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言 職場作者
理智型親子手帳達人
微博:溫言hello 微信公眾號:手帳控
大家好,我是溫言,輪到我來和大家分享實踐多年的親子手帳心得和經驗。
今天的文章是誠意滿滿的經驗攻略哦~~會有很多的乾貨和大圖實例,所以相對較長,在最後還會介紹和桃子同系列推出的「幸福媽媽的親子手帳」新書信息!」
希望大家能耐心看完。我們開始吧!
先來一張書桌圖鎮樓。
親子手帳和常規手帳有什麼區別?
經常看這個號的朋友們,肯定對手帳已經非常熟悉啦!
但要說的是,親子手帳作為手帳中的一種,雖然與常規手帳有許多相通之處,也有不同的地方:
1. 記錄者因為是父母(以媽媽為主),所以一般時間精力更為有限,更需要活用碎片時間、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來堅持手帳
2. 其它手帳多是「為了自己」而做,而親子手帳更多為了孩子或整個家庭而做;
3 再有一點不同就是:
相比起成年人的穩定性,小孩子的成長狀態是飛躍式的。
因此,親子手帳在不同階段,就會有不同的側重點、形式,也會呈現出非常不同的面貌。
不同時期的手帳,體現截然不同的樣貌
親子手帳的價值
親子手帳可以為它的主人帶來的好處非常多!
1) 記錄寶貴瞬間、成為家庭寶貴財富
在育兒過程中有許多寶貴的瞬間,令人熱淚盈眶或忍俊不禁。但無論多麼難忘的場景,多年後,難免會遺忘。
而手帳可以記錄下這些轉瞬即逝的瞬間,讓長大的孩子得以了解自己的過去。
旅行手帳
日常照片的手帳
記錄親子對話的手帳
累積的記錄在經歷了時間洗禮後,也能成為全家團聚追溯的共同記憶,是寶貴的家庭財富。
根據一起出去摘山棗的小朋友形象,用姆明印章+馬克筆,創作的親子手帳
2) 讓自己的辛苦轉化為可視獎賞
很多媽媽都會有這種感受:如果是學習和工作,只要努力就可以獲得許多「正向反饋」。而我們在育兒的最初幾年,卻往往無法獲得這種「積極的反饋」。
許多新手媽媽陷入了長期的焦慮或抑鬱。
這時,親子手帳可以趕走內心的陰霾。
通過記錄日常中最卑微的小事,你能捕捉到身邊細微的變化和某一時刻的感觸:生活的意義就在生活的細節裡。
3) 幫助自己思考、成長和進步
一旦你開始記錄,就會開始不自覺地觀察四周,捕捉生活中的細微之美。
落筆時,也會對事情進行不自覺的分析整理——這會讓你比以前更容易思考,更富覺察力,也能生出更多同理心。
這頁手帳是孩子在體檢時查出視力有些問題,對此我對他的生活習慣、飲食運動,進行了全面的反思,也查看了很多果殼網上的權威文章和資料
這頁是開始學習英語過程中,發現很多和網上達人、書裡講的不一樣的地方。教小孩學英語並沒有那麼順利和理所當然,所以進行了詳細的記錄和思考。
到了現在,英語啟蒙進入了非常自覺快樂的佳境
4)手帳可作為親子教育的一部分
不要把「做手帳」這件事孤立,而要盡力和日常的家庭生活建立聯繫。
比如以下幾種做法:
A 親子共讀手帳:
像看繪本那樣,給寶寶朗誦記錄的他小時候的事——孩子們非常愛聽他們以前發生了什麼;
B 共同製作一頁手帳:
適合已經上了幼兒園的孩子,和爸爸媽媽一起做手帳,就像上手工課一樣好玩,特別是還有新奇漂亮的貼紙和膠帶!
下圖是我和孩子看完《冰雪奇緣》後,各自畫的動畫人物。放在一起,貼在手帳裡,別有趣味!(摘自《幸福媽媽的親子手帳術》)
C 珍藏孩子不同年齡段的作品
我的書裡有一章節,叫做「如何用手帳為孩子打造一間專屬的美術館」,裡面有很多特別簡單的方法,就能把簡陋幼稚的作品,大變身成充滿特色的「藝術展品」。 比如:
寬膠帶底紋法
剪貼背景法:
還有照片歸納法:
D 傳遞家庭價值觀
一起做手帳時,氛圍非常溫馨快樂。
我們可以利用做手帳的這段「安全」時光,啟發孩子自己說出他覺得什麼事情開心,什麼事情讓他難過,家長順勢開導。
許多生活的道理,家庭美育的價值觀,可以在這時完成傳遞。
讓親子手帳閃光的三大原則
原則一:找到你的家庭與手帳共存的方式
手帳的種類繁複,對於親子手帳而言,找到合適的手帳類型非常重要。
因為不同類型的本子,對時間精力的投入要求是不同的。
比如填寫式手帳,往往已經印製好了日期、需要填寫的項目。記錄者只需按照規定好的項目,像填空一樣填寫即可。
這種手帳多應用於0-1周歲的寶寶的父母。
由於此時育兒的最主要任務是餵養,和對寶寶的日常料理,所以需要記錄的項目非常有限,且會重複出現,例如餵奶時間、換尿布頻次等。
當然也可以自己動手製作表格
再比如日期型手帳,往往本冊上提前印製好了年份、日期、周計劃、月計劃
這類手帳其實更適合規律、時間安排有序的生活者。
比如可以用月計劃、周計劃安排寶寶的飲食結構、膳食習慣,或記錄疫苗時間,給自己提醒。
日期頁可以用來記錄常規日常小事——一年下來,會得到一本非常豐富完整的作息表和生活手冊。
還有剪貼薄類型的手帳。
從嚴格意義而言,可能更類似於相冊的進階版,但目前也都可以歸為手帳。它們就很適合那種喜歡拍照、不愛寫太多文字的父母。
但是大家也要留意一點:每類手帳同時也是雙刃劍。
比如日期型手帳雖然規劃性強,便於計劃和追蹤,但對於時間投入的要求非常高!
再比如剪貼型手帳雖然可以承載許多圖片,但文字的發揮空間非常有限。
不同的手帳類型,對於時間、精力、特長不同的人而言,都可能非常具有挑戰性。所以不能盲目看其他人都在用什麼類型的手帳,都在怎麼記錄。其他人的作法,都只能給你靈感和參考。
真正適合自己的方式,還是要結合自己的情況去思考和實踐。
原則二:找到自己喜歡的方式,才能長期堅持
請大家看下面的拼圖照片,你們覺得哪一種是正確的親子手帳呢?
實際上所有這些照片都是我記錄過的親子手帳!只不過是不同時期、不同場景下的記錄。
和其它手帳一樣,親子手帳並不會因為形式不同,而有對錯之分。可以有非常豐富的日記型、照片型、BuJo型,繪畫型、表格型、拼貼設計型…
用動物園門票粘貼,配合膠帶+貼紙,製作的記錄型手帳
用幼兒園陶土作品列印出的照片,配合復古素材包,結合孩子口述的內容,做成的鮟鱇魚手帳
日程表型手帳
以上只是舉一些例子。
因為我是一個比較好奇的人,看見新東西就像嘗試一下,有什麼靈感,也想用一下,所以也嘗試過特別多的類型。
但如果你是一個追求穩定的人,始終堅持用一種風格,也完全沒有問題。
當然這些都不是一成不變的。畢竟孩子在飛快地長大,不同階段,有不同需求。
比如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我一直都覺得這種圖+文的方式最適合我,因此也做過很多這種大圖+文字的手帳版式
但這種情況最近也發生了改變。
隨著小朋友需要學習的東西越來越多,手帳裡越來越多引入了表格和清單的形式,方便進行規劃和記錄。
再有我曾經覺得國譽那種「自我手帳」要求太高,我自己是無論如何也不會用的。可最近的情況是,我也開始用自我手帳了,而且發現對於進度管理相當有成效!!
囿於篇幅,未來再單寫一篇講吧。
原則三:不單單是記錄,要和目標相結合
因為是記錄育兒的過程,或者是作為育兒生活中的輔助工具,所以難免會有一些小的目標或裡程碑希望達到。
無論這些目標是媽媽自己的,比如時間管理、減重、讀書計劃;
還是關於寶寶的,比如啟蒙、讀繪本這種,都應該優先考慮,如何和已經在記錄的手帳相結合。
在書裡,我專門有講述如何用月計劃、周計劃去拆解和實現一個個育兒的小目標,
我自己在手帳中,也會根據需要,自己設計表格,來制定和追蹤小目標的達成。
給大家看幾個我手帳中出現的圖表:
A 任務執行表格:追蹤監督某項任務的執行情況,比如喝奶、補鈣、鍛鍊等等
B 英語啟蒙閱讀進度表:為了完成某個目標,而記錄每天的完成度和熟練情況。
其中黃色格子是聽力裸聽書籍、紅色代表自己拼讀已掌握熟練的、藍色代表尚不熟練需要再回爐複習的。有了這樣的表格,一切進度瞭然於心
C 比較表格:這裡用的是購書清單
因為看中了很多書,每套幾乎都是很多本,有些比較貴,體積上非常佔地,因此把優缺點列出來,方便比較
上述表格僅僅是冰山一角而已。
我用它們舉例,想說明非常重要的一點是:
一旦你嘗試著把目標梳理、記錄出來,並在日常生活中追蹤執行狀況後,育兒的焦慮感反倒消失了。
以我自己為例,我不會因為「進度緩慢」,或者有件什麼事情當天沒按計劃完成,而感到特別焦慮。
因為記錄這個行動,讓我對於目標、進度、實施能力有了認知。也不會感到迷茫,或去做數量上的盲目攀比。
上述這些心得和經驗,只是我想推薦給大家的這本「親子手帳書」的冰山一角:
淘寶搜索:幸福媽媽的親子手帳術
——240 頁全彩大圖、180度平鋪
——58個簡單而幸福的實踐案例
——86條眼前一亮的親子手帳技巧+靈感
——更積極、懂思考、樂趣滿滿!
--部分目錄--
噹噹、京東、淘寶、微店全網有售
預售期75折價
淘寶
(下面這個店買書還贈親子手帳超實用便利貼)
今天的推送就到這裡啦
麼麼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