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秋季學期開學
僅剩下不到一周的時間,
不少家長歡呼雀躍,
「神獸」馬上就要歸山啦。
趁著假期的尾巴,
一些家長想給孩子們放鬆一下,
越是這個時候,
家長們越不能掉以輕心,
特別是以下這件事,
如果沒做好後果比想像中還要嚴重。
家長眼中的洪水猛獸
手機是一個有魔性的東西,容易讓人著迷。
現在不光大人離不開手機,連出生不久的孩子一看見手機、iPad都是欲罷不能,一歲多的小孩就能熟練地點開手機的照片、視頻、音樂等。
生活在都市裡的孩子,幾乎無一例外地迷戀上了「電子」生活。
剛開始,一些家長還覺得手機是個「哄娃神器」。孩子哭鬧太難哄了,手機一給,孩子看到新奇的東西就被吸引了,換來一時的耳根清靜。
到了後來,有些孩子對手機的依賴越來越強,一看見大人拿手機就開始主動去搶。
搶到手機後,年齡小點兒的,就喜歡聽音樂、聽故事、看動畫片,上了小學後就開始刷抖音、聊QQ、玩遊戲。
手機一旦在孩子們手上玩,就根本停不下來,不少家長就開始視手機為&34;,擔心孩子們會上癮,影響視力和學習。
除此之外,把手機隨便丟給孩子,後果比你想像的還要嚴重。珠海就有不少家長都吃了這虧。
給孩子放鬆,結果錢包被掏空
這個暑假,小樂十分乖巧聽話,老師布置的作業都早早完成了,媽媽很是欣慰。
於是她決定在最後的假期裡,獎勵小樂每天可以玩一小時的手機。
為了方便孩子操作,小樂媽媽還把屏鎖去掉,省得孩子動不動就跑過來要解屏。
這樣玩著玩著,小樂幻想著自己也能擁有一臺手機,這樣就可以隨時隨地看動畫了。
碰巧,某天她在QQ動態裡看到一個網友發布了賣手機的活動,只要666元就能買到iPhone 11,小樂趕緊用媽媽的微信加對方好友了解情況。
看到對方發了很多手機實圖、買家評論,小樂也想要買一臺。於是,對方讓小樂把收貨信息和付款碼發過去。
還在讀一年級的小樂不知道付款碼是什麼,發過去會有什麼後果,於是對方就一步一步指導她操作截屏。
很快,媽媽的微信就收到了扣款999元的通知。小樂問對方,不是說666元嗎,怎麼扣多了。
對方說,這是押金,收到手機後會退回的,現在要再發一次付款碼,這次是付手機的費用。
單純的小樂又按對方說的,重新截了付款碼發過去。
後來,當媽媽拿回手機看到扣款記錄,問小樂怎麼回事,孩子才支支吾吾地把事情經過說出。
此時,對方早已把微信拉黑。
原來,小樂媽媽的微信支付開通了1000元以下免密支付,所以騙子只要拿到付款碼,不用支付密碼就把錢刷走了。
她怎麼也沒想到,給孩子玩手機放鬆放鬆,結果,一個大意錢包就被掏空了。
上了道安全鎖,還是出事了
小琪爸爸的安全意識稍微強一點,無論是解鎖手機屏幕,還是進入微信錢包,都要輸入密碼才能操作。
為了方便孩子操作,又要保障資金安全,小琪爸爸想了個辦法。
解屏密碼和支付密碼設置得不一樣,而且只給孩子錄入指紋,不告訴她密碼,應該就沒什麼大問題。
然而,就在上周,小琪爸爸的微信錢包還是遭到了洗劫。小琪在QQ群裡看到有人發布「100元返利800元」的活動。
她剛看到時還有點懷疑,不過在800元的誘惑下,她還是忍不住加了對方微信。
小琪本想著找爸爸輸入支付密碼,完成轉帳,結果輸入完金額後,小琪拇指一按,轉帳成功了。
然而,對方說轉帳時沒備註,不算。於是小琪鬼使神差地又轉了100元。
後來,對方又說「系統出問題,需交錢激活」。眼看著1600元就要到手,小琪不甘心放棄,又轉了500元。
直到對方把小琪拉黑,她才意識到被騙了。
爸爸知道孩子被騙後也很奇怪,明明孩子都不知道支付密碼,錢是怎麼被轉走呢。
想了半天,爸爸才反應過來,原來指紋不僅可以解鎖,還能完成支付轉帳,這回真的百密一疏了。
微信沒錢就不會被騙?
小輝的爸爸是個生意人,手機裡不光有錢,還存著很多重要的客戶關係。
所以,他不敢輕易把手機交給孩子,乾脆買一個新手機,沒綁銀行卡,微信裡也錢,騙子想騙也沒轍。
但不久,他還是給自己這個錯誤的想法買單了。
小輝很喜歡玩「王者榮耀」這款遊戲,不過他的級別並不高。
在虛擬的遊戲世界裡,他結識了不少遊戲玩家。一天,有個玩家主動說可以幫他代練,快速上分。
因為這款遊戲支持微信帳號登錄,絕大多數玩家也都是通過微信端進入遊戲,於是,對方向小輝索要了微信帳號和密碼,說要用於登錄遊戲帳號。
遊戲好友的熱情幫忙,讓小輝內心激動不已,毫無防備地就把帳號密碼告訴對方。
沒過多久,爸爸突然打電話過來,電話那頭緊張地說話都結巴了,兒子你在哪個醫院啊,嚴不嚴重啊,爸爸趕緊過去……
小輝聽了一臉懵,我在家啊,什麼醫院。
爸爸說,那你微信上說什麼出車禍了,急需錢做手術,家裡好幾個親戚都收到了,問我怎麼回事。
小輝感覺不對勁,趕緊登錄微信,發現密碼不對,微信號被盜了。
之後跟親戚同學一番打聽,才知道對方以代練為由,盜走了小輝的微信向親戚同學們各種借錢。
有好幾個親戚慌得趕緊就轉了幾百塊。
雖然後來知道是個騙局,覺得只要人沒事就好,但小輝爸爸心裡很不是滋味,給親戚們添麻煩了,自掏腰包挨個把錢還回去。
隨意把手機交給孩子的後果很嚴重
如今隨著手機、網絡的普及,越來越多小學生習慣跟手機、iPad、電腦這些電子設備打交道,一些家庭富裕的孩子甚至在很小的年紀也開始擁有自己的手機。
在智能信息化時代裡,如果說讓孩子和手機完全「隔離」,既不現實又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現在網上教育十分普及,孩子適量且正確使用手機對成長和學習還是有一定好處的。
不過,面對紛繁複雜的網絡環境,未成年人特別是小學生們,沒有一定的防範意識,很容易聽信他人言語,步步誘導落入圈套。
雖然這些被騙的小學生們損失的只是幾百幾千元,但對於他們來說,這已經是一筆大數目。
這樣的經歷可能會給他們弱小的心靈造成很大的創傷,就會像一個巴掌一樣打在臉上。
有些孩子被騙了不敢跟家長說,憋在心裡更難受,心中的鬱悶無法排遣,還會進一步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
孩子們的世界非常單純美好,但這樣的被騙經歷只會把社會黑暗醜陋的一面提前在他們面前揭露,可能會造成心理陰影,產生悲觀消極的態度。
然而,隨著越來越多小學生可操控家長們的手機,騙子會變得越來越瘋狂,把魔爪伸向這些涉世未深的孩子。
所以,家長們不能只把手機扔給孩子就不管不顧了,防騙教育同樣不可缺位。
既要平時多跟孩子培養防騙意識,也要給自己的手機設置更多的安全防護。
比如可以錄入孩子指紋方便解鎖屏幕,但支付時還是必須要使用密碼,不要讓孩子知道支付密碼,進入某些支付類軟體多設一重密碼等等。
來源:珠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編輯:珠海市場監管團隊
聲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後臺,我們將24小時內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