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民被騙123000元!平度民警提醒:要交保證金的借貸APP都是騙人的

2020-08-28 愛平度

不知道從何時開始

手機上的APP不似原來那麼單純了

而且還有一種愈演愈烈的感覺

美圖秀秀不只是美顏工具

想借錢?可以有!

滴滴不只是叫車工具

想借錢?可以有!

京東不只是購物工具

想借錢?也可以有!

更別說支付寶、微信

這些大家習以為常的「借錢工具」了


想創業苦於沒有資金支持,做生意資金周轉不靈,或者遇到其他特殊狀況急需用錢,卻奈何囊中羞澀,借貸APP確實提供了不少便利。更多公司、企業也把業務延伸到借貸領域,開發了一款又一款借貸APP。這些APP手續簡單、費率低、放款快,被社會大眾廣為接受。騙子同樣與時俱進,盯上了借貸領域。平度市民馬先生就遭遇了這樣的借貸詐騙……

8月17日上午10時許,馬先生刷抖音時看見某貸款軟體的廣告,隨即按照提示下載了APP,安裝後按照要求操作,輸入姓名、手機號、身份證號、地址、銀行卡號信息,填寫完成後顯示可貸款額度是45000元,馬先生確認貸款。11時左右,軟體顯示貸款可提現了,馬先生點擊提取卻提不出來,核對信息發現反覆確認的銀行卡號居然錯了一位。他沒有多想,根據提示繼續下載了一款名為「米聊」的APP,並加客服2439046383為好友進行諮詢。馬先生不知道的是,此時他正一步一步走入騙子設下的圈套中。客服聲稱因為填錯信息貸款已被凍結,需要提交18000元的保證金做認證,認證後會把18000元保證金和45000元貸款一併轉入馬先生的銀行帳戶中。收到轉帳後,騙子沒有就此收手,開始變本加厲,以超時付款、程序錯誤、金額錯誤的理由要求馬先生分別轉帳20000、40000、45000元。在對方要求他繼續轉帳80000元時,他這才如夢初醒,損失人民幣共計123000元。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和智慧型手機的普及,騙子的套路也層出不窮,迎合著新事物的發展,設下了一個又一個陷阱。平度警方提醒廣大市民朋友,要交保證金的借貸APP都是騙人的!正規的貸款公司都不會收取保證金,驗證金,保險金等費用,也不會通過私人社交帳戶進行貸款溝通。您一定要擦亮雙眼,提高警惕,不要上當受騙。如果出現受騙情況,第一時間進行報警處理,儘量減少您的資金損失。

◆來源:平安平度

◆編輯:譚雅萍

相關焦點

  • 南陽民警提醒您:這些都是陷阱!
    在即將到來的「雙12」之際,市反詐中心民警提醒:要選擇正規的網購平臺,網購後接到陌生電話要保持警惕,不可輕易將個人信息提供給陌生人,不要隨意點擊陌生人發送的連結,網絡陷阱無處不在,捂牢自己的錢包。民警提醒:騙子散播虛假信息稱可免費領東西,都是「釣魚」行為,千萬不能因為一點小利而被蒙蔽雙眼。
  • 剛工作沒幾年,浙江一90後女老師被騙55萬元!民警一問,還有​90多萬元也沒了!​
    1月17日晚11點多,小晨來到杭州拱墅區祥符派出所報案說,自己在App上辦貸款可能被騙了,有55萬元。民警了解基本情況,斷定小晨碰到了典型的網絡貸款詐騙。沒想到,18日上午10點多,小晨在同事陪同下又來了派出所。她看起來和前一晚一樣平靜,不急不躁,有條有理地配合民警詢問。但這次她說,自己之前在某平臺投資理財,現在懷疑也被騙了,有90萬元!
  • 女子誤信陌生連結被騙8000元  民警提醒:陌生連結切勿亂點
    9月7日下午,市民王女士突然接到一名陌生男子添加微信好友的請求,添加聊天后,陌生男子自稱是某博彩公司員工隨後,男子向王女士發送了一個連結,點擊連結後,王女士根據提示在網站內充值轉帳5000元。註冊後,網站上面帳戶顯示有餘額,也可以進行下注,但王女士發現,無論輸贏都無法提現,詢問陌生男子,該男子卻說是因為王女士的帳戶異常,讓她明天再行操作。
  • 貸款沒到手反被騙一萬多 哈爾濱市公安局反詐民警提醒:貸款到正規金融機構申請
    花唄額度已達上限,刷爆的信用卡要還,房貸車貸也來催款,但你卻口袋空空,如果此時有人稱可以輕鬆貸款,解你燃眉之急,你會動心嗎?  小王想反正到時候3000元會一起返還,於是又交了3000元的保險費。可這仍未結束,客服以小王提供的帳戶流水不夠,款項無法進帳,又以需刷流水才能進帳為由,讓他繼續轉帳。
  • 剛工作沒幾年,杭州90後女老師被騙55萬!民警一問,還有​90多萬也沒了!​
    1月17日晚11點多,小晨來到拱墅區祥符派出所報案說,自己在App上辦貸款可能被騙了,有55萬。民警了解基本情況,斷定小晨碰到了典型的網絡貸款詐騙。沒想到,18日上午10點多,小晨在同事陪同下又來了派出所。她看起來和前一晚一樣平靜,不急不躁,有條有理地配合民警詢問。但這次她說,自己之前在某平臺投資理財,現在懷疑也被騙了,有90萬!
  • 考生花錢買答案後收到加密郵件 需交千元保證金
    賣家索千元才能解密律師稱買賣雙方都違法  市民胡先生從尚德機構報名在線課程並參加成人自考考試。就在考試前幾天他收到一條稱可以提供試題卷和答案的簡訊,並留下一個QQ號碼。胡先生花了200元買了一科考試的答案。誰知交錢後對方又提出要收1000元「風險保證金」。
  • 假冒借貸APP電信詐騙現高發態勢 90後成被騙主體佔比達45%
    《報告》指出,假冒借貸APP騙局是2019年高發的電信詐騙手段,詐騙團夥通過假冒知名借貸類APP,以簡訊、網頁廣告等形式廣撒網,通過放貸前收取工本費、解凍費、保證金、擔保金等費用名目詐騙用戶錢財。其中被騙1次的受害者達76.4%、被騙兩次的受害者16.9%、被騙3次受害者比例達4.1%、被騙3次以上的受害者比例達2.6%。  從被詐騙金額上來看,5000元以下的佔大多數,比例達63.8%;被詐騙5000元-10000元、10000元-20000元、20000元-50000元、50000元以上的佔比分別是18.8%、10.1%、4.8%、2.6%。
  • 泉州一女子網貸2.5萬還沒到手,反而被騙7萬多!
    如果相信,你有可能像南安市英都鎮的洪女士那樣,掉入了騙子的網絡貸款陷阱裡......7月13日22時許,洪女士向南安市公安局英都派出所報警稱:自己在網上貸款時被騙了7萬多元。民警了解到,洪女士在當地經營了一家小店,7月12日接到了一通陌生電話,對方聲稱是某貸款平臺「代辦員」,平臺貸款秒到帳,並詢問她是否有貸款需求。正好需要資金周轉的洪女士,加了「代辦員」QQ,按照「代辦員」提供的二維碼,下載了所謂的借貸平臺APP,並在上面填寫資料「申請貸款」。
  • 警方發布:過去一周高發的APP投資貸款詐騙騙局
    2、2020年9月19日8時,李某報警稱在網絡平臺「正大財富」投資時被騙59750元。以上2起案例,是不法分子利用網絡推銷,許諾高額回報作為誘餌,引導投資者「上鉤」。此案件中,不法分子利用「凍結」來謊稱繳納保證金的方式騙取張某錢財,等張某轉完帳不法分子就「瀟灑走人」。「網上炒股」騙局【案 例】9月17日19時許,尤某在京東路家中被網上炒股為由詐騙了360000元。
  • 石家莊一女子被騙2000元
    警方提醒求職者,凡是讓交保證金、押金的工作都要格外謹慎,凡是輕鬆好賺錢的工作都不是餡餅,是陷阱。聽到要先交錢,王女士有點猶豫,楊佳妮很「體貼」地告訴她,保證金有好幾檔,這個230元是最低檔,就是因為她是寶媽,公司格外照顧學生和寶媽,象徵性地收一點,目的就是保證入職接單,只要入職後做過一單,馬上就會返還的。王女士心動了,楊佳妮就給她發了一個二維碼,讓她用微博掃碼進群,群裡就三個人,王女士、楊佳妮和一個培訓講師,王女士以群發紅包的形式交了230元。
  • 網上代辦教師資格證 石家莊一市民被騙萬餘元
    輕信網上「可代辦教師資格證」的信息,石家莊一名市民被騙1.3萬元。在「亮劍2020」打擊整治專項行動中,石家莊市公安局長安分局長徵街刑警中隊破獲了這起以代辦教師資格證實施詐騙的案件,抓獲犯罪嫌疑人2名。
  • 都是騙人的!微信緊急提醒!已有上萬帳號被處罰
    部分被處理「微信帳號」示例↓↓微信團隊提醒大家——中小企業、個體商戶如果面臨資金困境、需要借貸,切記要通過銀行等國家正規金融機構申請貸款,降低貸款風險。此外,銀行和正規貸款公司都不會要求借款人預先支付手續費等各類費用,任何要求事先支付資金的都是騙子,切勿上當。刷單是違法違規行為,如有需要請從正規渠道尋找兼職。不要輕信他人,不要貪心僥倖,一般高收入、要交保證金、手續費的兼職大多都是騙人的。
  • 男子微信錯轉8000元 網上諮詢「客服」又被騙1萬8
    最近,江蘇無錫市民方先生選擇到網上搜索客服,不僅錢沒追回來,還被騙3萬多元。江蘇省反通訊網絡詐騙中心(以下簡稱「省反詐騙中心」)提醒廣大市民,找客服一定要通過官方渠道,網上搜出來的別輕信。  今年7月23日,無錫市錫山區的方先生在微信轉帳時,因填錯收款人,導致近8000元轉錯了人。方先生和對方聯繫無果後,便想到通過微信客服來追討錢款。
  • 為了拿回2萬多元借貸押金 女子被貸款中介公司員工騙了130多萬元
    為了要回2萬多元的借貸押金,南京的李女士在近一年的時間裡被貸款中介公司員工以各種理由騙走130多萬元。接到報案後,南京秦淮警方迅速展開偵查,於近日將嫌疑人洪某抓獲,發現他用類似手法還騙了不止一個人。李女士被騙後到五老村派出所報案為拿回借貸押金被騙100多萬元8月5日下午,市民李女士走進南京市公安局秦淮分局五老村派出所報警,稱自己貸款被騙了136萬餘元,需要民警處理。
  • 科目二沒考過卻想開車回老家 小夥買駕照被騙3000元
    春運開始後,不少忙了一年的市民歸心似箭,騙子也趕在這個時候給自己攢點「壓歲錢」。昨日,記者從警方了解到,目前,我市暫未接報往年春運期間多發的票務詐騙警情,不過,有兩名市民還是掉進了騙子的陷阱——一個人想開車回老家,買駕照被騙;另一個人回老家想騎摩託車,增加駕駛資格也被騙。
  • 警方提醒:下載這款「知名」APP後,多人被騙!
    對方稱,李女士需要通過銀行轉帳5000元就能立馬解凍帳戶,並稱解凍後費用將全數退還。同時,客服「友善」提示,雖帳戶被凍結,但借貸合同已經生效,到期後該還的錢一分不能少。這讓李女士覺得,除了解凍,沒有別的出路。不斷加碼的解凍費為了能夠成功貸到款,李女士隨後向對方提供的銀行帳戶轉帳5000元。
  • 貸款詐騙警情高發 泉州市反詐騙中心提醒:放貸前先收費都是騙局
    昨日,泉州市反詐騙中心提醒,如果資金短缺,要通過正規渠道、平臺貸款,此外,放款前不管以何種理由先收費的都是騙子。借貸未成功多人被騙錢  10月19日,市民閆女士收到微信好友驗證,對方自稱是有錢花的業務經理,可以提高其貸款額度。根據對方的要求,閆女士轉帳了7996元,過後,她發現被騙。
  • 360借條提醒:90後需警惕被騙,下載借貸APP還需小心
    360借條提醒所有用戶在申請網絡貸款時必須要選擇正規渠道,否則很可能會被不法分子欺騙。360數科集團聯合360安全衛士,為了避免更多詐騙案件,發布2019電信詐騙分析報告。報告中明顯看到1到9月份之後借貸APP詐騙的案例逐漸的增加,進入到10月份時,增長的數據達到223%,成為當前騙局的高峰期。
  • 市民網貸被騙6500元報警 騙子被民警說中籍貫嚇得還錢
    民警正在為當事人做筆錄。(同安警方供圖)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房舒 通訊員郭小堅)「聽你的口音,應該就是福建人吧?」民警在語音中,一下聽出對方口音,準確的判斷讓騙子頓時心虛。民警堅持不懈地撥打語音,一連四通,雖然對方後面三通都沒接,但很快當事人的簡訊提醒就來了,被騙的6500元已原路返回。昨日,民警對當事人進行回訪,叮囑對方再遇到可疑信息或電話,切莫輕易匯款,可報警求助核實。  市民小鍾在網上被騙了6500元,起因是網絡貸款。小鍾說,年底了需要一些資金周轉,在網上查到可以貸款的信息後,就加了上面推薦客服的QQ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