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中國城市化處於高潮階段。商業市場高度多元發展進入存量時代,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得益於各級政府的大力扶持,資本開始流向山清水秀的鄉村。一方面,大量鄉村年輕人湧入市區,鄉村淪為「空心」。另一方面,部分城市居民開始厭倦城市的喧鬧生活,希望開始實踐新的農業生活方式。
一直在想,有沒有一種方式連結城市與鄉村的物質精神需求,為鄉村導入城市資源的同時以城市為窗口將鄉村價值進行輸出,構建一個互哺型的城鄉共同體?
如今,碧山工銷社,作為一個嶄新的綜合文化品牌,已超越「碧山村」的地理範疇,搭建起一個國內與國際、城市與鄉村、設計師與手藝人等多方對話合作的網絡。2018年,百工計劃參與LOCALAND(西安)國內首家示範空間,進駐高新大都薈。作為輸出鄉村價值的第一個城市窗口,碧山工銷社從鄉村走向了城市,構建以「本地文化」為主題的全新文化藝術商業模式。
碧山工銷社西安店外立面
碧山工銷社首進西安 鄉村價值輸出的典型示範
走進碧山工銷社西安高新大都薈店,在視覺和陳列上仍感受到的是碧山工銷社碧山店計劃經濟時代鄉村供銷社的懷舊風格。共3層,總面積接近400平米,店內包含生活雜貨、手作工坊、節氣廚房、精釀酒吧等業態。
F1為生活雜貨店。陳列來自各地的日用生活雜貨以及具有西安本地特色的商品,供展覽和銷售。
F2為手工作坊和節氣廚房。手作工坊平日提供半自助式的木工、首飾、皮具DIY體驗,周末舉辦專業老師指導的手工課程。白天圍繞開放料理臺的是社區居民的共享廚房、節氣食堂和美食研究所,晚上,配合燈光與音樂,這裡變身為深夜麵館和鄉村風格的小酒館。
節氣廚房
F3是精釀酒吧。這裡供應來自徽州古村碧山的鄉村精釀,以及世界各地的精釀啤酒。是高新大都薈社區居民以及上班一族下班後放鬆的地方。
項目啟動儀式合影
這裡是碧山工銷社的第一個城市窗口,左靖團隊希望在此輸出鄉村價值、實現城鄉聯結。2018年,碧山工銷社與西安市城市記憶博物館、陝西此地文化藝術有限公司合作,進駐西安市高新區高新大都薈商業街區以本地文化為主題的「LocaLand」城市文化公共空間。9月「從鄉村到城市」展覽(左靖、王國慧策展)在碧山工銷社西安店首層開幕。
文化也是「資本」 打造城市複合型美好生活空間
碧山工銷社,不僅僅是一個文化符號,也是一個複合型的美好生活空間,而且正在成為傳播鄉村價值盤活理念的重要媒介窗口。
以碧山工銷社創始人左靖的話來說,「碧山工銷社西安店的開業,是我們工作架構中的一個環節,就是「城市窗口」的設立——這對我們是一個新的挑戰。我們已經通過其他路徑來倒逼自己在產品體系和運營模式的建立上走向專業化,這個過程還在進行中,會很痛苦,我希望能夠順利。」
關於碧山工銷社成立,安徽省黃山市黟縣碧陽鎮碧山村是整個碧山工銷社項目的起點,原址為建於1964年的碧山供銷社,同時也是村祠堂的遺址。2015年5月,團隊租賃下碧山供銷社並進行設計改造,將其命名為「碧山工銷社」。碧山工銷社以「百工十條」(良品良工、百工習得、地域印記、日用之道、傳統家園、當代美學、城鄉聯結、社區服務、環境友好,公平貿易)為理念,擁有銷售、工坊、出版、展覽、講座、駐村等多種內容。
在城裡開的空間叫碧山工銷社。2018年碧山工銷社西安店的開業。同年,由碧山工銷社與日本D&DEPARTMENT PROJECT達成合作運營的D&DEPARTMENT黃山店也開業了,是以「長效設計」為理念的店鋪型活動體D&DEPARTMENT在中國大陸的第一家合作店鋪。
碧山工銷社黃山店
左靖希望,「碧山」這個詞能夠從地理上的碧山村發展成為一種精神象徵。這個空間是一個窗口,能起到連接城鄉的作用。未來這個店鋪也可能開到更多城市,但近一兩年不會拓店。碧山工銷社西安片區負責人如是說。
小結
在國家計劃打造的1000個特色小鎮當中,有專家認為,不可能都是高科技和製造業產業小鎮,其中有一部分應該是文旅或藝術小鎮。每一個鄉村都有鄉愁都有各自的文化,而鄉村對於城市來說,意味著什麼?
土地、自然與藝術天然密不可分的。就像一說起「桃花源」,人們自然便想到了東晉詩人陶淵明的《桃花源記》,鄉村和我們中國傳統的田園夢想是有關係的。鄉村文化具有多樣性,很多人已經意識到,文化也是發展的「資本」。文化藝術賦予鄉村價值,像碧山工銷社這樣嶄新的綜合文化品牌,並不全然是一個已經空心的鄉村標本,進入城市空間後,正在快速地生長,成為全新文化藝術商業模式。相信未來也一定會朝著更加豐富和深刻的狀態發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