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書店變成文化社交圈,BFC打造「閱外灘」書店

2020-12-22 澎湃新聞

把書店變成文化社交圈,BFC打造「閱外灘」書店

2020-07-07 10: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如果說風靡上海的網紅打卡地「BFC外灘楓徑」點亮了上海夜生活,引爆了「後疫情時代」市民的休閒消費熱潮,那麼「閱外灘」書店的開啟,將是BFC外灘金融中心(以下簡稱「BFC」)打造「城市國際會客廳」的又一傾力之作。

以「相YUE外灘」為主題,7月3日BFC「閱外灘」書店盛大啟幕,開業當周連續9場主題活動,不僅有知名作家趙麗宏的主題分享會,還有來自荷蘭的米菲主題親子互動,以及各類新書籤售、創意手作、藝文沙龍。以「文化+社交」聚合場為定位的「閱外灘」書店將成為外灘乃至上海的另一張文化名片。

全品類,慢生活,書店是BFC的溫度體現

「閱外灘」書店坐落在BFC北區文創裡B2層,主營的書目涵蓋職場、財經、藝術、人文、親子,此外,還規劃有文創零售區、親子兒童區、沙龍階梯區等閱讀空間。佔地約1000平方米的開放式空間裡,還擁有一個真草覆蓋的露天庭院,營選自然生態與人文交流和諧共生。

淡黃色的牆面、淺綠色的沙發、柔和的燈光,BFC「閱外灘」書店在滿足高端、時尚的休閒娛樂消費群體需求的同時,更加專注於如何讓消費者的生活節奏慢下來,藝文類讀物、設計攝影類書籍,經營管理類工具書和中外兒童讀本,近萬冊書籍的展陳與銷售,通過空間與體驗的打造,崇尚學習和持續進化生活理念一直貫穿於整個書店。

整個空間以明朗簡約的空間設計,配合沉浸式的閱讀體驗,一走進書店就讓人的心立刻沉靜下來,進入到「閱讀的世界」,於此同時,「閱外灘」將閱讀不局限於一個單一的封閉空間,而是充分利用商場的公共空間,將一片落地窗外的露天庭院打造成給閱讀者在此喝茶小憩、促膝而坐的生態棲息之地。

重社交,有溫度,「閱外灘」成為智識連接點

傳統書店的經營模式以成為歷史,而在文化空間的探索上,「閱外灘」書店不止於做信息的傳遞場所,在生活態度、價值追求、思想觀念的溝通上,希望通過豐富的講座、沙龍、藝術體驗及專業教育等社交環節切入,力求成為信息與智識的連接點,用人文的關懷,提升城市的溫度。

除了通過書籍與閱讀的交流,近20種文創潮玩產品也在「閱外灘」書店的主營類目當中,其中不僅有知名的故宮文創、豫園文創,還有知名獨立設計師設計的本來生活、原物三生等品牌入駐。「閱外灘」書店的負責人介紹,「閱外灘」之所以有溫度,並不是僅以網紅打卡吸引人氣,也不單純地引進爆款書籍和文創商品,更多地是專注於閱讀及體驗本身,通過文化社交,讓每一個光臨的顧客能與書、與人、與這個空間進行對話,感受到這家書店的溫度。」

「BFC外灘楓徑」已然將都市夜經濟提升到一種火熱的高度,並重啟了外灘經濟體的熱鬧與繁華,然而「閱外灘」書店的啟幕,在滿足讀者夜讀需求的同時,更是在後疫情期間有一種文化傳播的堅定與發聲。

一邊是火爆的周末夜市,另一邊是寧靜的閱讀歸心,這種動與靜的結合,是BFC繼文創裡的文化產業鋪陳上,做了更多維度的嘗試。於此同時,在提升城市文化經濟活力的進程中,BFC通過「閱外灘」書店,在這個城市注入了更加持久且溫暖的文化帶動體。

圖文 / BFC 範煜昊

原標題:《把書店變成文化社交圈,BFC打造「閱外灘」書店》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BFC閱外灘書店限時快閃 創造文化藝術新可能
    「讓愛有跡可循」主題快閃限時開啟  打造集多重感官享受為一體的新體驗  閱外灘書店位於BFC外灘金融中心,不僅有種類多樣的藝術設計、人文社科、親子教育等主題書籍,同時會定期舉辦形式豐富的沙龍活動,從而在快節奏的生活裡,為每個人營造一份「慢閱讀」的體驗。
  • 寸土寸金的上海外灘開了一家書店,「閱外灘」書店開幕
    7月3日,由BFC外灘金融打造的「閱外灘」書店開幕。 「閱外灘」書店 以「相YUE外灘」為主題,「閱外灘」書店開業當周連續9場主題活動,不僅有知名作家趙麗宏的主題分享會,還有來自荷蘭的米菲主題親子互動
  • 「閱外灘」書店7月3日亮相外灘BFC文創裡 門店約1000㎡
    7月3日,BFC傾力打造文化社交聚合場「閱外灘」書店正式開啟試營業。   據悉,「閱外灘」書店位於BFC文創裡的B2層,整個空間以明朗簡約的空間設計,配合沉浸式的閱讀體驗,門店面積約1000平米,主營的書目涵蓋職場、財經、藝術、人文、親子。
  • BFC閱外灘書店限時快閃 讓愛有跡可循
    12月12日,BFC閱外灘書店限時呈現「讓愛有跡可循」藝術主題快閃,帶來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的多重感官體驗,共同詮釋「愛」的不同藝術表達形式。當天,西文書法藝術家Jeii以閱外灘的玻璃作「紙」,以披頭四樂隊經典歌曲《I want to hold your hand》的歌詞作「圖」,繪製出一個個互相連結的愛心。每顆愛心都對應著書店裡各個休憩的位置,當客人坐下閱讀,就仿佛被愛環繞。
  • 上海外灘又多了一個網紅打卡點 「閱外灘」書店揭開面紗
    上海外灘又多了一個網紅新地標。7月3日,BFC「閱外灘」書店揭開面紗,有望打造成為一張城市文化名片。開業當周,書店將連續9場主題活動,不僅有知名作家趙麗宏的主題分享會,還有來自荷蘭的米菲主題親子互動,以及各類新書籤售、創意手作、藝文沙龍。
  • 以藝術賦能書店 「讓愛有跡可循」限時快閃登陸BFC閱外灘書店
    自今年7月開業以來,坐落於BFC的閱外灘書店一直致力於將藝術融入日常生活,精選國內外各大藝術出版社的藝術書籍,涵蓋繪畫、攝影、雕塑、設計等多個領域,讓更多人能通過閱讀建立對藝術的興趣,打破知識的偏見,尋求跨越時空的共鳴。
  • 沙龍分享、黑膠音樂會、親子互動……閱外灘書店開啟限時快閃
    打造多重感官享受的新體驗12月12日,西文書法藝術家Jeii以閱外灘的玻璃作「紙」,以披頭四樂隊經典歌曲《I want to hold your hand》的歌詞作「圖」,繪製出一個個互相連結的愛心。每顆愛心都對應著書店裡各個休憩的位置,當客人坐下閱讀,就仿佛被愛環繞。
  • 24小時書店、「最美書店」越來越多,實體書店的機會來了嗎?
    原標題:數量不降反增,實體書店還有機會嗎?24小時書店、「最美書店」……這些年,人們記憶中的書店不斷展示出新的面貌,人們的生活也逐漸變得更加有文化味兒。資料圖:8月19日,市民在北京西單的網紅書店「鍾書閣」拍照打卡。
  • 臺北閱樂書店|角落中的一場沙龍文化
    閱樂書店除了蘊含著閱讀文化,更推出一系列以書、作者、編輯、出版社、音樂家、演奏為主題的系列活動與展覽。有別於其他市場上的傳統書店與音樂空間,「閱樂書店」更強調實境演出與人文交流,價值碰撞出的感動火花。這是閱樂書店店長珊珊語重心長的一席話,身為資深媒體人的她,運用她過去在媒體的經驗,加上總顧問張鐵志深厚的文化內涵,共同打造兼具文化深度又擁有思想價值的專題講座,主題上分成四大主題,包括「日治時代的臺灣文化
  • 書香溫暖校園 淮南師範學院打造校園新地標「閱+共享書店」
    足不出校園,便能在文藝範兒十足、書韻飄香的書店裡品讀一本好書,和好友來一場思想火花的碰撞。這,曾經是很多師院學子的夢想,而現在已經成為現實。新學期伊始,由淮南師範學院和淮南新華書店有限公司聯合打造的「閱+共享書店--淮南師範學院店」正式對全校師生開放。
  • 2020年過去一半,上海出現了哪些書店新風景?
    澎湃新聞記者還發現,在過去的大半年裡,上海的書店風景也有十分喜人的呈現:不僅有百新書局、經世書局、上外書店「煥然一新」,還新開了大夏書店·麗寶店、金橋「城市不眠」書店、「閱外灘」書店等多家各具特色的書店。世紀朵雲旗下第5家門店——朵雲書院·戲劇店也將於今年開業。
  • 延伸文化育人陣地 打造美麗書香校園 閱+共享書店
    ——閱+共享書店--淮南師範學院店正式對師生開放。2019年7月《教育部辦公廳關於進一步支持高校校園實體書店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校園實體書店是高校重要的文化設施和文明載體,在傳播先進文化、推動全民閱讀、建設書香校園、促進學生全面成長成才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 心中的樂園-閱潮書店
    ,以至於每去到一個城市都會習慣性的去尋找當地的書店,好像置身書店就會減少幾分異鄉人的陌生感。一直認為,書店是一個文化和藝術的綜合體,不僅能給讀者帶來文化的薰陶,還為讀者提供無以言說的美和藝術的享受。一千個書店就有一千種風情,閱潮書店對於我,就是其中最暖情的一個。珠海華發商都的閱•潮書店,面積1798㎡,是珠海首家新型複合式書店,以書為載體,融咖啡、國內外設計師創意作品、藝術品、文化活動等為一體的大眾文化藝術生活互動式體驗空間。
  • 山東首家作家書店「想書坊」概念書店 打造城市文化地標
    「想書坊」概念書店為山東首家作家書店,作為「濟南首個由作家牽頭、文化精英共同參與」的書店項目,旨在為泉城打造一處綜合型閱讀場所,在提供基本閱讀服務的基礎上,以更豐富的文化交流
  • 校企合作打造文化育人新地標 新華書店落戶淮南師範學院
    剛剛開學第一天,正在「閱+共享書店——新華書店」看書學習的18級新聞學專業學生劉明興奮地說道。雖然還未正式營業,但書店裡已經迎來了不少選書和自習的在校學生。滿足師生多層次、多樣化的閱讀需求,與淮南新華書店有限公司攜手,共同打造美好校園文化新地標,推動書香校園建設,量身訂製、精心打造校園「閱+共享書店——新華書店」,不斷豐富廣大師生課餘文化休閒生活,提高學生的文化底蘊和文化素養,延伸文化育人陣地。
  • 湖北再添兩家高校書店倍閱書店跨界合作「+影院」_要聞_中國新聞...
    「這家書店不僅有安靜的書香氛圍,也有類似於咖啡廳的舒適,讓我有學習的欲望,還能緩解緊張情緒。」10月9日上午,在湖北經濟學院倍閱·書香語林店閱讀的大三學生汪慧龍表示。據湖北長江出版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陳義國介紹,這是湖北省屬首家本科院校倍閱校園書店。書店總面積650平方米,擁有圖書1萬餘種、3萬餘冊,提供「圖書+咖啡+文創+沙龍+實踐」等多功能服務。
  • 湖北新華校園書店「文化迎新」
    9月14日晚,位於華中農業大學內的倍閱·獅子山校園書店坐滿了師生。該校教授蔡鵬以《與草木為友,與土壤相親》為題,鼓勵2020級新生「做中國的研究,做世界的科學家」。像這樣的講座,9月11日至14日,華中農業大學共舉辦了12場,其中有4場在倍閱·獅子山店開展。青年學者在書店與新生面對面,聊科學、談藝術、話成長。
  • 探訪西安24小時書店閱西安城市書房(下)
    也就是說,目前書店深夜的花銷可能要遠超收入,這個問題如何解決?閱西安城市書房總經理申毅直言,西安作為一座文化古城,需要一個鮮明的文化載體,「事實上,在書店熬夜讀書的客人很少,絕大部分客人會在午夜之前離開。但『24小時』概念的確立,意味著客人可以隨意選擇閱讀時間,無需擔心中途被打斷,還能為習慣半夜工作的西安市民提供環境優雅、服務周到的場地。目前,我們考慮24小時書店的社會效益更多一些。
  • 數量不降反增,實體書店還有機會嗎?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2月11日電(記者 上官雲)24小時書店、「最美書店」……這些年,人們記憶中的書店不斷展示出新的面貌,人們的生活也逐漸變得更加有文化味兒。  書店經常被視作城市的文化地標之一。近來,不斷有新的實體書店開業,光明日報報導稱,截至11月,北京市實體書店數量1910家,比去年增加611家。
  • 西安又一個文青打卡聖地 閱西安24小時書店你來了嗎?
    ↓閱西安城市書房7月17日,是閱西安城市書房開門營業的第三天,這是西安市第一家24小時營業書店,由曲江新區和新華書店聯合打造,位於曲江創客大街貨櫃音樂街區。與傳統書店相比,閱西安城市書房不僅僅是一個買書的好地方。在這裡,讀者不僅能讀到文學、社科、經管、設計等圖書,累了困了,還能聽聽音樂、喝杯咖啡,或者去文創手作區溜達,欣賞精美的手工藝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