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21 信息來源: 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
2018年12月14日下午,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第一屆「化院人故事——身邊的榜樣」活動在化學學院A204報告廳舉行。該活動旨在搭建化學學院學子釋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的舞臺,通過講述大家身邊的化院人故事,展現化院青年榜樣風採。
活動現場
本屆「化院人故事」邀請了化學學院優秀黨員代表馬雯、參軍報國代表袁浩、學術科研代表顧春暉、文體活動代表莊方東和社會實踐代表趙銀花擔任講述人。北京大學團委副書記王一涵,北京大學政策研究室陳威、趙穎,化學學院黨委書記馬玉國、黨委副書記趙美萍、副院長周江、團委書記張舒以及學工辦的各位老師出席活動。本次活動吸引了全院近300名師生參與。
馬玉國在致辭中表示,化學學院歷史上有很多優秀人物,其事跡大都在書本上、報導中。大家能夠在現場聽到五位優秀的化院學子講述自己的故事,見證新時代青年人的風採,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馬玉國鼓勵大家從榜樣的故事獲得啟發,無懼遠方、勇往直前,做新時代有理想、有活力、敢奮鬥的青年。
馬玉國致辭
在講述人和嘉賓的共同參與下,第一屆「化院人故事——身邊的榜樣」正式啟動。
啟動儀式
2014級研究生馬雯同學作為優秀黨員代表,講述了自己激活黨支部,並一步步成長為優秀黨支書的經歷。她帶領團隊獲評北京大學先進黨支部,個人被評為北京大學優秀共產黨員,並作為學生黨代表參與了北京大學第十三次黨員代表大會。她還介紹了自己吃苦在前、一步步收穫國家獎學金的科研經歷,展現了不忘初心、勇擔紅色使命的優秀黨員風採。王一涵為馬雯同學頒發了黨員表率的獎狀和獎盃。
馬雯同學講述黨支部故事
2016級本科生袁浩同學作為參軍報國代表,為大家講述了從象牙塔到軍營的故事。2015年參軍入伍,2016年成為坦克二級駕駛員,在伍期間擔任學兵隊教練,兩次參加外軍保障任務,兩次獲得優秀義務兵獎章,袁浩同學通過自己的經歷表達了他對軍營的執念和對家國情懷的理解。作為新一代青年,袁浩同學既以一名北大人的標準要求自己,不忘「眼底未名水,胸中黃河月」,又以一名軍人的標準要求自己,不負國家不負民,展現了一個甘於奉獻、敢於犧牲的參軍報國榜樣的風採。馬玉國為袁浩同學頒發了參軍報國表率的獎狀和獎盃。
袁浩同學講述軍營生活
2014級研究生顧春暉同學作為學術科研代表,在博士期間發表高水平SCI論文12篇,其中第一作者7篇,獲得了研究生國家獎學金、化學之星、北京大學三好學生等多項獎勵。他向同學們介紹了「要」成果、「拼」成果和「熬」成果的艱辛卻豐富的科研經歷,也展現了自己在音樂、繪畫、攝影等方面的閒情逸緻。顧春暉同學告訴大家,作為化學學院幾百名普通人之一,堅守自己的本職工作、堅守科研的信念、堅守一名普通人的幸福,即使未曾有過大放異彩的青春,也能收穫精彩且有意義的人生。他向大家展現了一個嚴謹求實、愛好廣泛的學術科研代表的風採。趙美萍為顧春暉同學頒發了學術科研榜樣的獎狀和獎盃。
顧春暉同學分享科研點滴
2014級研究生莊方東同學作為文體活動代表,與大家分享了他是如何從一個只能跑300米的高中生,一步一步成長為「登上珠峰的男人」的故事。無論是環島騎行、越野跑步,還是下海遊泳、登山踏雪,他用自己的故事告訴大家,不斷地突破舒適區去挑戰自己,將會得到更大的進步;在困難面前只有去面對、去堅持,才能更快地提高自己。同時,莊方東同學也為大家講述了自己園丁技藝和手工技術的業餘愛好,簡單介紹了自己的科研成果,展示了一個勇攀巔峰、志在高遠的文體活動代表的風採。周江為莊方東同學頒發了文體活動榜樣的獎狀和獎盃。
莊方東同學講述登頂珠峰的故事
2015級研究生趙銀花同學作為社會實踐代表,為大家分享了支教路上的艱辛。她最大的夢想是為西部教育發展作出貢獻,因此在高考後毫不猶豫填寫了師範類高校作為自己的志願,本科和研究生期間曾多次參與志願服務工作和社會實踐活動,分別赴雲南省彝良民族中學支教、浙江金華和寧夏吳忠調研。支教途中,有過艱辛,有過困難,但她仍憑滿腔熱愛為邊遠地區的同學送去知識和關懷。當被問到為什麼去支教的時候,她號召大家看到貧困處境中無奈的孩子們,見一見蒼白文字外的辛酸,做出行動,去關注、幫助他們,讓夢想開花。她向大家展現了一個積極實踐、投身公益的社會實踐代表的風採。張舒為趙銀花同學頒發了社會實踐榜樣的獎狀和獎盃。
趙銀花同學分享支教故事
全部同學分享結束後,陳威、趙穎兩位老師為講述人贈書,對他們帶來的精彩故事表示讚揚。
合影
不同的化院人將他們的青春奉獻給了不同的領域,在各自的領域裡揮灑汗水、頑強拼搏,發揮著自己的光與熱,書寫著自己的精彩故事。本次活動號召所有的青年學子把握好當下,以這五位優秀的身邊人為榜樣,不畏挫折與艱難,繪製每個人自己獨特而有意義的寶貴青春,擔起民族未來的責任,爭做國家棟梁。
編輯:山石
責編:白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