓縮各校招生空間,他呼籲政府應扮演「領頭羊,幫我們找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