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抗擊新冠病毒專題展」在廣東科學中心正式開放

2020-12-17 廣東省人民政府網

8月13日,全國首個互動體驗型新冠專題展覽「戰疫——抗擊新冠病毒專題展」在廣東科學中心正式開放。圖片來源:南方+客戶端

  在「病原體迷宮」中緊張地操作從而避開各種病原體,同時學習到病毒來源知識;將手放在檢測區,可以檢測「看到」手上的病毒和細菌……8月13日,廣東科學中心歷時5個月策劃的「戰疫——抗擊新冠病毒專題展」(下稱「戰疫專題展」)正式開放,這是廣東科學中心配合科技活動周宣傳推出的全國首個互動體驗型新冠專題展覽。

  戰疫專題展設置「病毒來襲」「共克時艱」「科學防治」和「疫情警示」四個分區,共36個展項,全方位展示了病毒的知識與危害、新冠疫情的發展與影響、全民抗疫的感人事跡、科學防治以及科技在抗疫中的支撐作用。

  「新冠病毒長什麼樣?」「病毒有多小?」「冠狀病毒家族成員有多少?」在「病毒來襲」展區,公眾通過互動展項的體驗,可以從認識病毒、病毒傳播、疫情肆虐三個方面系統學習新冠病毒的基本知識、傳播途徑以及了解到歷史上大瘟疫的情況。

  首次應用非接觸互動方式是本次展覽的一大特色。廣東科學中心有關負責人介紹,展覽首次大面積採用了非接觸互動方式,所有按鍵型互動裝置均設計為感應啟動,公眾無須觸碰按鍵,而是將手懸空在感應按鍵上方稍作停留,即可啟動。這一設計減少了公眾與展項之間非必要的手部接觸,降低了公共場所的傳染風險。

  不少前來參觀的觀眾認為,展覽設計注重互動體驗、寓教於樂,參觀後收穫頗豐。例如,在認識新冠病毒的模塊,觀眾將手懸空放於感應按鈕上方,啟動觀看模型動態演示和視頻,就可了解新冠病毒的感染過程和致病機理;而在科學防治展區,公眾可以通過扮演新冠病毒「偵探」,用模擬放大鏡來探尋偵查病毒可能存在的地方,學習了解新冠防控的相關知識。

  值得一提的是,為致敬「最美逆行者」廣大醫護人員,展覽還別出心裁設計獨立模塊,觀眾只需要拿起聽筒,就能聽到他們在戰疫中發出的聲音。

相關焦點

  • 廣東科學中心研發全國首個互動體驗型新冠專題展
    南方網訊(記者/楊智明 通訊員/吳夏靈) 8月13日,廣東科學中心歷時5個月精心策劃的「戰疫——抗擊新冠病毒專題展」(以下簡稱「戰疫專題展」)正式開放。這是廣東科學中心配合科技活動周宣傳推出的全國首個互動體驗型新冠專題展覽。
  • 喜迎「雙節」,廣東科學中心正常開放
    信息時報訊 (記者 成小珍 通訊員 吳晶平)記者今日獲悉,10月1日至8日中秋國慶假期,廣東科學中心正常開放,開館時間為9:30至17:00。廣東科學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根據國家和省有關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的通知精神,科學中心實行分時預約限流措施,瞬時承載量9375人,單日最大承載量18750人,觀眾須關注廣東科學中心微信公眾號,通過菜單小程序提前預約。入園參觀須提供個人「穗康碼」或「粵康碼」和身份證信息,配合做好防疫檢疫工作,體溫≥37.3℃或有明顯呼吸道不適症狀者謝絕進入。
  • 廣東科學中心中秋國慶假期正常開放,門票八折
    廣東科學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根據國家和省有關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的通知精神,科學中心實行分時預約限流措施,瞬時承載量9375人,單日最大承載量18750人,觀眾須關注廣東科學中心微信公眾號,通過菜單小程序提前預約。入園參觀須提供個人「穗康碼」或「粵康碼」和身份證信息,配合做好防疫檢疫工作,體溫≥37.3℃或有明顯呼吸道不適症狀者謝絕進入。
  • 廣東科學中心中秋國慶假期正常開放
    「病毒——人類的敵人還是朋友?」展(央廣網發 廣東省科學中心供圖)央廣網廣州9月29日消息(記者鄭澍)記者從廣東科學中心獲悉,10月1日至8日中秋國慶假期,廣東科學中心正常開放,開館時間為9:30至17:00。
  • 四川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專題展來啦——
    6月17日開展,為期一個月展覽地點四川博物院展覽內容共分四個單元,包括「聞令而動精準施策」「大美醫者負重前行」「同舟共濟眾志成城」「奮力奪取雙勝利」一封封按滿紅手印的請戰書,新冠1號、2號、3號中藥製劑,「雨衣妹妹」穿過的雨衣,吉布地國家領導人授予四川專家的勳章……6月17日開始,為期一個月的「戰疫——四川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專題展」將在四川博物院正式開展。
  • 南華大學舉辦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專題展
    紅網時刻衡陽10月16日訊(通訊員 夏文輝 邱霞)10月15日,南華大學舉辦「疫情下南華人的責任與擔當」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專題展。教育部原副部長周遠清、湖南省政府原副省長唐之享為展館揭幕。校黨委書記高山、校長張灼華率全體在家校領導,學校特邀嘉賓及學校老領導等一同參觀展覽。
  • 蓉城小學生參觀「戰疫」專題展受感染 真情實感誦讀自創詩歌《生命...
    「危急關頭,一群群白衣戰士挺身而出,告別年邁的父母,吻別年幼的孩子……」7月7日上午,在四川博物院「戰疫—四川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專題展」展廳,一位成都小朋友觀展後深受感到,現場誦讀自己創作的戰疫詩歌《生命的防線》,在現場贏得一片點讚。
  • 廣東科學中心全新科普病毒展覽正式開放
    展覽現場(央廣網發 廣東科學中心供圖)央廣網廣州5月15日消息(記者鄭澍)廣東科學中心結合當前疫情和公眾科普需求,自主研發《病毒——人類的敵人還是朋友?》科普主題展覽,並於15日面向公眾開放。展覽設有互動實驗操作(央廣網發 廣東科學中心供圖)展覽共分「病毒的自白」「病毒和人類的演化博弈」「我們的未來」三個展區。
  • 2020年廣州科技活動周 在廣東科學中心啟幕
    今年新冠疫情發生以來,廣州地區各級科技力量一盤棋聯動,在國字號專家鍾南山院士、徐濤院士領銜下全力投入科研攻關,交出亮眼科技戰疫答卷。習近平總書記給科技工作者代表回信中指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科技是戰勝困難的有力武器。在新的歷史徵程中,廣州要進一步強化作為國家中心城市、粵港澳大灣區區域發展核心引擎的使命擔當,深入貫徹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推動科技創新強市建設上水平。
  • 廣東科學中心今日恢復開館
    記者11日獲悉,根據國家和省有關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的通知精神,廣東科學中心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將於5月12日起恢復對外開放,開館時間不變。據悉,自恢復開館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全國醫護工作者(含港澳臺地區)可憑本人有效證件和身份證明免費參觀廣東科學中心展館(不含影院),同行人員(最多3人)享展館門票全票價格五折優惠。 據了解,疫情防控期間,廣東科學中心展館客流將實行嚴格限流措施,瞬時承載量和單日最大承載量皆調整為3750人。各展廳將根據實時觀眾數量採取客流控制措施,請聽從工作人員指引參觀。
  • 廣東科學中心明日恢復開館
    信息時報訊(記者 成小珍 通訊員 吳晶平)記者11日獲悉,根據國家和省有關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的通知精神,廣東科學中心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將於明日(5月12日)起恢復對外開放,開館時間不變。
  • 廣東科學中心5月12日恢復開館
    央廣網廣州5月111日消息(記者鄭澍)根據國家和省有關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的通知精神,廣東科學中心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定於2020年5月12日(星期二)起恢復對外開放,開館時間不變。場館部分容易引起人員聚集的展品展項和教育活動暫不開放,暫停團隊接待和年票辦理。受疫情閉館影響參觀的年票(2020年1月25日後過期的)有效期可順延90天。廣東科學中心結合當前疫情和公眾科普需求,自主研發了《病毒——人類的敵人還是朋友?》科普主題展覽,5月15日起將正式對公眾開放。
  • 「共襄戰疫·共享未來——中國科協抗疫主題展覽全國巡展活動...
    來源:環球網-文旅頻道  【環球網文旅報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今天,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積極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決策部署
  • 加州州立大學洛杉磯分校徐榮祥生物科學創新中心設立新冠病毒檢測點
    徐榮祥基金會 供圖(抗擊新冠肺炎)加州州立大學洛杉磯分校徐榮祥生物科學創新中心設立新冠病毒檢測點中新網舊金山5月9日電 由美國加州州立大學洛杉磯分校、洛杉磯郡政府以及加州州長辦公室合作設立的新型冠狀病毒免費檢測點當地時間8日在加州州立大學洛杉磯分校徐榮祥生物科學創新中心正式啟動。
  • 30萬字《戰疫梅花——梅州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全紀實》正式出版
    本報訊 近日,《戰疫梅花——梅州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全紀實》(以下簡稱「《戰疫梅花》」)正式出版。  新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1月26日,廣東省衛生健康委確認梅州首例輸入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梅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重要指示和批示精神,按照中央、省部署要求,全面打響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 廣東科學中心今日正式復館迎客
    南方網訊(撰文/鄒長森 通訊員/吳晶平)時隔76 天,廣東科學中心今天(4月10日)正式恢復開館,並推出廣東科技抗「疫」主題新展。記者還了解到,今日起至今年底,全國醫護工作者可免費入館參觀。單日可接待3750人由於疫情尚未解除,廣東科學中心現階段仍實行嚴格限流措施,單日最大接待人數調整為3750人,並實行實名制全網售票,暫停團隊接待和年卡辦理。二樓驗票進館,全程無接觸。場館提供一次性手套和免洗消毒液。
  • 2020年5月廣東科學中心有什麼展覽
    根據國家和省有關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的通知精神,廣東科學中心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定於2020年5月12日(星期二)起恢復對外開放,開館時間不變。  >>>點擊獲取廣東科學中心入館須知  科普展覽&活動推薦  病毒——人類的敵人還是朋友?  過去的3個多月,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籠罩全球,讓我們深刻意識到——病毒無國界。
  • 外交部:堅決反對稱新冠病毒是中國病毒,這是極不負責任的!
    當前,有關病毒源頭、「零號病人」的說法仍眾說紛紜。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今天(4日)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個別媒體稱新冠病毒是「中國病毒」極不負責任,我們對此堅決反對。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表示,我願強調兩點:第一,目前病毒溯源工作仍在進行中,尚無定論。世界衛生組織多次表示,新冠病毒是全球現象,源頭尚不確定,此時應關注如何應對遏制病毒,應避免地域的汙名化語言。世衛組織將新冠病毒命名為「COVID-19」的原因,就是該名稱不同任何地區和國家相聯繫。
  • 「雲打卡」抗疫專題展致敬逆行者
    展中人走到展廳重述戰疫歷程「從2月份起,我們向社會各界廣泛徵集抗疫見證物,在今天的展覽上,我們呈現了500多張抗疫照片和121件抗疫見證物。」在南都導覽團成員的引導下,天榮中學以及天河第一小學師生代表、馳援湖北醫護人員代表、記者代表一同走進了展廳。專題展由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指導,廣東省博物館、南方都市報共同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