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節看點:
1、硝酸瓶發黃的原因
2、發煙硝酸是啥子哦?
3、不同物質的密度隨濃度的變化而變化,怎個變化法?
@Dr. B:裝HNO3的試劑瓶,放久了會變黃,這是因為HNO3的不穩定性,在光照或者是加熱的環境之下會被分解為NO2、O2和H2O。
@王二狗:這NO2不是紅棕色的嗎?和發黃有啥子關係?
@邱酷:就那一點兒NO2分子,肯定看不到像五星紅旗一樣的紅色的。要是再往深一點解釋,就是單位體積的NO2分子反射紅光少,所以你看不到紅棕色的NO2,這紅色和黃色不鄰居嗎?所以你看到的是濃硝酸試劑瓶發黃。
@Dr. B:邱同學說得對,但是和這個現象沒有多大的關係。
濃硝酸分解之後的二氧化氮,經過溶解在水中發黃,才是發黃原因所在。
我們知道這個濃硝酸不僅會發黃,還會「發煙」哦,不是有種說法叫,發煙硝酸嗎?
@Dr. B:真正是發煙嗎?實際上不是,而是「發霧」。
實驗室常用的濃硝酸濃度通常高於69%,在往上還有98%的硝酸,也就是這個「發煙」硝酸,因為如此高的濃度,硝酸本身易揮發,出來的HNO3蒸汽遇到空氣中的水蒸氣就會變成霧,就和濃鹽酸的現象類似。
硝酸是無色易揮發有刺激性氣味的液體,且密度大於水,硝酸濃度越大密度也就越大,這個和之前學習的氨水不一樣,氨水是濃度越大密度反而越小。
@華雪:為什麼?
@Dr. B:之前我們計算了,1L水裡邊溶解700L NH3之後的體積,「往前翻翻筆記看看」
氨水的密度我們設的是0.9,這可不是瞎設的喲,是因為NH3的密度為0.771,水的密度為1,因此形成的氨水密度肯定是介於0.771-1之間,於是設為0.9.
那我們假設100升的NH3已經溶解在水裡邊了,這個時候我們同樣設密度為ρ,(0.771<ρ<1),那麼接下來再往裡通100L的NH3,溶解後密度設置為ρ1,那麼這個時候的密度也是要介於兩者之間的,也就是0.771<ρ1<ρ,所以越往裡邊溶NH3,得到的氨水的密度是越來越小的,有個往0.771靠近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