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又到一年「尾牙」季,問題來了:啥是「尾牙」?
為了犒勞大家一年的辛苦,想必各家公司都陸續在忙活的年會。年會在古時也稱「尾牙宴」,甚至現代很多地方也依然保持這個稱呼。那麼問題來了,究竟啥是「尾牙」?古代「尾牙」又有哪些習俗呢?今天就來帶你一探究竟!
「尾牙」的由來
「牙」是中國民間祭拜土地公的儀式。傳統習俗中,作生意的人在農曆每月初二及十六日,都必須準備一些三牲四果、香枝與紙錢等、祭拜地基主(土地最早的主人)以及土地公。
農曆的二月二日是頭牙,十二月十六日是尾牙。
「作牙」的起源出於善良的社會風俗習慣,代代相傳。所謂「牙」字,為「牙旗」之簡稱,因古時荒地滿目,未經開墾之地,時有相爭開拓,致有格鬥、毆打等事發生。為識別起見,各地區(或軍旗)之西邊,均畫有獸牙之形狀,如牛角、羊角…等,以代表各地區之人員,或族人,或者軍隊的標誌;至於古代商場的買賣介紹人,往往被稱為「牙郎」或「牙儈」,故商人向「牙郎」們請客致謝等方式,拜祭土地公的節目,稱為「作牙」。
尾牙宴必不可少「白斬雞」
在牲禮當中不可少的是一隻雄雞拔毛煮熟的白斬雞,這是用來象徵生意興隆的。而祭拜後的菜餚可以給家人或員工打打牙祭,因此也稱為「作牙」。
僱主將要解聘任何員工,則以雞頭相向,假如被免職的不只一人則執筷子夾起雞頭分別朝向將被「辭頭路」者。凡是尾牙雞頭所指員工,即表示不再僱工請他(她)另謀高就,這種暗喻方式勞資雙方心照不宣,毋須口頭辭退也不必書面通知。
「尾牙」的歷史
尾牙節這一節日主要流行於東南沿海,尤其是閩臺地區。但是它卻的的確確是土生土長的華夏傳統節日,這一節日與中國人的土地神崇拜有關。
有一個傳說,據說,周朝時有位家僕張福德,因主人赴遠地當官,思念幼女,由他伴隨主人愛女千裡尋父,途中遇到暴風雪,張福德為救其女免受凍死而犧牲自己生命。主人感念其忠誠而建廟祭祀。周武王時加贈封號"后土",後來人人視其能造福鄉裡、福澤萬民而尊稱"福德正神"。
「尾牙」的祭品
刈(yì)包
尾牙這一天,百姓家要燒土地公金以祭福德正神,還要在門前設長凳,供上五味碗,燒經衣、銀紙,以祭拜地基主(對房屋地基的崇拜)。各商家行號也要宴請員工,以犒賞過去一年的辛勞。不過,這種風俗已漸絕跡。主要的食物是潤餅和刈包。潤餅系以潤餅皮卷包豆芽菜、筍絲、豆於、蒜頭、蛋燥、虎苔、花生粉、香茄醬等多種食料。刈包裡包的食物則是三層肉、鹹菜、筍乾、香菜、花生粉等,都是美味可口的鄉土食品。
「尾牙」的發展
春節發展到今天,最流行的風俗是各公司企業在當日舉行聚餐晚會和員工聯誼活動,稱作尾牙宴,還有尾牙聚會、尾牙燒烤、尾牙晚會甚至尾牙舞會等,總之,基本樣式是企業宴請員工進行年末的聚餐和聯誼,以感謝和表彰員工的辛勤工作。正是富人情味的地方,讓員工有心理準備,不致於影響到該名員工的生計。
尾牙的形式分兩種:宴會和晚會。各部門聚餐外,另辦大型歌舞演唱會娛樂員工。
(責編:薛丹、朱紅霞)
打造雲南經濟發展新引擎 滇中新區為什麼行? 滇中新區嵩昆大道。(供圖) 「土地賣給誰?」5年前,參與雲南滇中新區空港經濟區臨空產業園徵地拆遷工作的高體興,看著片區數千畝平整中的土地,不免產生這樣的疑問。 新區辦事機構掛牌伊始,包括高體興在內的開發建設者,面對的是這樣的辦工環境…【詳細】
雲南今年已有271人主動投案 其中廳級幹部6名 近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發布消息:雲南省文山州政協原副主席陳曉華涉嫌嚴重違紀違法,已主動投案自首,目前正在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記者從雲南省紀委監委獲悉,今年以來,該省共有271人主動投案,其中廳級幹部6名。 雲南省紀委監委推動全省…【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