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車,騎過?電動車,騎過?那都不算啥!小米上市一款【電助力】自行車,表面上像自行車,但踩起來感覺背後有人推你!HOHOHO,怎個"爽"字了得。
開箱之類的"流水帳"就不贅述啦。通過以上小視頻快速瀏覽。小米電助力自行車(後文一律簡稱"小米自行車"),有個天大的好處,就是幾乎免安裝。想當年網購第一臺單車,裝前輪和碟剎,搗鼓兩天最後還得找修車的花錢弄,可以說這玩意兒一分產品九分調試,差一丁點兒都不得勁。小米自行車,嘿嘿,就裝把手、坐墊和腳踏板,避開了所有機械環節,非常適合我這種傻X。
原理簡單說一下:"踩起來又有人推"是怎麼回事?小米電助力自行車,把自行車和電動車結合到一起。依靠①人踩踏的機械能、②電能,共同驅動前進。明白了吧,所以才導致踩起來非常輕鬆,不踩它還不走,就這麼神奇!
小米自行車分為5個檔,即:N、1、2、3、D檔。
3種模式:寡騎、助力、純電。
①N檔沒有任何助力,我稱之為"寡騎"。寡騎的感覺和常規自行車是一樣的:20英寸輪徑,踏板轉動的力臂也正常。不像當年騎的雅迪沒電了,踩二十圈才前進幾米,臥X!寡騎的好處是:鍛鍊身體、不費電。但速度慢,能上30我就服你。
②1、2、3檔,將會獲得不同的助力,就是推你的那個力,加速度懂不?檔數越高,推力越大。其實我感覺1檔就很輕鬆了,踩車感覺,輕飄飄。起步真**快。當我開到3檔的時候,簡直就是,飛翔。
助力模式,我認為就是用來裝*的。因為你做著騎車的動作,說不定還扭著屁股,別人看起來也是鍛鍊,很陽光很健康nice,但背地裡你作弊了。可以一口氣騎40公裡不帶喘(官方標稱的續航最遠距離),爬個坡談笑風生,你說虧心不虧心?
助力模式的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速度太快。而且,為了安全,小米自行車只要速度上15(km/h),就會"叫"。"叮咚""叮咚""叮咚"。以我健碩的大腿,蹬幾下就上30了,所以幾乎全程都聽到:"叮咚""叮咚""叮咚",令人不悅。
③再說D檔,"寡電動"。那就是騎電瓶車了,小米叫"純電模式",所有驅動力來自電。寡電動也是有前提條件的,你必須先騎到5km/h的速度,再切換寡電動,才管用。
缺點槓槓的,老費電了(經測試:純電6公裡,耗電23%)。據說可以最高時速25,但也得根據實際路況,上坡啊 、坑坑窪窪,指不定還掉到10幾。
那位說,你講得挺麻溜,什麼5、15、30(km/h),你怎麼知道騎多快啊?牛就牛在這邊,小米自行車,帶屏幕!
屏幕靠近車把中間位置,尺寸不小。黑底白字,有點兒像電子屏,字體很粗,醒目的。在這裡可以看到哪些信息呢?最大的雙位數,就是時速。靜止的時候當然是"00"了,走起來實時變化中,你餘光向下瞥一下就知道當前速度了。同時還有,騎行模式、檔位、電量、藍牙狀態。
接著,看看操作。
左把手控制:開關、加減檔、喇叭。
右把手,電動轉把。
紅色的就是開關,長按它開和關。開機狀態充電,才能看到充電狀態,比如:百分比,擬態電池格子在滾動。
喇叭在開關鍵下面,按了就響:滴......。和工程師交流下,說喇叭是mp3,我猜後續自己能改鈴聲。
加(減)檔,短按1下,加(減)一檔。距離感還需適應,我騎中經常盲按不準。長按加(減)檔,開/關車燈。
車燈有3個,前面一個白燈,靠近坐墊有個紅燈。
另外一個紅燈,只有剎車的時候才亮起。
電動轉把,切換純電模式用的。
最後,談談其他感受。小米自行車車重18kg,單手隨便拎。鋁合金框架,整體感很強,沒有什麼要我裝的。車長約1米5,高約1米,不可摺疊,小車後備可能就比較困難了。它表面做的烤漆,質量很好,不畏懼普通刮擦。
內置5.2Ah鋰電池,顯然藏在大梁裡面,是不好偷了。但是整車小巧迷人,以現在的環境一定被無數雙眼睛惦記著,即使臨時出去代個步,也要準備個鏈條鎖。
小米自行車也屬於米家智能產品,可通過"米家"app,連接到手機,無非就是看看騎行數據啥的,做個運動匯總。最後附上具體參數,還有什麼不懂的留言我。
結束語:自動收到小米電助力自行車,我就騎著它不停地在我們村兒遊蕩。每當聽到有人說:"你小子又換車了?",我都會笑著點點頭,得意洋洋,頭也不回地疾馳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