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媽媽的自述:今年的聖誕節,終於不用給老師送平安果了。
往年的聖誕節的前幾天,無論是水果攤還是學校附近,總會出現包裝精美的禮品盒,今年也不例外,看著我是一陣的反感。
一個外國的節日卻要搞得如此「隆重」,記得我的孩子幾天前就問過我,「聖誕節要怎麼過?」,我告訴他,「那是外國的春節,與我們沒有關係,對我們來說,那只是普通的一天而已。」
本來這股過聖誕節的風只流行於年輕人之間,不知道何時刮到小學生的範圍,而且是一個專門給老師送蘋果的日子,條件好點的孩子會送蛇果,一般的會送蘋果,並且是每個老師都送,德智體美勞,一門都不落下。
每年的這個時候,蘋果的價錢那是節節攀升,平時幾塊錢一斤的蘋果可以賣到十塊一個,但是你又不得不買。
我也曾想當一個硬氣地家長,但終歸是輸給了對孩子的愛,如果我不隨大流,我的孩子可能會被老師「特殊」對待,孩子可能會受到傷害,與其讓孩子受傷害,還不如花點錢了事。
我也無法去埋怨老師,畢竟這股歪風邪氣是一些學生家長引起的。
本來老師教書育人,醫生救死扶傷是他們的本職工作,但總有那麼一群人以自己的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玷汙了這兩種職業的無私性。
幾年前,沈騰有一個小品就是怕醫生不敬業給醫生送紅包的,小品既有笑料又傳達了正面能量。
很多時候,是選擇相信老師和醫生的人品還是選擇相信自己的判斷,很多人都選擇了後者,很多家長選擇給老師送禮,無非是抱著拿人的手軟的心理,送禮之後老師一定會對自己的孩子特殊照顧。
這樣奇葩的家長真是無處不在,每個班級都少不了,沒事拍拍老師馬屁,節日的時候討討老師歡心,我就曾經歷過好幾次。
有的家長說:「老師,家庭作業太少了,應該多布置一點」。
「教師節快到了,我買那盆花給老師呢?」
每次看到這些沒事喜歡給自己加戲的家長,都會在心裡翻一個大大的白眼。
不過值得慶幸的事,今年的聖誕節,老師專門在群裡強調,上面規定,老師不允許收學生送的禮物,終於,這股歪風邪氣颳得讓國家注意到了。
想給自己加戲的家長少了一次表演的機會了,我們這些家長終於也不用配合別人的表演了。
可能還有一群人不是很開心,那就是那些賣蘋果的商家,本來可以大賺一筆的機會就這麼被扼殺了。
其實我一直都不是太明白,中國的節日不夠多嗎?過別人的節日有這麼大的樂趣嗎?難道就沒有發現自己不過是被人薅羊毛的羊嗎?
不管是什麼聖誕節、情人節、母親節、父親節,甚至連感恩節都在慢慢地流行起來。
似乎每個都是讓人花錢的節日,一擲千金變得很輕鬆,過節嘛,用這樣的心理來安慰自己。
在這些外國的節日中,我最不能理解的是感恩節,裡面的寓意好像有一條是感恩印第安人的,
所謂的感恩就是掠奪別人的家園和屠殺,明明是恩將仇報,卻說成是感恩,不覺得這樣很諷刺嗎?
結果還有那麼多的人什麼都不懂,就為了追求時髦,學人家崇洋媚外。
聖誕節不用再給老師送禮是個好現象,希望以後不會再有這樣打著過節的名義,過什麼父親節、母親節,如果不買東西就顯得很不孝一樣。
我們國家一直都有孝道這一說,卻從來沒有想過規定哪天是什麼父親節或母親節,因為孝不孝是出於自己的內心,如果你孝順,你的父母每天都如同過節,如果你不孝,就算有規定,你也會視而不見。
這些關於感情的事不是流於表面的形式,而是要每個人始終放在心裡的,等到需要規定了才想起要盡孝,是不是有點晚呢?
這就是我自己內心的一些看法,如果不說出來,放在心裡總會有點堵得慌,可能是不吐不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