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溫州的沙灘,除了名聲在外的漁寮大沙灘等,其實,還有一些相對小眾的沙灘,在不少旅友心中佔有一席之地。比如,位於蒼南馬站的後槽沙灘。作為近幾年新興的天然海濱浴場,這裡沙質細軟,沙灘乾淨,海水清澈,而且關鍵是,即便在五一這種公共假期,也不用人擠人。
遠離塵囂的原生態沙灘
開車去後槽沙灘,中間必須要盤繞過蜿蜒的環山小路,行程約需20來分鐘,新手可能要花更多時間。正是交通相對不便的原因,讓這裡遊客更少,但置身其中讓人更有種遠離塵囂的感覺。
後槽沙灘,長500多米、寬400多米,形狀狹長。跟同屬馬站的漁寮沙灘相比,這裡海灘面積雖然稍微遜色,但水質、沙子可能還略勝一籌,更重要的是,因為遊客相對較少,充滿野趣。
對許多追求小眾體驗的人,後槽沙灘有著不一樣的吸引力。那份祥和可以讓人更潛心去享受眼前的藍天碧海。
在沙灘上,你能看到蹲坐著的村民,正在將藏在沙中的蛤蜊挖出放在網兜裡。
當海浪平息時,俯下身,躺在細細的海沙之上,可以聆聽不遠處傳來的潮聲,實為「山海小歲月」中的浮生一樂事。
民宿界的「後起之秀」
據了解,幾年前,後槽沙灘所屬的後槽村(2019年4月,後槽村和其他村合併,改稱「草嶼村」)還只是封閉落後、不為人所知的偏遠小漁村,村民以靠海為生。如今,借著後槽沙灘這份天賜的資源,慢慢吸引了更多遊客來體驗,知名度逐漸打開。
其中,就有著相對知名的海螺度假村。它一邊靠山,一邊鄰海,主建築是一幢幢獨具風格、並排而立的彩色木質小別墅。住在其中,視野極好,放眼望去,美麗的海景一覽無遺。這裡也是許多遊客來了後留宿的首選。
度假村主要設施除了木屋別墅、還有海景餐廳、海螺廣場、水上遊樂區、露營水平臺和草坪、親水燒烤平臺等,有帳篷、救生衣、燒烤工具等出租,適合家人、親朋好友、同學聚會。
海螺度假村還是我省漁民轉產轉業的一個典範。這背後,草嶼村黨總支部書記黃大宏功不可沒。人稱「黃大膽」的他,曾榮獲2016年度浙江新農村建設帶頭人「金牛獎」。幾年前,正是他帶領漁民主動拆解「三無」漁船,眾籌資金1000多萬元,建起了海螺度假村,發展了旅遊產業。
黃大宏是土生土長的後槽人,高中畢業後,曾隨父下海捕魚,也曾背井離鄉外出闖蕩,從事過家裝、服裝、海產養殖等生意。提出開發濱海鄉村休閒旅遊的設想,便得益於多年闖蕩社會的經歷,開闊了他的視野。在黃大宏的帶領下,村裡越來越多的曾經風裡來、浪裡去的漁民,收起了漁網上岸吃上了「旅遊飯」,當起了民宿老闆。曾經的小漁村也華麗變身,當地逐漸形成了一片民宿群。
「從最初的一家民宿,現在已經發展到28家,總共有350個床位。現在這個旺季,有些民宿周末的客房已經訂到了8月底。」黃大宏介紹說。
獨特體驗有點多
黃大宏語帶驕傲地笑著說:「來我們這裡的遊客,基本都不是走馬觀花,大多會住上一兩天好好感受一下。」
能把人留下,讓遊客願意留宿深度體驗,正是得益於當地獨具魅力的漁村風情。
除卻清淨的沙灘,天然的旅遊資源,淳樸的漁民也是這裡不可替代的旅遊資源。來這裡,能帶著孩子到沙灘上向漁民學習挖蛤蜊,拿到農家樂加工烹製,大快朵頤。還可以跟當地漁民學織網,看穿繩打結,還能體驗一把出海捕撈的快感。
石乳餅、曲嘴、佛手……這些當地美食是不能不嘗的。這裡水清沙幼,養殖的生蠔、厚殼貽貝更是值得帶走的伴手禮。
村內還有飛來塔、楊府廟、百年大榕樹、古戲臺等。走走逛逛,聽聽鄉野間的逸聞傳說,是實實在在的「村遊」體驗。後槽古時為駁船碼頭,據當地傳說以及考古證實有年代久遠的沉船遺址。
休閒娛樂項目方面,露營基地、海濱KTV、沙灘燒烤,海上垂釣等,都是基本的配備。最值得一提的是,這兩年,當地還引入了衝浪項目,目前實行會員制消費。還記得前幾天Angelababy衝浪的影片得到2000萬人搶看嗎?這項又A又颯的運動,在別處不太多見,有點小眾也有點高端,現在來後槽沙灘,就可以搶先體驗一把海浪撲面的清涼刺激。
來源:溫州都市報
編輯:小強
審核:林蔚 鮑承益
監製:王文波 黃益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