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又到了下泳池「煮餃子」的季節,每年這時候,總會出現這一類蜜汁尷尬的新聞。
家長帶孩子進入異性更衣室,這讓局長想起自己如花似玉的少女期時,有次去公共泳池遊泳,遊完要衝水的時候傻眼了,淋浴間是360°無遮攔的,除了頭頂上的花灑,一塊遮羞布也沒有!南方妹紙表示相當恐懼啊!!!
況且門口也沒人守著,小孩隨時都有可能跑進來。局長站在淋浴間裡內心掙扎了五分鐘,趁著沒人的間隙,硬著頭皮褪去泳衣趕緊衝水(因為泳池離家比較遠,沒法捂回去再衝)。然鵝,不願看到的事還是發生了……
一個目測4、5歲的小男孩突然闖進來!局長花容失色,尷尬到恨不得鑽進地縫裡去!既不能光著身子去趕小孩,又不能在小孩面前光著身子走去穿衣服,只好背過身去,閉上眼睛,假裝看不見,看不見……安慰自己「他還是個孩子」……
真不是局長矯情,微博上網友對那位帶兒子進女更衣室的媽媽的做法,幾乎是一邊倒的反對,大家對她給出的「丈夫太忙,孩子也不願意跟健身教練去男更衣室」的「無奈」理由表示不能接受,認為帶異性兒童進入更衣、沐浴等私密場合,無論對大人還是小孩影響都不好。
對於小孩會不會記得他進入異性更衣室這件事,局長作證,真的可以記一輩子,別問我為什麼知道(4歲遊完泳被爸爸帶進男淋浴間的場景現在還留在嬸嬸的腦海裡)。
所以說,不要以為小孩還什麼都不懂,在孩子的性意識覺醒之後,如果不注意性教育的引導,是會對他的身心發育造成不良影響的。
2歲開始,性意識覺醒
一般認為,在2歲左右,寶寶通過對父母性別角色差別的認知,形成了最早的性意識。隨後又通過父母的行為和語言,在3歲前形成性別認同,意識到自己男孩/女孩的性身份。這時父母就不應該光憑自己喜好把孩子男扮女裝、女扮男裝了,長期的異裝打扮會使孩子產生性別混淆,影響孩子的心理髮育,可能會令他養成一些不正常的嗜好。
2歲半-3歲半期間,孩子開始對自己的性器官產生興趣,喜歡觀察、玩弄,甚至向別人展示自己的性器官。面對這個小「性暴露者」,父母不應表現得驚慌失措或者厲聲喝止,這會讓孩子覺得暴露性器官是件很好玩或很羞恥的事,從而起到反作用。父母可以平靜地告訴孩子:「不應該在別人面前露出或者玩弄自己的小雞雞,這會打擾到別人。別人也沒有權力摸或者玩你的小雞雞。如果有人想這樣做,你一定要大喊『不』!」
3歲左右是孩子的性蕾期,他會產生性好奇,並且3歲半開始關注成人的身體,發現爸爸和媽媽之間不同的性特徵。孩子會想知道,為什麼媽媽有乳房,而爸爸沒有?爸爸有小雞雞,那媽媽有嗎?
所以,別說帶5歲的孩子進入異性更衣室不妥,就是3歲的孩子,在異性更衣室裡也看透了一切……這就是為什麼很多泳池的更衣室規定「不能帶3歲以上的異性兒童進入」的原因。
過早的心理刺激容易導致孩子性早熟
帶5歲兒子進入女更衣室,一方面會使孩子模糊性別的界限,誤以為男女之間是沒有私密的,看一下別人的身體也沒關係;另一方面,女性裸體的形象印入孩子的腦海裡,會形成過早的心理刺激,容易導致孩子性早熟。這和不能讓孩子看色情影像,看太多帶有成人愛情片是一個道理。
性早熟的孩子由於年齡小、自控能力差、尚不明白性行為的後果,容易因性好奇和性衝動而提前發生性行為,給自身和對方帶來巨大傷害。
現在兒童猥褻案、校園猥褻案越來越多發,局長作為一名女寶寶的媽媽,真的很擔心那些被媽媽帶進女更衣室的小男生將來會成長為社會隱患。還有那些帶女兒進男更衣室的爸爸們,你們就不怕有流氓對孩子心懷不軌嗎?
設立親子更衣室迫在眉睫!
其實在「媽媽帶兒子進女更衣室」這則新聞中,事件發生的健身房是有採取一些措施防範這種行為的。例如由健身教練幫小男孩更衣,在更衣室門口張貼禁止異性兒童入內的公告,兒童要辦遊泳卡必須同性家長是健身房的會員,等等。
局長認為還有一個好辦法就是設立親子更衣室,方便媽媽給兒子更衣、爸爸給女兒更衣而不會影響到別人。局長在婦幼保健院體驗過親子衛生間,真的很方便,避免了媽媽帶兒子進女廁、爸爸帶女兒進男廁的尷尬。
家長這些習慣容易導致孩子性早熟
1. 隨意在孩子面前換衣服
有時爸爸媽媽換衣服的時候,孩子正好也在房間裡玩,有些家長可能覺得在自己小孩面前換衣服無所謂,不會特地讓孩子離開房間。
其實這是不好的習慣。特別是當孩子2歲性意識開始覺醒後,家長就要注意這些細節了。父母同時在孩子面前換衣服,和父母在異性孩子面前換衣服對孩子的影響最大。父母也儘量不要在同性孩子面前換衣服,而是先把孩子請出房間,告訴他:「換衣服是很私密的事,寶寶不能看哦,等爸爸/媽媽換好衣服再請你進房間好嗎?」
2. 給2歲以上的異性孩子洗澡
孩子還是小嬰兒時,父母可能誰有空就誰幫孩子洗澡,沒那麼多講究。不過孩子2歲後,家長儘量就不要給異性孩子洗澡啦,因為這樣會讓孩子誤以為,異性可以隨意觀看、觸摸自己的身體,這和性教育的初衷是違背的。
如果家裡實在是沒有人可以幫忙給異性孩子洗澡,家長就應該儘早培養孩子獨立洗澡的能力。學齡前兒童獨自在浴室洗澡可能會令家長不放心,這種情況家長可以做好浴室的防滑措施,提前幫孩子調好水溫,不用關浴室的門,留意浴室裡的動靜,讓孩子需要幫忙隨時喊家長。
3. 和3歲以上的孩子同床睡
孩子小的時候和父母同床睡確實會比較有安全感,但當孩子3歲形成性別意識之後,父母就應該和孩子分床睡了,否則長期以往會對孩子的身心健康產生不利影響,使孩子對父母形成不正常的依戀關係,比如有些男孩十幾歲了還要和媽媽一起睡。另外,長期同床睡還會阻礙孩子獨立性的培養,影響父母正常的性生活。
分房睡可能不能一步到位,家長可以先讓孩子同房分床睡,等孩子適應之後再分房睡。一開始分房睡時,可以先陪孩子睡著再離開,總之方法總比困難多,分床睡一定要溫柔而堅定地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