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對全國海水浴場的監測中,向來作為北方人看海標配的青島有些尷尬——青島第一海水浴場和廈門曾厝垵浴場、北海銀灘公園浴場一起,被認定為「浴場水質差,不適宜遊泳,主要汙染因子為糞大腸菌群。」
說起青島,大多數人腦海裡浮現的大概還是康有為那句對青島舉世聞名的評價:「青山綠樹、碧海藍天、不寒不暑、可舟可車、中國第一」。然而實際上,現在的青島海邊,更像是一個「照騙」。
看海不如說看人海
只要是在北方看海,青島絕對是繞不開的一站。對於很多北方人而言,青島就是海,海就是青島。
青島幾乎是所有看海旅遊線路的頭牌,然而伴隨著名聲而來的,是潮水一樣的遊客:
2017年7、8兩個月,光是棧橋,就累計接待遊客近300萬,平均每天接待量在4萬—5萬之間,各大海水浴場平均每天接待的遊客人數達25萬餘人次。
2018年上半年,青島接待國內遊客3835.5萬人次、接待國外遊客67.1萬人次。
從青島火車站一下車,走不遠就是第六海水浴場。清晨或者深夜還好,還有機會在海邊散散步、吹吹海風、聽聽海浪聲,感受下想像中的海邊生活。但是注意了,這樣的幸福時光稍縱即逝,隨著太陽升起,海邊的寧靜迅速被打破。
▲海邊如同在「下餃子」
從第六海水浴場開始到棧橋,再到旁邊第一海水浴場、八大關附近的第二海水浴場,擠滿了嚴嚴實實武裝著臉基尼防曬的阿姨、半裸上身打沙灘排球的大叔、拖家帶口的遊客。
▲青島棧橋密密麻麻的人群
其中又以第一海水浴場和棧橋最誇張,岸邊實打實地演繹了「人人人人人人人你人人人人人」的場面,根本沒有落腳的地方,水裡面則是密密麻麻遊泳的人群,宛如大型下餃子現場。
海邊成了露天垃圾場
短時間內大量湧入的人群本來就給海水浴場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再加上很多人在海邊玩得時候不注意保護環境,胡亂搭建帳篷,在沙灘上吃完飯後隨手亂扔包裝袋,讓整個沙灘成了露天垃圾場。
這些垃圾如果沒有被及時清理,很容易隨著漲潮被卷到海水裡,還有些喝完的啤酒瓶子扔到海裡後又漂了上來,像個簡易又醜陋的「漂流瓶」。
▲海水浴場上遍布垃圾
有浴場工作人員表示,夏天人多的時候,遊客遺留的垃圾,一天就能收集差不多1噸,這個數字相當於30多個裝得滿滿當當的垃圾桶。為了運走這些垃圾,他們還專門買了輛車,一周運一次,一次5噸,想知道5噸是什麼概念,上流君算了一下,差不多可以鋪滿一個海水浴場了。
網友@美佳軒軒在去過「期待了很久的、傳說中的」第一海水浴場後,非常失望,她說可能是剛從三亞回來的關係吧,感覺青島的海不乾淨,上面還飄著滸苔,到處都是滸苔腥臭味,一點洗海澡的欲望都沒有。
問了導遊才知道,原來第一海水浴場曾經特別美,只是現在已經完完全全「奉獻」給了遊人,每年夏天至少接待一百萬遊人的第一海水浴場已經面目全非。
青島人@Glowing璐哥也在微博上吐槽第一海水浴場岸邊的滸苔,沙灘上全都是垃圾,公共場所內臟亂差,「作為一個青島人,根本不好意思帶外地朋友去玩。」
▲遊客在布滿滸苔的海邊遊泳
青島幾乎每年都會受到滸苔的侵襲,今年7月,大量滸苔攻佔石老人海灘、六浴海灘等多處海域及海灘,伴隨著一波又一波的海浪,滸苔被拍到岸上,整個岸邊全是綠油油一片,來海邊的人們只能在滸苔中遊泳、玩水。
2016年滸苔泛濫海水浴場的那次更糟糕,沙灘和海面堆積綠油油如同大草原,最厚處深達半米,根本沒法下海遊泳,浴場不得不封閉謝客。
此外,沒有了濾鏡的青島海水與其說是蔚藍色,不如說是青黑色。
▲2009年青島海水浴場漂浮大量黑油汙,三大浴場被迫關閉
比如麥島附近的海域,汙水處理廠處理不達標,市政汙水管網尚不完善,一些地段存在汙水直接入海,雨、汙水管道混接現象,導致很多未經妥善處理的汙水直接排入海中。
因為青島港是北方非常重要的港口,長年有許多輪船來往,這些船隻或多或少難免會有一些漏油的情況,青島的海水浴場裡出現過多次大面積的油花,在陽光照射下,這些隨著海浪前進而倒退的油汙呈現彩色,沒注意到情況而下水的遊客,身上很容易沾滿黑黑的油漬。
制度完善才能疏解洶湧的人群
不過,即便是有著這樣那樣問題的青島,在我國的海水浴場裡已經算是水質比較好、配套設施也逐漸完善的了,像是為了解決垃圾問題,2017年暑假青島第三海水浴場更新了分類垃圾桶200餘處。
但即便這樣,面對每年夏天來勢洶洶的人群,依然很難hold住,可想而知,其他的海水浴場又是承受著怎樣「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2003—2017年海水浴場超標次數統計 來源:新京報
很多人或許會問,夏天在海邊撲騰撲騰「下餃子」的情況是不是中國獨有的?畢竟我國人實在太多、對外開放的海水浴場數量又實在有限,一到暑期,想要泡個海澡的話,就那麼幾個選擇,看黑壓壓的人頭也是沒辦法的事。
在某些方面來說的話,確實是。
目前我國的帶薪休假制度還不夠完善、也不夠普及,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想要出遊的話,只有清明、五一、國慶這些「全民假期」,大家的時間都撞到一塊兒也就不足為奇。
▲2018年的假期餘額已經只剩下中秋和國慶
而且,除了國慶是七天長假之外,其他的一般都是三天,再除去來迴路上的時間,真正能用來玩兒的相當有限。對於很多人來說,他們的想法還停留在,我既然來了這個地方,就一定要把有名的景點都逛完才算不虧,大家都想在極短的時間裡打卡超多的地方,壓力最大的肯定就是短時間人流量暴增的景區。
不過,其實世界上那些著名的海濱勝地,到了夏天,海邊「餃子」 也煮得沸沸騰騰,但是卻比我們整齊很多。這其中有不少地方都非常值得借鑑:
法國有全民度假的習慣,還擁有號稱全世界最漂亮的海灘尼斯,但是很少出現過度擁擠的現象,很大程度上都要歸功於當地旅遊資源得到了深度開發、配套設施建設完善、旅遊信息渠道暢通。
▲法國尼斯海灘到了夏天人也很多,但是卻比較整潔
全長1000多公裡的海岸線,沿岸得到開發的海灘數量非常多,人們想要休閒度假的時候,不用扎堆到某幾個海灘。
海邊的娛樂設施也很豐富,可以衝浪、可以潛水,不用像我們那樣,只能在沙灘上撿撿貝殼、在近處簡單地遊個泳。
不同的景點也會及時更新自己人流量情況和旅遊文化活動信息,可以很好的幫助人們進行度假規劃。
當然,很重要的一點是,法國的帶薪休假制度從1936年就已經實行,到現在已經相當完善,這項制度既鼓勵了人們出遊,又分散了密集的人群。
雖然旅遊旺季的青島海水浴場讓遊客有一種買家秀的味道,但青島的海鮮卻是實打實的豪華鮮美,林林總總加起來能有百餘種之多。
在青島吃海鮮要依時令而來,這樣才算不辜負它的味道。
傍晚吹著海風,學著老青島人套一件白背心,找個路邊攤坐下點幾盤海鮮,一邊打夠級(一種撲克的玩法)一邊侃天說地,哈啤酒的時候再來點兒下酒菜,花生米、海帶絲兒、蛤蜊蝦虎什麼的,吼一聲「白叨叨,趕緊哈了!」
市井之間海鮮與啤酒交織,這才是真正的青島生活,而不是一場只有打卡的強行文藝拍照之旅,當然,你也要小心不要被天價海鮮坑了。
你最喜歡中國的哪個海灘?
去海邊玩的時候有什麼印象深刻的事情嗎?
歡迎在留言裡告訴我們。
(來源:上流UpFl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