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碩考研刑法與法考刑法,觀點差異總結

2020-12-14 騰訊網

加過法考或司考的小可愛們在備戰法碩時,對於刑法上的一些觀點可能有些迷茫,在複習中一定要注意區分。以下內容是摘自網絡,僅供參考,以最新的觀點為準。

■差異1:共同犯罪的成立條件不同

法碩中兩人都必須達到法定年齡、有責任能力,共同實施了犯罪行為才成立共同犯罪。

法考中不要求兩人都達到法定年齡、有責任能力,只要共同實施了客觀上的違法行為就成立共同犯罪。

例如:16歲的甲為15歲的乙盜竊望風,法碩認為由於乙未到達盜竊罪的責任年齡,甲、乙不成立共犯;法考認為兩人成立共犯,只不過主犯乙未到年齡,無罪;幫助犯、從犯甲則成立盜竊罪,甲要對乙盜竊的結果負責。

■差異2:共同犯罪中

法碩採取「共犯獨立性」說,即教唆犯、幫助犯可以獨立存在,不要求實行犯實施犯罪。

法考採取「共犯從屬性」說,即教唆犯、幫助犯成立的前提是實行犯實施了犯罪行為,如果實行犯未實施犯罪,教唆、幫助行為不成立犯罪。

例如:甲教唆乙殺人,乙並未殺人,按法碩觀點,甲成立故意殺人罪的教唆未遂,但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法考中由於乙沒有實施殺人行為,甲也不成立犯罪,甲、乙均無罪。

■差異3:如果教唆他人犯罪,他人卻早有犯該罪的故意

法碩中教唆者應按所教唆的犯罪的未遂論。

法考中教唆者應按心理的幫助犯論處。

例如:甲教唆乙殺死丙,乙早有殺丙故意,從而殺死丙,法碩中甲成立故意殺人罪的教唆未遂,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法考中甲成立故意殺人罪的心理幫助犯。

■差異4:犯罪既遂的認定標準不同

法碩採取「構成要件齊備說」即當行為人完整實現刑法分則所規定的全部構成要件時為既遂,並根據犯罪構成的既遂形態將犯罪分為:行為犯、危險犯、結果犯。

法考大致採取「結果說」即當出現行為人希望放任、行為性質所決定的法定構成要件實害結果為犯罪既遂;

■差異5:關於危險犯

法碩中的危險犯是就犯罪的既遂標準而言的,當行為產生了造成危害結果的現實危險時為既遂的犯罪。

法考中的危險犯是就犯罪的成立條件而言的,當行為造成了法益的現實危險狀態時成立這種犯罪,但當造成了實害結果時,才是既遂。

例如:甲已經破壞了鐵路軌道,但幸好被巡道工人發現未造成翻車事故,法碩中由於甲的行為已引起火車傾覆、毀壞的危險,成立破壞交通設施罪既遂;法考中甲的行為尚未造成「車毀人亡」的實害結果,不是既遂,成立破壞交通設施罪未遂。

■差異6:有無因果關係的判斷

法碩判斷有無因果關係採用「條件說+禁止溯及理論」。即在法碩中,當出現介入因素時,如果按條件說判斷,行為和結果有條件關係,一般有因果關係。如果介入因素過於異常,且介入因素獨立導致了結果發生,前行為與結果沒有因果關係。

法考判斷有無因果關係採用「條件說+相當因果關係(客觀歸責理論)」。

例如:甲為索取債務,將鄒某關押在一居民樓裡,鄒某在逃跑時不慎摔死。法考中,因為甲僅關押鄒某本身不足以引起死亡的危險,鄒某在逃跑中自己不慎摔死,應自我負責,死亡與甲的非法拘禁行為無因果關係;法碩中,如果甲不關押鄒某,鄒某便不會在逃跑中摔死,甲的行為與鄒某死亡存在條件關係,因此有因果關係。

■差異7:關於事實認識錯誤

法碩中的事實認識錯誤包括手段錯誤(工具錯誤).

法考中的事實認識錯誤不研究手段錯誤,認為這種情況是未遂犯和不能犯區分的問題。

例如:甲誤用假槍當真槍殺人,法碩中這是手段錯誤,甲成立犯罪未遂;法考中,甲是不可罰的不能犯,無罪。

■差異8:成立盜竊等財產犯罪的故意

法碩中認為成立盜竊等財產犯罪的故意,行為人無須認識到犯罪的數額,因為犯罪數額只是客觀處罰條件,超出了故意的認識範圍。

法考中認為成立財產犯罪的故意,行為人須認識到盜竊的財物數額較大,如果誤認為是價值微小財物但實為數額較大財物實施盜竊,無盜竊的故意,不成立犯罪。

■差異9:關於成立身份犯罪的故意

法碩中認為成立身份犯罪的故意,不需要行為人認識到主體的特殊身份,原因是身份是行為人實施特定犯罪的前提,不是行為人本身需要認識的內容。如成立受賄罪,不要求行為人認識到自己是國家工作人員。

法考中認為成立犯罪故意,行為人須認識到主體的特殊身份,原因是身份是客觀構成要素,如成立貪汙罪,要求行為人認識到自己是國家工作人員。

■差異10:盜竊秘密性必要與否?

法碩中採取盜竊秘密性必要說,但認為無論被害人實際是否發覺,只要行為人自以為被害人沒有發覺而取走財物就是「秘密」竊取,成立盜竊。

法考中傾向於盜竊不要求秘密性,公開地以和平方式取走財物也是盜竊,但目前司考中多採取折衷考法。

例如:甲非法入戶後,在戶內老婦人哀求之下,仍然取走被害人放在桌上的項鍊。法碩中,由於甲並非秘密竊取,而是明知被害人知情當面取走財物,不是盜竊,成立搶奪罪;法考中,甲的行為是以和平方式公開盜竊,成立盜竊罪。

■差異11:放火、爆炸等罪與故意殺人罪的關係

法碩中認為這種情形已危及公共安全,應以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論處,不認定為故意殺人罪。

法考中認為以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的方法殺害特定人同時危及公共安全,成立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與故意殺人罪的想像競合,擇一重罪,以故意殺人罪論處。

■差異12:甲以為乙的包中是美金而盜竊實際是槍枝,事後持有槍枝

法碩中這種情況屬於牽連犯,盜竊是原因行為,持有槍枝是結果行為,擇一重罪處罰。

法考中應以盜竊罪與非法持有槍枝罪,實行數罪併罰。

■差異13:關於不滿18周歲的人是否構成累犯

法碩認為不滿18周歲的人雖不構成累犯,但可構成毒品再犯(2015非法學基礎課單選第7題)。

法考認為不滿18周歲的人不構成累犯,根據當然解釋(舉重以明輕),累犯的法律後果重於毒品再犯,不滿18周歲的人也不構成毒品再犯。

■差異14:

法碩中所有權人從合法佔有人處騙回自己財物,不成立詐騙罪,因為法碩中財產犯罪的客體是財產所有權。

法考中財產犯罪的法益包括人對財物的佔有,所有權人從合法佔有人處騙回自己財物,可成立詐騙罪。

例如:甲的汽車因違章被交警扣押,甲偽造提車憑證從交警大隊騙出該車。法碩中認為甲的行為沒有侵犯該車所有權,不構成詐騙罪,偽造提車憑證可構成偽造國家機關公文、證件罪;法考中,認為甲除了構成偽造國家機關公文、證件罪,另外侵犯了交警對該車的合法佔有,成立詐騙罪,屬於手段與目的的牽連犯,從一重罪論處。

■差異15:

法碩中行為人不知是假毒品,誤以為真毒品進行販賣的,成立販賣毒品罪未遂(對象不能犯未遂)。

法考中,這種情況屬於不可罰的不能犯,無罪。

例如:甲將一袋頭疼粉冒充海洛因欺騙乙,讓乙出賣「海洛因」,乙在販賣中被抓獲,乙不知真相。法碩中,甲成立詐騙罪(未遂)的間接正犯,乙成立販賣毒品罪未遂,法考中,甲成立詐騙罪(未遂)的間接正犯,而乙無罪。

■差異16:緊急避險的限度條件不同

法碩中成立緊急避險,避險行為造成他人合法權益的損害必須小於所避免的權益損害,不能等於,否則屬於避險過當。

法考中成立緊急避險,避險行為造成他人合法權益的損害可以小於或等於所避免的權益損害。

■差異17:尋釁滋事罪、聚眾鬥毆罪的主觀動機

法碩中成立尋釁滋事罪、聚眾鬥毆罪,要求行為人主觀上有尋求精神刺激、發洩情緒、炫耀武力、稱王稱霸等流氓動機。

法考中成立尋釁滋事罪、聚眾鬥毆罪,不要求上述流氓動機。

考點18:因果關係認識錯誤的具體情況不同

法碩中當犯罪行為沒有實際造成預定的結果,但行為人誤以為造成了該結果,屬於因果關係認識錯誤的一種(參見2012年(法學)基礎課多選第23題)。

法考中這種情況不屬於因果關係錯誤,只是未遂犯研究的問題。

例如:甲欲殺乙,便持棒將乙擊昏,以為乙已經死亡而離去,後乙遇救未死。在法碩中屬於因果關係認識錯誤,這種情況不影響甲構成故意殺人罪,但屬於未遂。

考點19:刑事責任理論的考查不同

法碩中該部分內容是重要考點,在歷年考題中出現過選擇題和主觀題。

法考中基本不會考查刑事責任的相關理論問題。

■差異20:教唆不滿14周歲的人犯罪

法碩中教唆不滿14周歲的人犯罪,雙方不成立共犯,教唆者按間接正犯論處,不適用「教唆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從重處罰「的規定」。

法考中教唆不滿14周歲的人犯罪,雙方可成立共犯,可適用「教唆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從重處罰」的規定。

■差異21:甲教唆乙盜竊,乙在預備階段中止,甲如何處理?

法碩中,教唆犯甲按照教唆本身未遂論處,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法考中,實行犯乙成立犯罪預備,教唆犯甲也是犯罪預備。

■差異22

法考中引入了德日刑法中未必故意、概括故意、擇一故意的分類,已考過2次擇一故意的典型案例;

法碩刑法不考這一分類,仍圍繞直接故意、間接故意來命題,如通說認為直接故意中才存在犯罪目的、動機,間接故意中則無,直接故意才有預備、未遂等停止形態,間接故意則無。

■差異23

法碩中的部分轉化犯與法考中的部分法律擬制重合,如非法拘禁使用暴力致人傷殘、死亡以故意傷害罪、故意殺人罪論處,聚眾鬥毆致人傷殘、死亡以故意傷害罪、故意殺人罪論處,攜帶兇器搶奪以搶劫罪論處。

相關焦點

  • 知點一對一:法考法碩兩手抓?法考後如何衝刺法碩
    ,那麼法考後該如何衝刺法碩呢? 法考後不論結果如何都要放下,不要參與到網上的討論,快速的轉換戰場。法碩和法考還是存在著很大差異的,法碩科目並沒有法考那麼多,重在記憶,還需要注重英語和政治的複習。 專業課上,法考比法碩難,一般通過法考的考生專業課不會有特別大的問題,有法考的基礎,專業課就不用再花大量的時間去聽課了,也沒有時間再去聽了,專業基礎課也就是刑法和民法,可以直接開始上手背誦和真題。
  • 考研乾貨:法碩刑法常見的重點問題匯總
    法碩刑法部分中有一些重難點的疑問,是需要重點進行複習和掌握的。具體的這些問題是什麼?這裡為考生整理了詳細的內容,供大家參考!一、交通肇事後隱藏、遺棄被害人的處理問:交通肇事後,為逃避法律追究,將被害人帶離事故現場後隱藏、遺棄,致使被害人無法得到救治而死亡或者嚴重殘疾的,是轉化犯還是數罪併罰?
  • 法考2020年客觀題背誦書單推薦——刑法
    今年徐老師的書有204頁,1-189頁是三十二個專題的知識點總結,190-200頁是多種觀點考點和真題梳理,201-204也是法律擬制和注意規定的總結。對於第二、三部分,想把刑法學好,是可以好好研讀的,第二部分的觀點展示考點對主觀題也有幫助,不過對於複習客觀題來說,去看的必要性不大,因為對於分數的提升不會很多。
  • 【即將發貨】《2021年法律碩士聯考刑法分則深度解讀》|文運法碩
    目前法碩刑法的題目,無論是選擇題、簡答題、法條分析題、案例分析題都大量考查刑法分則的內容。部分選擇題為何很難,核心的還是刑法分則存在易混罪名。在司法實踐當中,也存在著相似的行為存在截然不同結論的案例。刑法分則知識量大,學習難度也大,而只有學好刑法分則才能才能讓刑法總則的學習價值得到充分體現。二、 法律碩士刑法分則的學習為什麼難?
  • 2021法碩每日一題 刑法法條分析題
    絕密★啟用前2021法碩每日一題   刑法法條分析題(2021卷)距離考試僅有101天
  • 法學考研詳細介紹,複習計劃【法碩學碩對比、和法考的兼顧】
    如果閱讀真題都做完了,可以準備1—3門專業課,建議準備刑法/民法/法理學,因為這個跟法考有呼應,很多有重合。準備的方法:直接過書,然後摘錄筆記,就是把書上一些專業名詞和下面的關鍵句子摘抄出來。因為準備考研主要是為了熟悉概念,記憶主觀題(理解概念部分,法考可以搞定),所以聽法碩的課那些現階段沒必要,聽法考的課就好,主要是準備主觀題!
  • 【必看】2021年法律碩士刑法分則複習方法及技巧!
    300個左右,常考的罪名100-200個,很多考研考生在複習刑法分則的過程中,走了很多彎路,對根本不需要記憶的知識點卻耗費時間去強記,只有結合法碩的考試情況和趨勢,才能把握刑法分則複習重點。法律碩士刑法分總則和分則,總則是刑法法碩大綱的第一至十二章,分則是第十三章至二十一章。在法律碩士考研專業課當中,刑法佔75分,屬於和民法同等重要的學科。每年的法碩真題刑法分則部分一般都有一個簡答題,且該簡答題主要考查刑法的重要罪名或易混罪名的對比。
  • 2021年法律碩士刑法分則複習方法及技巧
    在法律碩士考研當中,刑法分則內容多,400多個罪名,要求法碩考生掌握的罪名在300個左右,常考的罪名100-200個,很多法碩考生在複習刑法分則的過程中,走了很多彎路,對根本不需要記憶的知識點卻耗費時間去強記,只有結合法碩的考試情況和趨勢,才能把握刑法分則複習重點。 法律碩士刑法分總則和分則,總則是刑法法碩大綱的第一至十二章,分則是第十三章至二十一章。
  • 21法碩考研|結合案例、法條教你法碩專業課複習的四種主要方式
    今天,文都敏行法碩的小編想就21法碩考研專業課的學習, 結合案例、法條簡單說一點。相信從你決定法碩考研的那天開始,你就已經看過了形形色色的關於法碩考研備考的複習方法、複習技巧,不知道哪些方法、技巧對你的法碩考研有沒有幫助。
  • 2022法碩考研《刑法學》如何備考?
    自2018年以來,法碩已經成為考研熱門專業。隨著報考人數的增加,題目難度也隨之增大。就刑法而言,不再是簡單背誦就能取得高分的科目。從試卷分值和命題方向特點來看,法碩考試命題有兩大特點: 1、題型以主觀題為王 總分75分的試卷,主觀題佔到45分,客觀題佔30分,而且都是選擇題部分,一般考的知識點為基礎概念。所以,法碩專業課想考好,想拿高分,首先基礎一定要紮實。俗話說,基礎不牢,地動山搖!
  • 來看下法碩刑法中牽連犯的總結
    來源於百家號/視覺中國法碩中刑法是一門比較難啃的科目,尤其是分則的中各種罪名的規定。因著法碩的刑法定罪遵循四要件,但是其中在定罪環節並非是那樣堅定,刑法定罪環節規定了持續犯、吸收犯、牽連犯等,對於牽連犯的規定,遵循從一重罪的規定。今天就總結一下法碩中的牽連犯的規定。
  • 2019年法律碩士刑法分則複習方法介紹!
    刑法分總則和分則,總則是教育部考試中心編寫的考試分析書籍的刑法第一至十二章,分則是第十三章至二十一章。在法律碩士考研專業課當中,刑法佔75分,屬於和民法同等重要的學科。在2018年考研之前,刑法分則部分一般都有一個簡答題,且該簡單題主要考查刑法的重要罪名或易混罪名的對比。
  • 法學考研:法碩考研專業課複習方法
    一、法律碩士專業課複習建議 法碩專業課包括法律基礎與法律綜合,其中法律基礎包含刑法、民法,法律綜合包括憲法、法制史與法理學。建議考生先進行學習法律基礎,因為這兩門需要理解應用,而法律綜合偏向於理論,以記憶為主。故建議大家先把法律基礎打好基礎,再複習法律綜合。
  • 法學考研:法碩考研專業課複習方法
    一、法律碩士專業課複習建議法碩專業課包括法律基礎與法律綜合,其中法律基礎包含刑法、民法,法律綜合包括憲法、法制史與法理學。建議考生先進行學習法律基礎,因為這兩門需要理解應用,而法律綜合偏向於理論,以記憶為主。故建議大家先把法律基礎打好基礎,再複習法律綜合。
  • 2021年法律碩士非法學考研簡易攻略:寫給對法碩考研一無所知的你
    今天我們在這裡主要就講一個話題,如何開始法碩非法學的備考工作。我們假定的前提是你已經決定報考2021年的法律碩士非法學考研,但不知如何下手,或者雖然你還沒有下定決定必考法碩,但打算先試試看備考的難度。對,如果你是這樣的人,那麼歡迎你繼續往下看。
  • 2021考研刑法學大綱變化解讀及複習建議
    2021考研刑法學考試大綱於教師節前夜和大家見面了,大綱公布以後問題來了,我們的刑法有了哪些變化呢?我們的刑法應當怎麼複習呢?一、2021年考試分析變化分析2021年法碩考試分析刑法學部分變化不大從往年的命題規律來看,考試分析新增內容是每年命題的重點內容,雖然這種規律在2020年的考試分析中沒有體現(2020年考試分析新增罪名盜伐林木罪、濫伐林木罪,法碩刑法學部分中基本沒有涉及。),但是作為複習2021考研的小夥伴們依然應當將考試分析變化的內容作為自己複習的中帶你。第二,與社會事實相結合的罪名考察概率比較大。從歷年法碩命題的規律來看,法碩的命題越來越貼近社會實踐。
  • 司法考試和法碩考研有什麼區別?
    司法考試和法碩研究生的知識互通嗎?過了司法考試再繼續考全日制研究生或者在職研究生一次通過取證的概率有多大?......為方便學生了解,今天為大家介紹司法考試(法考)和法碩的區別與聯繫。法學考研的考試範圍可謂精而深,除了個別異類變態學校全面考察之外,大部分學校都是只考幾門最主要的法學學科。
  • 20法碩考研人看過來,給你主觀題答題規律及技巧
    十一之後,20考研進入衝刺階段,部分同學反饋還沒找到最佳衝刺狀態,也有同學陷入焦慮迷茫中,不知如何繼續。今天,文都敏行法碩就給大家歸納下法碩專業課各種題型的答題技巧,希望能對法碩考研的同學有所幫助。如果喜歡,同學們可以關注【文都敏行法碩】官號哦~
  • 好評超多【法綜刑法+民法帶讀】回放課程-華政考研
    )法綜民法帶讀-7天搞定法綜民法學習【已開完,仍可入群聽回放錄音,價格50元/人】法綜刑法帶讀-10天搞定法綜刑法學習【已開完,仍可入群聽回放錄音,價格99元/人】法綜訴訟法帶讀-4天搞定法綜訴訟法學習法綜經濟法
  • 重大法碩!一名武警退伍邊防兵的考研經驗總結
    自己眯上眼睛,開始在心中默默梳理刑法總則框架,突然就有了一種奇妙的感覺(類似於《唐人街探案2》裡,劉昊然在大腦中模擬紐約地圖的感覺),大大小小的內容清晰而且歷歷在目,二十來分鐘時間,就可以把當時學過的總則內容捋了一遍。8、關於法碩與法考的取捨;法考?還是考研?亦或同時正面硬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