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日晚一天上學晚一年?教育部降入學年齡檻有地區為啥不買帳

2020-12-15 人民日報

說到小學入學截止年齡,常常會引起一些爭議。8月31日前出生且年滿6周歲在以前幾乎是小學入學要求中一項繞不過去的關卡。家住江西南昌的吳先生最近就有這樣的煩惱,他的孩子9月2日出生,吳先生一直盼著江西能夠修改入學年齡,可現在看來,生日差了3天,孩子還要再讀一年幼兒園。

事實上,早在2017年,教育部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做好2017年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裡就明確提到:就讀小學一年級兒童的截止出生年月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根據法律規定和實際情況統籌確定。不少人認為,以後可以不再限於8月31日這個截止日期。

目前,部分地區降低入學年齡門檻,制定了入學年齡彈性化制度,但是大部分地區仍然維持現狀。那麼為什麼入學年齡彈性化這樣難?什麼樣的入學年齡才是「最大公約數」?

兒童入學年齡由各地說了算

小學入學年齡的限制,經常引起家長群體的焦慮。特別是那些9月2日、3日出生的孩子,出生僅晚了一兩天,上小學的時間可能就會比同齡人晚一年!於是,為了搶佔「先機」,有的家長不惜拉關係、走後門、違法改動戶口本,甚至在孩子出生時就「防患於未然」,提前剖腹產。

早在2017年,教育部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做好2017年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裡就明確提到:就讀小學一年級兒童的截止出生年月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根據法律規定和實際情況統籌確定。不少人認為,這表明以後不再限於8月31日這個截止日期了。首都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首席專家勞凱聲認為,放鬆小學入學截止日期的限制或與我國整體入學人口變化有關。

勞凱聲:「在中國,小學的入學年齡前後變過好幾次。過去有過7歲作為入小學的年齡,後來有6歲,個別也有5歲多的也可以入學。在我們國家出現過幾次大的生育高潮。生育高潮出現時,學校的教育資源就會相對緊張。這個時候,年齡就要收縮一下,當生育高潮過去之後,相對入學的人口比較少,年齡又會放寬。所以我認為,從目前來看入學人口可能呈遞減趨勢,這種情況下,學校要達到它的規模效應,把年齡放寬一點也不是不可以。」

勞凱聲指出,儘管就全國而言,入學人口或遞減,但各地入學人口情況不一,因此,將年齡的確定權下放各地,因地制宜。

多地制定入學年齡彈性化制度

然而,教育部鬆口之後,地方並沒有出現普遍修改入學年齡的截止出生年月日的情況。目前安徽、江蘇、河南等省已經相繼制定了未滿6周歲孩子入學年齡彈性化制度,學校可根據剩餘學位適當接收未滿6周歲孩子入學。

2018年入學季,鄭州規定除航空港區保證六歲孩子入學外,鄭州市區其他八區保證六歲四個月適齡兒童入學。

鄭州市航空港區招生辦主任海國忠:「航空港試驗區繼續接受年滿6周歲兒童入學,也就是2012年8月31日前出生的兒童入學。我們今年還是執行往年政策,確保義務階段的殘疾兒童按時入學。」

鄭州規定,個別生源較多的學校,經區教體局批准,入學年齡可以進行適當控制。「

鄭州市中原區教體局副局長翟建軍:「招收2012年5月31日前出生的適齡兒童,入學的學校有刁溝小學、須水六小、須水七小、須水八小,其他公辦學校招收2012年4月30日前出生的適齡兒童,民辦學校招收2012年8月31日前出生的適齡兒童。」

同樣的,2018年4月,安徽省發布《2018年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實施方案》。如果該家庭在學校有學位的情況下,可以適當放寬入學年齡,但是也必須是截至當年12月31日之前年滿6周歲的兒童。

湖南省也有老師建議:將小學生入學年齡調整為「當年12月31日(含12月31日)之前滿6周歲」。這種調整得到部分家長的贊成和支持。

合肥市民:「我家女兒是11月份出生的,按照這個政策,等她上學的時候我們可以靈活一點,至少給我們一個選擇的空間。如果小孩各方面適合,我們可以早一點讓她上學,如果不適合,就晚一年上學也沒關係。」

專家:設立入學截止日期可保證公平

但也有家長提出質疑,認為8月31日是一個維持多年的鐵律,家長們也早已習慣。鐵律有了鬆動的可能,這是好事。但究竟怎麼確定?截止時間定在什麼時候?感覺眾口難調,「不管定哪個時間,都有人不滿,還是不變算了,大家都能接受。」

首都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首席專家勞凱聲也認為,僅僅調整日期並不能根本改變現狀。「

勞凱聲:「如果我們把年齡放寬到12月31日,那麼1月1日以後出生的也會說:我們就晚了這麼幾天。道理是一樣的。這就是標準帶來的問題。把標準定在某一天,標準之前和標準之後的肯定會有不同。」針對現行小學入學6周歲門檻帶來的諸多問題,也有專家建議,小學入學時除錄取符合年齡段要求的學生外,可以針對未滿6周歲的孩子安排一些測試,測試孩子是否達到了入學生理和心理條件。設立科學的入學考核方法,替代對出生日期的硬性要求。勞凱聲表示,這種做法確實做到了「因材施教」,但操作起來很難。

勞凱聲:「僅憑一個面試、一個簡單的觀察就判定孩子能不能上,很難做到。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說,大家現在更強調的是公平性。如果說除了年齡之外,也看他的發展、特長,他有沒有特殊的才能等等,這就容易出現大家不服氣。你說你的孩子有特殊才能,我不服氣,我的孩子也有。這就會帶來一系列關於社會公平的爭論。所以現在最好的做法就是年齡限定在某個固定的日期。當然,嚴格地說學校招生不應該僅僅看年齡,但是在操作上會比較困難。」

(來源:@中國之聲)

相關焦點

  • 生日晚一天上學晚一年?教育部降入學年齡檻,一些地區為啥不買帳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說到小學入學截止年齡,常常會引起一些爭議。8月31日前出生且年滿6周歲在以前幾乎是小學入學要求中一項繞不過去的關卡。家住江西南昌的吳先生最近就有這樣的煩惱,他的孩子9月2日出生,吳先生一直盼著江西能夠修改入學年齡,可現在看來,生日差了3天,孩子還要再讀一年幼兒園。
  • 出生晚一天就要等一年的一年級入學政策 到底有沒有改進的空間
    每年到了7月份,大學、中學、初中、小學都已經畢業,放完暑假以後,就到了學齡前兒童報名一年級的時候了,每當此時都有一大批9月1日以後出生的兒童不能入學。這個制度已經行之有年,很多人會說無論入學日期改到什麼時候,後面的人都會有意見?
  • 出生晚一天上學等一年 電子學籍卡死小學入學年齡
    晚生一天「遲到」一年「沒想到這麼嚴格,本來還以為可以找學校通融,可是到現在學校也絲毫不鬆口。」說到孩子報名的事情,曹女士就嘆氣。她告訴記者,兒子是2006年9月3日出生的,比規定的時間晚了3天。之前報名上幼兒園的時候老師也說小了幾天,後來還是通融入學了。
  • 早一年上學好嗎?英國媽媽:晚一年上學更科學
    在中國,9月1日是一個特殊的日子,因為它是同一年出生小朋友的上學分界線,華麗麗的分割線,一天之差就註定要晚一年上學的寶媽更是抓心撓肝,為啥不早一天生;但是,在英國,也是9月1日的上學年齡分界點,跟中國媽媽不一樣的是,
  • 孩子上學早比較好還是上學晚好?入學年齡令人糾結
    孩子上學早比較好還是上學晚好?入學年齡令人糾結­  目前,我國不少省份將就讀小學一年級兒童的年齡標準定為當年的8月31日前需年滿6周歲。為了孩子的入學時間,一些父母不惜提前剖腹產、改戶口本信息。針對這個問題,一些地區採取了有條件地適當放寬小學生入學年齡限制的做法。
  • 小學生入學年齡要放寬 早一年上學一定好嗎?
    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於做好2017年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文件中明確提到,就讀小學一年級兒童的截止出生年月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根據法律規定和實際情況統籌確定。 也就是說,8月31日有可能不再是小學生入學鐵定的截止日期了。
  • 送給男孩"最好的禮物" 就是晚一年上學
    「我的預產期本是9月3日,但這正好在入學截止日期後了,就在8月30日那天做了剖腹產。」這樣楊文喻的寶寶就可以早一年入學。河北省90後女孩程淼(化名)身份證上的出生日期比實際年齡大了一個月有餘,「為了讓我早點上學,就想出了這個辦法。」程淼表示。
  • 晚一年上學——送給男孩的最好的禮物
    前幾天看到一篇文章,也提到對於運動員來說,年齡大一點,哪怕大幾個月,從小受到教練的關注就不一樣。文中用加拿大冰球隊員作為例子,如果你看他們的生日,十有八九都是一、二月份出生的。生日生在大月份,從小就吃香。
  • 小學入學年齡誰說了算
    「如何確定小學生的入學年齡,到底由誰來確定?多年來,學校、家長和教育專家都是各執一詞。」有專家認為,1992年的義務教育法實施細則中有明確規定,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入學年齡和年限,由省級人民政府依照義務教育法的規定和本地區實際情況確定。但迄今為止,全國還沒有一個省依照上述上位法作出具體規定。目前通行的做法是,由設區的市教育行政部門確定入學年齡。
  • 幼兒延遲入園,晚一年上學真的好嗎?
    關於幼兒園延遲一年上學是不是好的問題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看法,至於好不好我覺得和孩子自身還有就是家庭教育有關係。1、如果孩子的自我意識發展的比較好,獨立性也比較好,那麼就沒有必要晚上學了很多的家長提倡的就是什麼時間就做什麼樣滴事情,幼兒園規定的入學的年齡是3周歲,那麼就說明三周歲是一個入園的年齡分水嶺,其他的小朋友都是三歲入學的,我家的孩子為何要等到4歲呢,如果剛好家裡的老人帶孩子,孩子有一些比較不好的行為和習慣都是自己不喜歡和不看重的,那麼還不如直接送到幼兒園的比較好,畢竟有老師的專業的教育肯定會比在家好一些的
  • 教育部:小學入學年齡截止日不再限於8月31日
    關注  小學入學年齡由各省統籌確定  以往,有一個讓所有媽媽都犯愁的問題:  教育部門規定,8月31日前滿6周歲的兒童可以上小學,出生日期晚一天都不行!  「遲一年上學,是最幸福的一年」  廣州蔡女士的女兒涵涵目前就讀華景小學,因孩子出生在2006年10月,涵涵比同年出生的幾個小夥伴晚了一年上學,她多讀了一年幼兒園,在近7歲的時候讀的一年級。  如今對於一年級就讀截止年齡可能有變動的話題,她認為,無論將截止時間定在9月1日前或者是12月31日前,「都會有家長糾結,不滿」。
  • 男孩晚一年上學好處多,你也打算這樣做?
    一對大我2歲的雙胞胎表哥,因為當時身處農村,管入學的村幹部跟他們家裡鬧意見,故意卡著他們入學的年齡,逼著他們足足遲了一年多才上學。所以他們雖然比我大,卻跟我同一屆,從此人家兩個成績好得不要不要的。對我來說,他們就是傳說中的「別人家」孩子。
  • 「晚生一天晚讀一年」小學入學年齡界限咋定
    針對兒童入學年齡問題,《草案》表示,「凡年滿6周歲的兒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應當送其入學接受並完成義務教育。條件不具備的地區的兒童,可以推遲到7周歲入學。」雖然在入學年齡上,《草案》未做任何改動,但取消了一審稿中「凡當年9月1日前年滿6周歲」的明確日期限制。今日上午9點,《草案》提交提交省第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表決。多年來一直備受社會關注的小學入讀問題,再次引發各方討論。
  • 小學入學年齡由誰說了算
    「如何確定小學生的入學年齡,到底由誰來確定?多年來,學校、家長和教育專家都是各執一詞。」有專家認為,1992年的義務教育法實施細則中有明確規定,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入學年齡和年限,由省級人民政府依照義務教育法的規定和本地區實際情況確定。但迄今為止,全國還沒有一個省依照上述上位法作出具體規定。目前通行的做法是,由設區的市教育行政部門確定入學年齡。
  • 為啥父母都讓兒子晚一年上學,卻讓女兒按時入校?聽聽科學解釋
    其實男孩在心理上也是比女孩晚熟的,其中可能相差三年左右的時間,這是正常現象,所以父母一般都會選擇讓兒子晚一年上學,卻讓女兒按時入校。並且現在教育部已經有規定,孩子滿六周歲就可以入校,設想一下,男孩的心理年齡比女孩小差不多三歲,確實對男孩來說有點吃力。那麼讓兒子晚一年上學有什麼好處呢?
  • 教育部明確:小學入學年齡截止日不再限於8月31日(1)
    教育部明確:小學入學年齡截止日不再限於8月31日!會改到12月31號?有關上學的問題,從來都會引起相當多的話題!2月22日,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於做好2017年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裡面明確提到,就讀小學一年級兒童的截止出生年月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根據法律規定和實際情況統籌確定。
  • 教育部明確:小學入學年齡有重大調整!
    蔡女士的女兒涵涵目前就讀華景小學,因孩子出生在2006年10月,涵涵比同年出生的幾個小夥伴晚了一年上學,她多讀了一年幼兒園,在近7歲的時候讀的一年級。如今對於一年級就讀截止年齡可能有變動的話題,她認為,無論將截止時間定在9月1日前或者是12月31日前,「都會有家長糾結,不滿」。但從內心來講,孩子真正上了小學後,她感覺,功課、考試等壓力接踵而來,「就現在的小學生現狀而言,8月31日後出後的小朋友遲一年上學,其實是名正言順、最幸福的一年。
  • 小學入學年齡由誰說了算?滿6周歲入學引發爭議
    「如何確定小學生的入學年齡,到底由誰來確定?多年來,學校、家長和教育專家都是各執一詞。」有專家認為,1992年的義務教育法實施細則中有明確規定,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入學年齡和年限,由省級人民政府依照義務教育法的規定和本地區實際情況確定。但迄今為止,全國還沒有一個省依照上述上位法作出具體規定。目前通行的做法是,由設區的市教育行政部門確定入學年齡。
  • 早一年和晚一年上學的孩子,到底哪個吃虧,哪個賺?
    我國現行的入學截止日期是8月31日,當年8月31日年滿6周歲的孩子可以讀小學,9月1日晚一天出生的孩子,就要晚一年入學。 這意味著同一年級最小的孩子與最大的孩子相差近1歲,總有孩子年齡佔優勢,有孩子年齡處於劣勢。
  • 小學入學截止年齡引爭議 部分地區制定入學年齡彈性化制度
    家住江西南昌的吳先生最近就有這樣的煩惱,他的孩子9月2日出生,吳先生一直盼著江西能夠修改入學年齡,可現在看來,生日差了3天,孩子還要再讀一年幼兒園。  事實上,早在2017年,教育部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做好2017年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裡就明確提到:就讀小學一年級兒童的截止出生年月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根據法律規定和實際情況統籌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