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最痛苦的事情,莫非是明明很努力地在學習,成績始終上不去,問題嚴重的成績反倒越來越差了,家長也是跟在後面干著急。付出了沒有回報,誰都會很難受,時間長了就會失去學習信心。所以一定要想辦法改變這種被動的局面,只要努力學習了,就有成績的提高,這才是大家想看到的結果。
其實要達成你想要的這種結果,並非是做不到的事情,要說做不到,是沒有找對方法,有些地方要稍微動下腦筋的。下面一起來看看,造成努力而沒有成績提高的一些重要原因,以及應對解決辦法。只是知道了原因肯定不行,有了解決辦法才是真正的有意義的。
智力方面的原因:學習基本上是純智力的勞動,智力是決定學習成績好壞的第一個基礎,既然要走學習這條路,這個問題就是不能迴避的。不要覺得智力不行就是什麼丟人的事情,十個指頭都不一般整齊,沒什麼丟人的事情。有什麼問題,解決什麼問題就行了。
有網友可能不同意,智力是天生的,智力問題也能解決?智力問題是可以解決的!完全不會騎自行車的人,可以學會騎自行車;不會開車的人,可以學會開車;不會打遊戲的孩子,靠自己自學就學會了打遊戲,為何智力不行的就不能搞定智力?相信自己,可以的。
要掌握一種自己原本沒有的技能,訓練這種技能就行了,智力不行的,就進行開智訓練。開智訓練最好的方法就是做智力題,而且訓練的時間宜早不宜晚,就像運動員訓練的方法一樣,從小開始訓練比較好。智力題的選擇,要包括數字計算、邏輯推理、圖形、分類、記憶力訓練這些方面的。無需懷疑,就像跑步主要用跑步來訓練一樣,智力訓練就是做智力題。
平時學習是不是也是智力訓練?肯定是的,但是訓練效果,遠沒有專門去做智力題效果好。
文、理科學習方法方面問題:以後高考可能不再分文、理科了,但是文科、理科的科目學習特點還在。先說理科的學習,理科學習的要點在於:多記多背!
理科理解了就行,這種方法不行,努力了沒成績,這也是一個重要原因,背的太少,記得太少。只是強調理解,對提高學習成績來說,始終是低層次的學習方法,也是一種培養懶惰的學習方法。只要理解就行,不用去背了,那麼理解了,再背了,難道會吃虧了?不會的。
很多學霸也是講,理科要強調理解,錯了嗎?沒錯。學霸之所以成為學霸,一個原因,記憶力很強,龍爪手見過的學霸,有的幾乎可以達到過目不忘的程度。他們在強調理解的同時,其實已經把知識點背過了。普通的孩子是沒有這麼強的記憶力的,所以要求你主動地去背、去記。
要背去背什麼?可以背得太多了,公式定理,知識的,習題,題型,特殊的解題思路。多背一點,成績就上來了。
文科類的科目學習要點:多理解,多歸納總結。
文、理科的學習提升成績的方法,就是一句話:反著學。把以前學生所認知的,理科要多理解,文科要多記、多背反過來,理科多記、多背,文科多理解就行了。
學習知識複雜程度方面的問題:學生平時對自己要求太低,不願意去學習複雜的知識,並非是學不懂的原因,而是有逃避為難的情緒在裡面。學得太簡單,考試的太複雜,這也是成績無法提高的一個原因。
簡單的知識再努力學習,訓練出來的能力也是簡單的思維能力,尤其是那些壓軸題,綜合題,都迴避掉了,這樣肯定是不能提高解題能力的。
道理明白了,就把自己缺失的這一塊去補回來,每天留出一點時間,專攻壓軸題,綜合題。不要害怕做壓軸題,做了,你不會失去什麼,而能得到的東西就太多了,包括:記憶力的訓練、邏輯分析能力訓練、綜合分析能力訓練等等。最重要的,提高成績,壓軸題都能做了,還擔心沒有成績嗎?
只管種、不管收穫的假勤奮:今天的作業都做了,該看的知識點也都看了,然後?然後就可以睡覺休息了。反正種子已經播下去了,就等著收穫吧。
種子播種下去了,你就不擔心會不會發芽,會不會長蟲子,會不會遇到個乾旱天氣?學習也是一樣,只管努力就行,不管會不會有成績,或者堅信自己學了就有成績。這種勤奮說他是勤奮吧,也確實是。但是這樣做對於真正的勤奮來講,是遠遠不夠的,可以叫假勤奮,這種勤奮更多地是要給自己一種心理暗示,自己還在努力學習罷了。
你有沒有想過,萬一路走錯了,學習方法錯了,或者是不合適自己的學習方法,豈不是距離你想要達到的目標越來越遠了?學習始終應該是一個動態反饋,適應的過程,而不是一條道跑到黑。要把學習效果作為對你學習努力的反饋,不停地調整學習狀態才行,直到確實找到一種適合自己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都努力了還是沒有成績,不停下來思考一下為什麼,還是去「拼命」努力,這種方法要改一下了。
拋磚引玉,改變學習現狀。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個體,都有不同的特點,學習是也會有自己特殊的短板,前面說的這些造成學習成績不能提高的原因,也是一個拋磚引玉的作用,除了這些原因,可以自己認真總結一下,看看還有哪些具體原因造成的學習障礙,把它們找出來,找到相應的解決辦法,成績就可以不斷提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