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輛方方正正的鐵皮盒子是不是你對捷達最原始的記憶?在大多數人印象裡,捷達還只是一輛大眾車型的代號。殊不知,如今的捷達已經另起爐灶,成為一個嶄新的品牌存在。主打親民路線。
這次我試駕的車型—一汽-大眾捷達VS7(以下簡稱VS7),正是捷達品牌下繼VA3和VS5之後的第三輛量產車型。也算是捷達品牌目前的旗艦車型了。這輛定位於中型SUV的VS7相較於之前的VS5,除了擁有更大的車身尺寸外,在產品定位方面也要沉穩了不少。作為「大哥」車型,該有氣質還是有的。
大眾風味的外觀內飾
第一眼看到VS7時總覺得它有點眼熟,而這個「眼熟」也是它體現濃濃「德味er」的地方。堪稱大眾家族「紅米」的VS7,在車身輪廓上總有點途觀L的味道。而這倆「表親」也確實都出自大眾MQB平臺打造。
VS7的外觀採用了捷達品牌的家族設計,是「放大版」的VS5。延續了德系車型的大氣風範。源自中式鎧甲的進氣格柵連接兩側LED大燈組,橫向拉寬了視覺效果的同時也能增加一些精緻的感覺。象徵著「JD」英文的車標放置中央,這也是捷達品牌本土化後視覺上最大的改變之一。
車身側面鋒利的線條平直且硬朗。車身下方無車漆的底邊包圍,能幫車主省去日常小剮小蹭帶來的維修成本,非常貼心。尾部方面,「Y字」形的大燈具有辨識度,點亮效果極佳。車尾下方雖然是兩個假排氣,但在氣勢上還是做到位了。
做工方面,VS7也一貫的保持了大眾品質。漆膜厚度方面,VS7的實測平均厚度為99.4μm,在同級車中是中下遊的水平。但值得一提的是,車身漆面的噴塗工藝較為成熟,最大與最小的漆面厚度差值僅為15.7μm。
車身間隙方面,VS7的車身平均間隙達到了3.63mm,最大間隙差為1.0mm。這樣的表現在同級車中算是比較好的水平,車身的裝配工藝值得點讚。
進到內飾,怎麼樣是不是有那個味兒了?除了方向盤的logo和10英寸的大屏幕暴露了它「本土化的身份」外,這滿滿大眾風格,應該可以讓大眾粉小小的興奮一下。雖然中控臺觸手可及的地方全是硬質塑料,但再想想它不高的定價,好像也能原諒它了。
別看內飾用料上好像粗糙,在配置方面VS7可真不含糊。自適應巡航、一鍵啟動、Autohold、電子手剎、360°全景影像等配置相當豐富。更神奇的是,這輛定價只有十萬出頭的SUV居然配齊了連部分合資車都沒有的CarPlay和 CarLife手機互聯功能,實在讓人意想不到。
優越的空間表現
空間作為VS7的重頭戲,也是它實力叫板同級車型的一把殺手鐧。作為一款「居家」SUV,VS7十分明白自己的定位,在後排空間方面它直白的告訴我們「裝就完了」。VS7擁有2730mm的軸距,通過實測數據發現,其後排腿部空間為900mm,屬於相當優秀的水平。在同級競品中VS7的後排空間排到了前三的位置,家用完全足夠。
VS7後備廂容積達到548L,我們曾對其進行測試可裝下15個30x30的標準紙箱,可為家庭用車的消費者提供充裕的儲物空間,去趟宜家問題不大。
「反其道而行的」VS7
打開發動機艙蓋,VS7的身份暴露無遺。基於MQB平臺打造,搭載大眾EA211 1.4L高功率渦輪增壓發動機,匹配愛信6AT變速箱。這套動力組合集高效與穩定於一身,讓人一下就聯想到了老捷達給人留下的「皮實」印象。而VS7作為一款親民車型,要的就是省心,看來捷達是要死磕家用市場了。
在一些國產車花大力堆材質配置,製造」高級感」來應和消費者時。VS7卻「不識時務」的把精力放在機械素質上。依靠大眾的背書,VS7的行駛質感還是非常不錯的。德系車底盤的厚重和緊緻感在VS7身上也很好的體現出來。懸掛調校軟硬適中,雖然沒有過分追求舒適,但在經過坑窪路段時,也不會給駕乘者帶來太多晃動的感受。發動機在低扭矩輸出時,渦輪響應的非常快,很適合日常在市區走走停停的路況。愛信6AT變速箱與發動機匹配的較為不錯,換擋雖不如雙離合變速箱快,但平順和可靠性還是值得信賴的。
影響駕駛感受另一個很重要的點當然就是隔音表現。VS7搭載一套規格為225/50 R18的玲瓏GREEN-Max HP200輪胎,是一款為轎車和城市SUV設計的舒適型輪胎。
捷達VS7的怠速噪音不明顯,車內振動感也難以感知,說明這臺1.4T的NVH表現出色。而在行駛時,發動機聲和風噪都不算擾人,但偏大的胎噪還是會影響到整體的駕乘感受。如果想提升噪音表現,換一套更高級的靜音胎可能會有較為明顯的效果。
總結
用「買三大件送車」這句話來形容VS7再適合不過了。對於目標清晰的VS7來說,花裡胡哨的外觀內飾並不是它的重點。它十分清楚自己用戶群體的需要,「耐用」、「可靠」、「值得信賴」才是它的關鍵詞。依靠同級前三的後排空間表現和大眾成熟穩定的「三大件」,就已經讓它在15萬級別內的SUV中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