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拿「差一點」來標榜自己的人,
其實很LOW
前幾天跟幾個創業合伙人,在深圳灣附近約了個飯局,我注意到有個小夥講到自己的履歷時很有「意思」。
他說自己畢業於某某大學,現在在做什麼什麼項目。
話音落下,他看我們臉上表情平淡,又補充了一句:別看我現在剛創業起步,當年高考,我也是差一分就考上985了。
現場氛圍從平靜逐漸變成了尷尬。
我回家的路上,越想越覺得好笑:現在的人啊,太喜歡拿「差一點」來標榜自己了。
你會發現,大家說完自己差一點就怎麼怎麼樣以後,就開始從別人的視角裡默認自己是拿到那一分以後的人了。
但其實,表面上差一分,那自己真的只是差一分嗎?
只有他自己才知道呀,哦,不對,或許他自己也不知道。
再說一個我老家同學的故事,前幾年,她的經歷簡直是「差一點」的人生災難大片。
先是找對象,明明相親的時候,我們幾個朋友給她介紹過不少不錯的對象,不管是資產量級還是人家的學識,配她都綽綽有餘。
而她,非選擇那個比她差一點的。
在象山這種小地方,你知道的,大家的觀念要多保守就有多保守,特別是婚嫁這件事情上。
在家鄉人的洗腦下,她的觀念已經變成了:只有比她差的男人,才會對他忠心耿耿,才不會離開她,不會背叛她,這樣比較有安全感。
結果,生活就是要比電視劇還狗血。
才結婚沒多久,男的就出軌了,鬧離婚鬧得沸沸揚揚。
那段時間,她們單位剛好要搞5年一次的評級,本來她就是資深員工,晉升機會也很大。但因為婚姻生活表現不佳,差一分沒有評上,失去了晉升的機會。
因此她變成了「祥林嫂」,逢人就說自己不該看上一個比自己差一點的男人,不然也不會搞得現在要家庭沒家庭,要事業沒事業。
我實在是聽不下去了,這背後的道理很明顯呀:
不是差一點影響了她的命運,而是她的命運選擇了差一點。
你仔細想想是不是這個道理?
命運是很聽話的,一旦你作出了差一點的選擇,你的行動,你的精氣神,你的思想都會選擇差一點。
你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差一點,一定想不到,接下來,還會有無數次的差一點。
2
你的差一點,只是在自慰自嗨
與其心疼自己老是差一點,不如先弄清楚自己為什麼差一點。
真相是:對差一點越敏感,說明你的層次越低,
無論是思維,格局,行動力,統統都差人一點。
注意,這裡的敏感,不是褒義詞哦。
我問過同學為啥不選那個條件好的:「你明明更喜歡的是他啊。」
「是啊」她不假思索「但是我配不上呀。」
所以呀,根本的原因不是她不會看人,而是她自己層次低配不上,不敢選好的。
她還嘆氣:就差那麼一點勇氣,人生可能就完全不一樣了。
在我看來,這種差一點,根本不值得同情。
就像前面飯局上那個小夥,他差那一分,我也不會覺得可惜。
事實上,要拿出這種差一點的勇氣,真不是你隨口說說就能有的。
因為選擇以「差一點」的方式活著,往往會比較輕鬆,比較舒服。
比如這個女同學,她至少不需要努力去提升自己做到跟另一半一樣優秀,或者費盡心思去思考男女間怎麼博弈。
但是輕鬆的結果,就是只能拿「差一點」自慰自嗨啊。
生活中像這種「差一點就不一樣」的事情,太多了。他們都認為,只要不差那麼一點,好運、成功就可以如約而至。
可惜,真相,根本就不是這樣的。
普通人只看到表面的差一點,就像海平面的冰川一樣,只看到冒出頭的那一小尖尖,真正的原因是我們看不到的地方。
就像賺錢一樣,你永遠也賺不到你看不懂的錢。
優秀的人,和普通人之間的差距,其實就在於他們看問題的思維模式,是不一樣的。
普通人永遠只會沉浸在「差一點」的絕望中,寄希望下一次能夠幸運一點。
他們不會去想差一點的原因到底在哪,是自己不夠努力,還是方法不對,還是選擇錯誤。
只要有一次「差一點」的事件出現,就足以擾亂他們的人生。
因為無力承擔失敗的痛苦,到頭來,只能不斷安慰自己:我只是差一點。
3
差一點,
其實是因為你不敢看差一點以外的東西
我們總是說階層固化,寒門難貴,富人難破。
因為95%的普通人,都是自發地選擇差一點,當差一點發生後,他們只會多要求差的那一小部分,不會要的更多。
因為差的那一部分,是他們可以夠得著的,他們如果打算拼一把,也是朝著那差一點的方向去努力。
他們根本看不到差一點以外的東西,而決定命運的往往不是慘劇裡差的那一點,而是差一點以外的東西。
就比如,如果你只是想每個月多賺2,3千就可以了,那這就是差一點以內的東西,你完全可以找份兼職,業餘時間開開滴滴或者送送外賣就可以夠得著。
這對你的命運並不會起到多大的改變。
但如果你想要的是收入翻10倍,想要明天就買深圳灣一號,那這個程度遠大於差的一點,這樣只是在原來的基礎上多付出一點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而且光靠努力也沒有用。
你的思維方式要整體顛覆改變,你的行動也要全方位跟上。
我們經常聽到很多人囔囔著「想要賺大錢」。
但是在思維上,他們只能賺小錢,甚至還面臨著失業的風險。
你一告訴他們要改變,他們就很惘然,很無助,像無頭蒼蠅找不到方向,試都不願意試。
等看到別的人突破自己成功了,又很衰的告訴自己:如果我也那樣,我早就發財了,哎,差了一點。
呵呵,這才不是差一點。
其實,真正的高手,他們的字典裡面沒有差一點。
你看,為什麼馬雲、俞敏洪這樣的大佬,當年復讀3次,也要考上大學呢?
因為他們不想做差一點的95%啊。
就算階層再固化,也總有人做那衝破階層的5%。
高手們的一路開掛,背後都是千瘡百孔,所謂成功的人,就是看得高望得遠,敢要差一點以外的東西,並付出120分的努力。
很喜歡《殺鵪鶉的少女》裡的那句話:
「當你老了,回顧一生,就會發覺:什麼時候出國讀書,什麼時候決定做第一份職業,何時選定了對象、什麼時候結婚,其實都是命運的巨變。
只是當時站在三岔路口,眼見風雲千檣,你作出選擇的那一日,在日記上,相當沉悶和平凡,當時還以為是生命中普通的一天。」
如果你還以為這次差一點沒關係,那麼很可能,你一輩子都會差差差差差下去。
畢竟你以為的差一點,實際上,差太多了。
現在開始想想,差一點以外的地方。
有時候,看到差一點之外的東西,你開掛的人生就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