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劉樂平
本報訊 浙江是傳統的外貿大省。不過,當浙江不再滿足於簡單的組裝,開始更多地從事高附加值工作,並追求精神享受的時候,「浙江服務」也到了覺醒的時候。
省商務廳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至5月,全省服務貿易實現進出口總額為144.75億美元,其中出口86.36億美元,一季度服貿總額佔全省外貿總額近1/10。而《浙江省國際服務貿易發展報告2014》顯示,從1996年至2013年,我省服務貿易進出口年均增幅高達28%:從1996年的4.9億美元到2013年的325億美元。
據悉,商務部正在研究制定《重點服務出口領域指導目錄》,並對納入目錄中的服務出口,從財政、稅收、金融等角度完善扶持政策。此外,今年的多個國際談判將涉及服務貿易領域的開放。
這一切無不昭示著:服務貿易的時代來了。
「浙江服務貿易發展的一個特點是附加值較高的領域增長較快,服貿結構進一步優化。」省商務廳服貿處負責人介紹說,值得一提的是,文化出口規模雖然不大,但增長快,成為浙江服務貿易和文化產業一個新亮點。
本報記者擷取3個典型樣本,從不同角度體味浙江服務貿易的春潮激蕩及發展大勢。
華策影視:
打造「個性化」全產業鏈
「中國(浙江)影視產業國際合作實驗區,杭州總部已經開始動工建設,三年內杭州將出現一個與國際充分接軌、凸顯影視與科技相融合的影視創意矽谷。」作為項目的投資者,華策影視日前在北京宣布。
華策對其的定位是:全國影視產品和服務走向海外的重要平臺、推動中國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基地。去年,華策的海外發行電視劇3242集,銷售額達600萬美元,目前全球已有91個國家和地區都能看到華策影視共9000多小時的影視劇節目。
在電視劇等文化產品的國際傳播中,語言是一大瓶頸。華策影視與國廣傳媒共同成立的國廣華策影視譯製有限公司,去年共完成近百部影視劇的翻譯工作,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委派的文化輸出工程《婆婆來了》一劇的譯製包裝工作,獲得了總局頒發的「中國優秀影視作品走進『亞非拉』貢獻獎」。
去年啟動的全球華語聯播體項目也開始在海外落地,「華策頻道」在美國SimulTV和YOUTUBE兩個播放平臺成功上線,一個月內便發展了數萬的訂閱用戶。「搭建華語電視劇聯播體,就好像在全世界的文化產業版圖上修一條高速公路。」 華策影視總經理趙依芳說。
華策影視下一步將重點發展網際網路領域,同時打造「個性化」的全產業鏈。今年,華策將針對網際網路用戶的特點,在運用各類分析的基礎上,嘗試製作更加多樣化的內容,包括網絡劇和網絡欄目等。在渠道建設上,意欲通過視頻網站和網際網路電視探索設立「華策影視頻道」,培養B2C模式。
浙江華麥:
服務影視出口「O2O」
中國(北京)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的「浙江主題日」上,阿拉伯語配音的國產電視劇《金太郎的幸福生活》片段引起現場高度關注,當宋丹丹的幽默用阿拉伯語蹦出,採購方GBTimes(環球時代)中東公司總經理Ashraf Hamed介紹說:當地觀眾很驚訝,原來中國丈母娘的表現和他們那兒的丈母娘如出一轍。
GBTimes是浙江華麥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在京交會籤約的重要合作夥伴,接下來浙江華麥將通過公司運營的中國首家線上文化影視作品跨境交易平臺MEGA MEDIA,向GB Times所在的18個國家和地區源源不斷地輸出適合當地市場的中國影視作品。
「《金太郎的幸福生活》之所以能引起關注,在當地播出時引發共鳴,最重要的還是文化的共融性。」 浙江華麥總經理陳瑩稱,華麥根據市場需求結合公司的運營模式,在MEGA MEDIA平臺上為註冊會員提供部分優惠甚至免費的增值服務。
這個增值服務包括,聯合境外多個國家市場機構,為優秀作品提供專業的優質翻譯和本土化配音,突破語言障礙,縮小文化差異,增加文化認同感。除此之外,MEGA MEDIA平臺還開展365天實時網上音視頻產品交易,組織國內文化影視企業參與國際影展等,真正實現線上線下互動的對外文化產品交易新模式。
京交會後,在浙江華麥的牽線下,浙江長城影視與GBTimes公司籤約了《七年之癢》、《太平公主秘史》等兩部電視劇。這兩部電視劇有望成為繼《金太郎的幸福生活》、《媳婦的美好時代》之後中東地區下輪播出劇。作為《七年之癢》的主演之一,著名藝人華少將在年內開口操著阿拉伯語登陸中東衛視。
陳瑩說:「希望通過市場運作而非文化交流的方式實現文化走出去,因此實現本土化運作和培育市場將成為對外文化貿易的重點和實現中國智造走向世界的真正啟航。」 作為中國首家影視作品跨境交易平臺MEGA MEDIA,服務於浙江影視企業的O2O專業領域,該項目也是今年浙江省重點支持的對外文化貿易平臺。
浙大網新:
孕育巨型外包企業
今年初,浙大網新聯合阿里雲和華數集團,讓杭州淳安的社保一體化踏上了「雲」端,這標誌著全國首個在第三方雲平臺運行的社保信息系統誕生,也為參保的老百姓們提供了便利,大家在就醫時可以通過醫院的終端機直接刷社保卡結算、拿藥,節省了重複排隊等候的時間。
「國內傳統行業都想進入進行網際網路改造,這就是我們的機遇。」浙大網新執行總裁鍾明博告訴記者,作為國內領先的服務外包企業,今年浙大網新正在進行業務調整,離岸市場升級中低端業務,而在岸市場成長性越來越好。
鍾明博說:「我們的服務外包除了堅守我們過去的國際市場,堅持走高端業務路線外,我們今後主要的關注點就是我們的服務外包能力如何應用到國內市場。」
升級的迫切需求源於市場的壓力。鍾明博表示,中國軟體外包靠廉價勞動力競爭模式已經走到盡頭。主要市場日元貶值、國內勞動力成本快速上升,使國內軟體外包企業成本大幅上升,價格優勢逐漸消失。
然而,機遇也隨之顯現。鍾明博認為,伴隨著國內對信息化需求日益加大,軟體企業或迎來新的機遇。在城鎮化、工業化、農業現代化過程中,對信息技術應用需求量巨大,國內市場快速發展。但客戶越來越成熟,要求越來越高,企業自身必須提供個性化、差異化的服務。
最近的一個成功案例是供應鏈金融。針對企業和銀行之間信息不對稱,浙大網新開發的平臺可以實現銀行對企業及其數百家供應商、經銷商的資金流動、交易往來等一清二楚,「等於是對銀行透明」,這就是雲服務的應用。
「雲不是一個孤立的概念。」 對於未來的趨勢,鍾明博認為,部分大企業開始思考並嘗試轉型,未來業內企業發展方向將趨於巨大化和專業化,領軍企業開始大規模併購,無論是抱團取暖還是業務互補,利用資本的力量整合資源,使得部分企業呈現巨大化發展趨勢,未來3至5年極有可能出現5萬人以上巨型外包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