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有源頭活水來
鄭雙雙
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標題是《為有源頭活水來》。
人們總是喜歡放大教師的偉大,無私。將它喻為勞作到死絲方盡的春蠶,燃燒自己照亮他人的蠟燭。我說這是,也不是!教師首先僅僅是一個學習者,是一個永遠與學生一起學習共同成長的人。
教師要想收穫學生的進步與成長,就得不斷地充實自己,強大自己。吾生有涯,而知無涯。教師的職業特點決定了我們只有不斷地給自己「充電」,才能擁有源源不斷的「活水」,給自己和學生的雙重成長以堅實的保證,才有可能繼續談及教師的偉大與無私。
作為最後一位參賽選手,我並沒有什麼可以拿來壓軸,只想與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在平江三中的些許成長。
來到三中已有四五個年頭了,在這裡生根發芽,平江三中已然成了我幸福生活的強大保障,而我一切的成長變化皆源於大三中常流不斷的活水。
尚且清晰地記得,剛上講臺時,根本無法hold住個性鮮明的學生,教學思路不清,教學語言生硬,課堂生成全無,學生暴露的問題我也只能簡單粗暴地處理。我成了自己學生時代最不屑的那類老師,照本宣科!即使是公開課,組內老師也明顯感受到了我小心翼翼的教學話語,強烈感受到了我的不自信。
我的教學使學生和我都感到深深的疑惑:這些文言文,這些詩詞離我們這樣遙遠,為何我們還要如此大費周折學習呢?情緒低落時,我甚至還為我的學生抱不平,淚流滿面地寫下我對他們的愧疚,為何在最美好的年華遇到的是我這樣的庸師!
頹廢無濟於事,改變才是正道。後來,聽完組內老師的建議,我通讀了從小學到高中的全部語文教材,這對我了解學生的知識體系有很大幫助,課堂上我也能時不時地帶他們進行知識遷移。
此外,我還和周藝老師大量閱讀了關於語文的教育理論,有葉聖陶先生的「教,是為了不教」,有於漪老師的「教文育人」,有錢夢龍老師的「三主四式」,有竇桂梅老師的「理想課堂」,黃厚江老師的「五個現代化」……這些理論,使我能站在一定的高度看請語文,不至於教學本末倒置。
優秀書籍的力量毋庸置疑,身邊人的影響力也不容小覷。我調整自己的課時,瘋狂地聽課,大三中人才濟濟,各懷絕技:師傅的課,重在育人,重在課堂生成,重在課後言出必行,學生畏他敬他;妹妹老師的課,妙在對學情的了如指掌,妙在教學方式靈活多樣,妙在知識的深入淺出,學生疼她愛她;蘭天組長的課,美在教學語言優美如詩,美在教學設計別出心裁,美在潤物細無聲,學生服他學他。還有高級老師:方愛蘭老師,吳團清老師,周爭春老師他們一個個都寶刀未老,教學一絲不苟,深受學生愛戴。……將他們的課與名家理論結合起來,讓我茅塞頓開,教學原來還有這波操作哈!當然,照搬照抄是行不通的,把他們課堂上的精彩點子和我們班的實際情況聯繫起來,我也能時不時出摸出一些門道來。
孜孜不倦地鑽研教材,教法,學情,及時課後反思,堅持每天閱讀,漸漸的,我也開始有了我的教學風格。那天,賞析《望海潮》中的「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裡荷花」時。講析完關鍵詞後,讓學生想像校園桂花香陣陣撲鼻而來,想像來了長壽桂橋或自己去過的荷花池。然後,讓他們閉上眼睛,用散文化的語言描繪道:這點點滴滴的花朵,清香淡雅,充溢著時間的分分秒秒,這卷舒開合的花朵,冰清玉潔,牽動著每一寸目光的漣漪。置身此景,頓時心神肅靜,滌蕩塵世雜蕪,內心充滿了聖潔和寧靜。學生睜開眼睛,意猶未盡。
今天,我也能在課堂上看到學生沉醉於語文的幸福表情了。今天,我們也發現這些經典篇目原來與我們生活如此近。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要想給學生一杯水,你就得擁有永不枯竭的水源。這個水源就是學習與實踐。學習永無止境,成長不可估量!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請長按下方圖片
識別二維碼 關注小天下水
你若喜歡,為小天點個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