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沒有見過一些師生戀呢?
校園,本是學生的安全之所;老師,本是學生的人生導向。
社會對「師生戀」總有一種不切實際的美好想像,許多文學家曾為此寫下可歌可泣的愛情篇章。
在青春躁動的年代裡,也有不少學生暗自對老師懷有特別情愫。
然而「師生戀」註定是一種不公平、不正常的「畸戀」。
而據不完全統計,從2014年至2017年間,至少有13起高校教師性侵學生事件被曝光,而那些不敢舉報、舉報了被打壓下去的,恐怕更是不計其數。
更離譜的是有些老師打著「愛」的旗號,想要與學生戀愛甚至發生關係。
今天明爸就來和大家聊一聊師生戀的那些事兒。
1
四年級女童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北市一名小學男教師,遭家長指控引誘小學四年級女童跟他交往。
這名小學男教師現年35歲,未婚,在這所小學任教已經7年。
他身穿黑褲襯衫,尾隨住戶進入家中,甚至跑到學校門口堵人,打算幹擾調查,他被指控誘騙10歲女童,想進而交往的小學男教師。
這名男老師教自然科目,和小四女童「不倫交往」長達4年。
女童表示,直到四年級一開學,該名男教師第一次正式向自己告白,那天是她的生日,對方要求自己18歲時跟他結婚。
女童父親出面指控其誘騙女兒與其談戀愛,校方立即組成調查委員會。
經教評會確定,校方認定男老師違反教師倫理,予以解聘,並責其終身不得再擔任教職。
對此,臺北市教育局要求,校方調查是否有其他小朋友,或已畢業學生曾與該名老師,發生類似情形。
校長回應,經約談學生及家長,未發現異常,但如果有人再出面指稱,也將會再開案受理。
2
師生戀?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老師的職責是教書育人,而不是掌握學生生殺大權的判官,更不應該是學生的「戀人」!
之前有一段不雅視頻在朋友圈瘋傳,令人震驚的是,不雅視頻的男女主角,竟然是洛南中學47歲的男教師和16歲的女學生。
自2017年11月下旬開始,賈某便利用課餘時間為正在讀高一的李某進行「一對一」物理補課,每周補課1至3次不等,每小時收取100元補課費。
2018年3月11日(星期日)下午輔導結束後,兩人並排坐在沙發上,他摟住女學生腰部,將其抱在懷中,並親吻其臉頰及嘴唇。
女生並沒有反抗,還將兩人的親密行為和接吻過程用賈某的手機拍攝下來。
當晚,賈將該視頻轉存至自己QQ私密空間的過程中,誤將「僅自己可見」點擊成「所有朋友可見」,才造成視頻的流傳。
目前,賈某已被開除黨籍,調離該中學,退還2000元補課費;並上報上級教育行政部門依法撤銷其教師資格。
同樣,2012年Mi2組合成員張木易被爆出和12歲女孩MIKI相戀,兩人經常的微博高調秀恩愛,
那段時間,張木易被推上了風口浪尖,眾多網友紛紛譴責張木易「卑鄙」、「無恥」、「戀童癖」……
一位母親給自己8歲的女兒聘請了一位家庭老師,教女兒音樂。
他教她唱歌、教她自信,和她無話不談。
三年後,23歲的老師主動和11歲的女孩表白了:「我會永遠跟你在一起,保護你,等著你」。
緊接著,兩人在微博上公開了戀情。
女孩說:「我8歲時第一次見到他,就愛上了他,雖然這很瘋狂,但我覺得他那時候也愛上了我。」
她大膽喊話:
「16歲就要嫁給他,雖然我只有12歲,但我懂得勇敢愛。」
「如果他求婚的話,我會很幸福。」
那時,很多人覺得這事兒非常荒唐。
女孩給出的回應是:「我們會堅定自己的愛情,堅定自己的生活方式,堅定自己的一切。」
後來,兩人成立組合,出了兩首歌,向外界宣告彼此的情誼。
在回應了質疑後,兩個人的路似乎走得更加義無反顧了,在微博裡公開的,經常是兩人的甜蜜互動。
直到後來,張木易公布了要結婚的消息,而女孩9月份才滿十八歲生日。
20歲的男方在女方8歲的時候就與之相戀,存在戀童癖的嫌疑,更有許多人擔心,在眾多媒體的大肆宣傳下,會不會給青少年群體帶來誤導。
年齡相差大的忘年戀並不少,很多人也是持中立的態度。
如果是真愛的話,那麼公開宣揚這種愛情觀,甚至想借著婚禮來炒作接廣告,這樣的愛情,真的是愛情嗎?
退一萬步說,就算這種有悖人倫的感情真實存在,也絕不應該放到公共輿論場裡大肆炒作。
3
保護自己的權益
某婚戀網站調查顯示,在學生時代,有三成人曾經暗戀過老師。
從性別來看,男性中暗戀老師的比例比女性高,男性暗戀過老師的人佔33%,女性中這一人數比例為27.7%。
暗戀過老師的人中,23.3%的發生在初中階段,也就是說,有23.3%的人,初戀的幻想對象,正是自己的老師。
學生本身又大多數是心智尚未成熟的年輕人,不太懂得怎樣保護自己的權益。
於是,「師生戀」很容易會成為了校園內位高權重者對弱勢群體性騷擾、性侵的藉口和溫床。
在複雜的現實中,師生關係未必每一個都是浪漫的故事,相對於師生戀的美好,其所帶來可能的「惡」,實際上是萬劫不復的。
面對師生戀,不同人有著不同的看法。
有人認為「任何形式下的師生戀都是耍流氓」,「這種感情只是青春期的某種幻象,並不是愛情」;也有人認為「真愛只不過正好是師生關係而已」。
無論站在哪個出發點,在「師生」這種十分獨特的「不平等依附」的關係中,每一個參與者,都應懂得保護好自己,謹慎對待每一個來自於情感的決定。
—— 你怎麼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