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旬跑者客廳折返跑,50天跑513公裡,被網友噴自私

2020-12-17 網易新聞

「經歷了這次我們有生之年最大規模、最長時長的人類集體恐慌過後,很多人會重新定義各自的生活。

在災難面前,體育一點都不重要。但在重啟的生活面前,體育很重要。而帶給我們很多改變的跑步也很重要。」

撰文/默默

編輯/小葉

出品/馬孔多跑步研究室

最近,跑步惹出的爭議事件不少。

一是澳籍女華人梁某因為在其居住的小區不戴口罩跑步最終被所在公司辭退、被北京警方限期離境;這件事引發的轟動和連鎖反應實在不小。

還有一件事,影響力不如前一件,但在社交平臺傳播時,人民網、澎湃新聞這些主流媒體的評論動輒大幾百。

這件事起因當然還跟新冠疫情有關:宅家50天的一位66歲跑者李戰哲每天在家客廳跑步10多公裡,50天宅家累計跑步達513公裡。

在接受澎湃記者採訪時,李戰哲表示,從1月29日開始到3月19日,整整跑了50天的他每天跑步都是在客廳和廚房之間來迴繞。由於廚房和門廳比較小,所以一個折返才10米。李戰哲的跑量大概是10公裡,也就是繞著廚房和門廳約1000圈。

顯然,跟寬敞而筆直的室外賽道相比,在狹小的客廳來迴繞圈圈的奔跑經歷,實在算不上愉悅。但李戰哲把這份經歷也當成是痛並快樂著,「雖然有時不舒服,頭暈嘛。但我覺得也是戰勝自我的一個過程,累並快樂著。」

住在某小區2樓的李戰哲家裡不算大,60平米出頭。他介紹說樓下住著老鄰居。自己一般是在白天,大家都起床之後才開始千次折返的。而且為了不打擾鄰居,他特意穿上了輕便的跑鞋。看得出,66歲的李戰哲意識到了在室內的跑步行為可能帶來的諸多不便,否則他不會這麼小心翼翼。

但這種室內馬拉松的存在真有值得稱頌的意義麼?這樣的行動真的不會對周圍鄰裡有著幹擾麼?當然,跑與不跑,在哪兒跑,穿著怎樣的裝備跑都是一個人的自由。

筆者樓下有一戶人家,疫情期間總是會在夜裡11點,打開音響,開始唱麥,抵抗無聊和孤獨。終於忍無可忍時,打電話到物業投訴,經過交涉之後,對方一直堅持,我調的音量非常非常小。這說明什麼?你所認為的不影響,未必就真的不影響。

當然,跑與不跑,在哪兒跑,穿著怎樣的裝備跑這些行為都是一個人的自由。外界無從幹涉。只是由於自己一意孤行的堅持註定會給周邊的人帶來一些不愉悅和幹擾。這尤其對公眾人物來說,是非常容易引發的爆點。

看看上千條評論裡,大家各抒己見看法:

有人完全不贊同這種自我折磨式的跑馬,

嗯,他不住一樓,他樓下還有老鄰居。

就這樣,66歲的李戰哲一不小心被貼上了「自私」、「擾民」的標籤。還有經歷過類似事件深受其苦的人站出來訴苦,「我家樓上也跑步跳繩,氣死人了,要是平時早找去了」、「還好不是我家樓上,我家老樓,別說跑步了,樓上孩子上次背古詩我都聽的可清楚了」

看,雖然你不住在李戰哲的樓下,無法體會街坊鄰居的真實感受。樓下也確實沒有採取過一些破壞鄰裡的關鍵舉措。只是,這種看上去更形式主義的舉動不值得被模仿,更無需為了標榜自己堅持跑步而大肆擴散出去。

來去無阻的信念,給了李戰哲在過去、現在非常非常多的標籤。他的人物故事定位也是精彩和豐富:幼年時,追著汽車跑;後來,他成了國內六大滿貫的完賽者的名單,上過《快男》,傳遞過北京奧運會和全運會的火炬;再後來,他專心成為一名跑者,被稱為是中國的阿甘。

跑步有千千種方式,但在特殊時期的這種跑步似乎並不該被提倡,被讚揚。畢竟,作為一項運動,我們參與其中,不僅是為了體會挑戰自我的快樂。如果我們的堅持,對周邊人有不同程度的影響,那跑再多公裡數,成績再好,都不足以驕傲和自豪。雖然深愛跑步,但室內仍有很多運動方式可以滿足你想運動的需求。

體育專欄作家顏強在一篇專欄裡說道:「經歷了這次我們有生之年最大規模、最長時長的人類集體恐慌過後,很多人會重新定義各自的生活。在災難面前,體育一點都不重要。但在重啟的生活面前,體育很重要。而帶給我們很多改變的跑步也很重要。」

好在,終於春暖花開,終於有人陸續站上跑道開始奔跑。災難終將過去,體育和跑步會重新回到我們身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曾為奧運火炬手的六旬跑者每日客廳折返跑十多公裡,期待下半年再戰...
    對於跑者李戰哲來說,答案是否定的。66 歲的他,將跑步的愛好堅持了幾十年,是中國大陸第六位完成世界馬拉松六大滿貫的六星跑者。從 13 歲開始他已經奔跑了半個世紀,平均三小時 45 分鐘的成績也讓他成為中國六十歲以上馬拉松第一人。
  • 夫妻客廳折返跑20分鐘,杭州辣媽從南陽臺跑到北陽臺
    據視頻拍攝者小劉介紹,當天是大年初二,這對夫妻跑了將近20分鐘,他住在對面正好拍下。對於疫情防控,小劉說,「作為普通老百姓,老老實實待在家就是為社會做貢獻。」 譚雪是個停不下來的人,在她原來每天的打卡記錄中,10公裡、20公裡是日常,還可以看到杭州跑友圈非常火的「玫瑰花」路線。所以在過年這段時間不能出門,對她來說最痛苦的就是沒有得出去跑。
  • 伊巴卡豪宅玄關進行折返跑訓練,6趟下來累得氣喘籲籲
    3月19日消息,此前,猛龍內線伊巴卡新冠肺炎核酸檢測為陰性,目前他在家中居家隔離14天,今天,伊巴卡更新了社交媒體,曬出了自己在豪宅內折返跑訓練,讓人感慨房子真大。
  • 王登峰:教育部並未考慮折返跑替代長跑
    新華網張掖5月9日電(記者吳俊寬)針對近日出現的20米折返跑有望取代800米、1000米跑成為學校體測項目的猜測,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9日接受採訪時表示,教育部目前並沒有考慮用折返跑替代長跑作為體測項目。
  • 法國男子陽臺跑7小時馬拉松
    法國一位跑步愛好者在自家陽臺跑起了馬拉松,耗時近7小時。One runner didn't let the French government's order to remain indoors prevent him from training for a marathon amid the coronavirus pandemic.
  • 杭馬365@9 我不是最快的跑者,但我是快樂的跑者
    HANGMA趙玖娟415組官兔我不是最快的跑者,但我是很快樂的跑者。天美,景美,人更美,啦啦隊的歡呼讓空氣中瀰漫著律動的氣息。向攝像頭招個手,露出標誌性微笑,控制好配速,出發!為了便於計算時間,我們商定槍聲1分鐘通過拱門,然後前幾公裡提速5秒來追平時間。從武林廣場出發,一路向前,很快跑到了西湖景區。雖然不見晴天時的水光瀲灩,卻多了幾分雨後的山色空濛,不忘對著攝影師的鏡頭露個微笑。我們四人在眾多跑者的簇擁下,一路平穩領跑。
  • 一個人6天600公裡的故事 台州跑者走紅網絡
    說起浙江民間跑步大咖,必然會提到「七大洲極限馬拉松第一人、台州跑者陳盆濱」。但最近,跑友的朋友圈被另一個台州跑友——蔡宇刷屏了,他在臺灣6天挑戰16個馬拉松的經歷被拍成了一部紀錄片《跑步日記》。蔡宇在民間跑者中絕對是大神級的,他拿過HK100(香港100公裡越野賽)小金人,完成了TNF100(北京100公裡越野賽)、UMTB168(環勃朗峰超級越野賽)和國內海拔最高、難度最大的UTMK100(環貢嘎山超級越野賽),並且兩次完UTMF168(環富士山超級越野賽),尤其是後三項越野賽是國際頂尖越野賽事,完成過其中任何一項都可以在圈內為人稱道,而蔡宇卻是這些比賽的常客。
  • 10公裡,溼地公園開跑!
    今天(11月7日),2020崑山10公裡路跑聯賽(花橋站)、花橋經濟開發區第四屆全民運動會10公裡路跑大賽暨「安·花·白」三地路跑邀請賽如期在天福國家溼地公園開賽。這也是花橋經濟開發區舉辦的第三屆路跑大賽。
  • 歷時19天,1045公裡!浙江跑友跑了臺灣環島第一名!
    春節有許多跑友選擇堅持鍛鍊,但浙江有位跑友,從2月8日一直跑到2月26日,歷時19天,環臺灣島跑了一圈,還獲得了男子組總成績第一名。這位跑友名叫梁新德,是公羊救援隊的隊員。2月8日,他在臺灣開始了自己「臺灣環島跑者圓夢計劃」的新年第一跑。
  • 路易斯知識貼 - 20米漸進折返跑的故事
    前言:在大約十年前,我本人在當時的百度空間寫過一篇文章,是介紹漸進折返跑的,如今各位在許多微信公眾號中能夠看到我筆下的這篇原創文章,經過各種複製和轉發後
  • 反思運動出舊招 12分鐘跑和折返跑明年重出江湖
    據悉,中國足協將在具體化方面做足文章,不斷推出一些措施,其中明年聯賽前再度實施已經廢止兩個賽季的12分鐘跑和折返跑,已基本成定局。    據了解,在前不久的部分甲A俱樂部老總會上,「中國球員在比賽中的體能,明顯差於韓國和日本」被人提及最多。而在此前足協組織傳達的高層領導的意見中,有一條也談到這一點,說看來錢並不能解決一切問題,還是要狠抓「三從一大」的思想。
  • 姜偉澤:老大哥有傳授經驗,折返跑沒技巧,就是跑
    在順利通過今早的折返跑測試後,吉林後衛姜偉澤接受採訪。「之前還跟人打賭猜對體測請吃飯,結果我和猜測的人(孔德高)一起被抽中了,我倆猜我倆來,自己都覺得挺好笑的,就錄了一個視頻。成績還可以,臥推方面比較困難,因為這方面差了點,其他還可以。」對於首次被抽中測試,姜偉澤說,「隊裡有經驗的大哥告訴我們要遵守規則,踩線什麼的,也祝福我們,為我們加油,投籃先上哪只腳之類的。
  • 體育「國測」首現折返跑新項目
    今年秦淮區共有12所小學和8所初中抽中參與測試,體育測試項目包括50米跑、15米折返跑、跳遠、握力、肺活量等。由於15米折返跑此前接觸不多,這一項目也成為學校、學生關注的重點。     「15米折返跑是第一次出現在體育「國測」中的一個新項目,要求學生在音樂的伴隨下,從一個定位點跑向另一個定位點,兩個定位點之間相隔15米,在規定時間內,跑的趟數越多成績越好。
  • 跑量繞赤道一圈!重慶這位老師十年跑了4萬公裡,寫下50萬字日記
    從完成4萬公裡跑量到寫下50萬字的跑步日記,背後隱藏著的不易,劉勇都經歷過:跑步的腿像灌滿了鉛,喉嚨似吞了血。但數字每增一次,這些就越顯得不值一提。採訪中,劉勇不止一次提到,若談跑步,自己是個沒有故事的人。明明擅長籃球、羽毛球、散打等,他最後卻選擇了看起來最為枯燥無趣的跑步。
  • 傳20米折返跑將取代長跑 教育部官員:並未考慮
    針對近日出現的20米折返跑有望取代800米、1000米跑成為學校體測項目的猜測,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9日接受採訪時表示,教育部目前並沒有考慮用折返跑替代長跑作為體測項目。  「關於折返跑項目,很多專家都在研究這個問題,比如說美國就堅持了幾年,其他一些國家和地區也在參與。折返跑項目的測試我們也在關注,但是還沒有要將其替換掉長跑,」王登峰說。  王登峰表示,從學生的體質健康方面考慮,還是鼓勵學生要去長跑,儘管過程可能痛苦,但最終目的是為了學生們體質狀況的改善。  「陽光體育應該讓孩子們喜歡,應該讓他們從中感受到快樂。
  • 27組5乘25米折返跑+3900米衝刺 國奧練成「跑不死」
    本報訊(記者羅翔)來到天堂小島的第4天,沈祥福依舊繼續著他們的魔鬼訓練。雖然很多人擔心超負荷的問題,但恰恰就是這樣超大量的練習讓兩天前2:1小勝他們的比利時聯賽冠軍驚訝萬分,在那場比賽中,「跑不死」的國奧隊員給安德萊赫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標誌著「魔鬼訓練」初見成效。
  • 10公裡路跑賽本周六開跑,相約環東海域濱海浪漫線
    @跑友們看過來啦! 2019年廈門市全民健身運動會 十公裡路跑項目 為了讓跑友提前規划行程 現在公布十公裡路跑攻略!
  • 5公裡你能跑多快,就證明你是什麼樣的跑者?說得太對了!
    5公裡,對跑者來說,再熟悉不過了。基本每一個馬拉松跑者,都是先從5公裡開始訓練的。先把5公裡跑量訓練完,再來10公裡,再來半馬,最後全馬。博爾特正式退役後,也沒有停下自己的步伐,也是把5公裡當做平常的跑步訓練。
  • 什麼樣的跑者能稱作嚴肅跑者? 看看不同跑者給出的有趣回答
    二、天罡組合眼中的嚴肅跑者 我們從邁開腿,開始了5公裡、10公裡,從半馬到全馬,從越野賽到鐵人! 當然嚴肅跑者一定會經歷以下階段: 1、對待跑步裝備,隨便穿穿的跑鞋—跑友們推薦的跑鞋—適合自己的跑鞋—發揮自己最優成績的跑鞋,當然包括戰袍和短褲等各類裝備,對裝備的精益提升和追求適合的才是最好的就是嚴肅跑者的基本態度; 2、對待距離,從艱辛無比的3-5公裡,逐步擴展為10公裡,初次嘗試半馬,
  • 吐槽跑步第二期:20米折返跑代替長跑-搜狐體育
    以馬拉松賽跑為例,有資料顯示,2011年僅世界各國田徑協會在國際田聯備案的馬拉松賽就有2894場,其中美國789場、日本215場、德國658場、法國348場、英國375場、義大利114場、俄羅斯150場、印度50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