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中將怒火衝天:零下50度嚴寒,缺數萬件冬裝,早晚出大事情

2020-12-17 騰訊網

據環球網報導,《印度斯坦時報》網站10月10日刊載文章稱,印度陸軍副參謀長塞尼(SK Saini)中將表示,印度陸軍駐邊境高原地區的部隊缺少數萬件冬裝,適合嚴寒條件下的帳篷,以及取暖設備。目前所用的登山設施和禦寒衣物幾乎都需要從外國進口,呼籲印度加緊研發投入,儘早實現自給自足。印軍這位參謀長十分憂慮,甚至怒火衝天。印度軍隊駐紮在邊境高原地區的後勤保障存在大問題。

「業餘愛好者談武器,專業人員談後勤」,這是軍事領域亙古不變的話題,沒有良好的後勤保障,很難保證前線作戰能力。印軍副參謀長塞尼中將還表示:目前有大量的印度陸軍部隊正被部署在氣溫達零下50℃的極高海拔地區,由於「缺乏可行的本土解決方案」,印度不得不繼續從國外大量進口防寒設備、服裝和其他裝備。

塞尼強調,印度陸軍現在在戰術頭盔,夜視儀,防彈衣,輕便單兵通訊設備等方面都需要下功夫。例如印軍完全無法為前線部隊提供類似中國部隊那種組裝式的保暖方艙,只能進口民用的禦寒帳篷,一個簡易的多人帳篷就高達2000美元。在列城東部的5萬印軍,在錫亞琴冰川的1萬印軍等等,都還沒有得到過冬服裝和裝備。

對於印軍目前大量陳兵的拉達克高海拔地區,後勤補給越發重要。印軍表示,即使冬天氣溫降到零下50度,印軍也會為士兵準備好全天候的住所和衣服:從部署騾子到大型運輸機,從種植蔬菜到「養生食品」,印軍已啟動整個後勤網絡,為部署在中印邊境地區的數千名印軍運送物資,度過嚴冬。從媒體相關報導來看,目前印陸軍已經在該地區部署了不少於3個師的兵力,大量兵力已經在最近幾個月內消耗掉了大量儲存物資,這對本來就不多的物資來說是根本經不起的。面對即將來臨的冬季,印軍必須趕緊在拉達克地區儲存後勤物資,否則該地區的印軍將很難撐過這個冬天。

印軍在前沿所使用的禦寒帳篷

一名印軍軍官向媒體展示禦寒帳篷。

這種帳篷其實就是簡單的民用寒區帳篷,有一定的保暖功能,但不足以應付零下50度嚴寒。

位於喜馬拉雅山區的拉達克地區,氣候條件非常惡劣,海拔超過4500米,冬季最低的溫度可以降低到零下50度。這對於人類來說,簡直就是人體極限,就更不用說還要保持運動能力保持戰鬥力了。從以往該地區的情況來看,差不多到10月中旬之後就會出現大雪封山的情況,到時候主要的道路都會被封住,無法通行。一旦物資消耗完畢,處在該地區的數萬印度軍隊將面臨巨大考驗。

再看看中印邊境營房和後勤保障的巨大差異,真的很同情印軍。日前,由我國研發設計的新型拆裝式自供能保溫方艙正式落戶高原邊防,該方艙由宿舍、食堂、集成盥洗室、乾式自潔廁所、庫房、微電網、供暖設備等7個模塊組成,一應俱全的功能完全滿足部隊駐紮邊防的正常生活所需。

對於解放軍高原部隊生活條件的改善和優越,印度卻有點酸酸的味道。據印媒《連線網》10月11日報導,在中印邊境對峙區後方的列城的印軍,面臨著高原冬季無房可住的問題。因為,印軍沒有解放軍這樣給前線部隊提供恆溫移動營房的通力。而且,目前歐美也沒有這種裝備,這是解放軍的獨家。

而印軍在與我對峙的最前線部隊,僅能住帳篷,而且這些帳篷都是從國際市場上採購的民用帳篷。

一般情況下,印軍給拉達克地區的後勤補給通過兩種方式,一是陸地公路補給,一是空運補給。印度國內通往拉達克地區幾乎只有兩條道路可以使用,其餘都是非常破爛的道路,甚至說還有非常低效率的鐵路。最要命的是,陸地運輸基本上只能在每年最熱的那幾個月進行,其他時間段根本不能用。剩下的,印軍可以依賴的就只有運輸機了。好在印軍在拉達克地區附近有多個質量還算可以的機場,可以起降一般的戰術飛機。印軍裝備的C-170、C-130以及安-32等都可以被拿來解決地面運力不足問題。

圖片:中印駐守高原山地的前線部隊的夥食對比。

除了公路和空運之外,為解決最後一公裡的運輸問題,騾子也是印軍所依靠的運輸對象。由於喜馬拉雅山地區地形多複雜崎嶇,一般的汽車也比較難運行,所以騾子的作用就發揮出來了。因此,印軍至今仍然保留著原始的騾馬兵部隊,負責將後勤物資從公路邊運輸到各個據點哨所上,解決「最後一公裡」問題。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對於運輸一般的火炮和士兵拿起來比較沉重的武器裝備,騾子也可以發揮很好的作用,而這不是其他運輸方式所不能夠做到的。儘管印軍的騾子可以解決問題,不過和對面的解放軍無人機精準投送物資相比較,還是有些落後和低效率。

印軍在拉達克地區的兵力部署將取決於印軍後方所能提供的後勤保障,印度在拉達克附近的地區經濟落後,農業和工業均沒有多大發展,也就說拉達克地區並不能直接補給印軍。這樣一來,前線的印軍就必須全部依賴後方補給,加上冬季補給比較困難,運輸機載力也會降低,印軍的後勤是個問題。

經過6個月的努力,中方已經在對峙地區建設了大量的永久型保暖營房,而印軍還是簡易的帳篷。印軍在拉達克地區附近並沒有永久性軍事基地,士兵到現在還在睡帳篷,寒冷的冬季有多酸爽想想就知道。說到底,印軍可以支撐多久,最後還是得看後勤。一旦數萬印軍無法及時補充物資和禦寒裝備,寒冷和飢餓將會是印度官兵最大的敵人,甚至不攻自破。

相關焦點

  • 極限運動員零下60度嚴寒中完成長跑50公裡
    中新網1月16日電 據俄羅斯衛星網報導,俄羅斯薩哈共和國(雅庫特)政府網站消息稱,當地時間15日,摩爾多瓦極限運動員德米特裡沃洛申在薩哈共和國寒極的零下60度嚴寒中奔跑了50公裡。資料圖:俄薩哈共和國(雅庫特)的嚴寒天氣。
  • 零下50度能堅持多久?印度:依靠居民支持,軍隊可以常駐前線
    近期一家印度媒體對外報導稱,外界對於印度前線軍隊存在嚴重的低估,大雪封山零下五十度其實並不是大問題。在這樣的環境下,印度依舊可以常駐前線。或許印度人常年處於零上30度左右的天氣下,早已經忘記零下50度是什麼概念。
  • 花35億買防寒服,印度計劃冒險:讓3萬人在零下30度的拉達克過冬
    (印度增兵拉達克地區)拉達克地區地處高原,入冬時間早,在海拔3600米以上時,冬季最低溫度甚至可以降低至零下50度。按照此前相關軍事專家的預測,印度若執迷不悟要將鬥爭持續下去,印度軍隊將面臨嚴寒條件下士兵的生存問題和十分嚴峻的物資問題。
  • 俄羅斯雅庫特出現零下50度極寒天氣
    俄氣象專家稱雅庫特出現零下50度嚴寒 俄羅斯薩哈(雅庫特)共和國水文氣象和環境監測局12月7日稱,該共和國奧伊米亞康區將出現零下50度的嚴寒天氣。 雅庫特水文氣象和環境監測局指出,至北京時間8時,薩哈(雅庫特)共和國東北部已出現嚴寒天氣。
  • 歐洲嚴寒凍死人數增至600餘人 低溫達零下40度
    局地低溫達零下40攝氏度  據媒體12日報導,截至11日晚間,在嚴寒肆虐歐洲的15天時間裡,已經有超過600人死於低溫,其中大多數是中東歐地區國家的人。  據波蘭官方上周六公布的數字,波蘭直接死於嚴寒的最新統計人數是120人。
  • 印軍再遭打擊,高原營房成危房,零下50度還要住臨時帳篷
    印軍再遭打擊,高原營房成危房,零下50度還要住臨時帳篷!《今日印度》網站11月2日最新報導,印軍在高原一帶修建的營房,因為設計製造不合格,開始發生了傾斜,成為了危房。報導指出,現在高原夜間的最低氣溫已經下降到了零下50度,但是這些劣質營房卻不能居住,這對於印軍士兵來說確實是巨大的打擊。印度軍方指出,因為這些高原營房成為了危房,隨時都可能倒塌,印軍不得不讓士兵搬出營房,住進寒冷的臨時帳篷中。印軍已經決定對這些營房進行推倒重建了。
  • 美國東北部地區持續嚴寒 零下20度創歷史紀錄
    美國東北部地區持續嚴寒 零下20度創歷史紀錄     人民網聯合國1月10日電記者鄒德浩報導:美國東北部地區9日溫度下降到攝氏零下20多度,  美國各地的氣象報告說,新罕布夏州的華盛頓山峰氣象站的最低氣溫,周六曾下降到攝氏零下29度;佛蒙特州對約翰斯?瑞市氣溫零下27度。波士頓洛根國際機場溫度為零下16度,比1875年1月10日的最低紀錄還低2度。這也是波士頓自1994年1月16日以來的最低溫度。
  • 印度如何熬過拉達克寒冬?中將採訪暴露真相:士兵活著就已很困難
    該地區最低溫度能夠達到零下四五十度,若是沒有足夠禦寒物資,士兵生命將無法得到保障。印度又有大動作最近,印度又在高原地區向解放軍學習,建造士兵居住營地以及地下掩體。不過印度製造的營地和中國營地完全不一樣,室內溫度和室外溫度幾乎一致,取暖設備只有煤燈,還是十幾個人公用。
  • 印度還不收斂,大量物資運抵邊境部隊!印媒:夠扛1年的
    「今日印度」網站同日則報導稱,為了長期在邊境地區逗留,印度軍隊在冬季來臨之前,「已經開始大量儲備口糧、冬衣、高海拔帳篷和燃料」,消息人士對媒體透露,目前前線印軍用於應付嚴寒冬季的基本物品,「已經足夠用一年」。
  • 深夜零下15度,印軍士兵被凍死在哨位:數萬人困守山頂藏進壕溝
    現在在列城深夜已經下降到零下10-15度,東方網日前刊文稱,近期一名印度前線士兵在哨所內被活活凍死。而此時,還沒有到最冷的時候。因為,印度媒體報導,到了11月,在列城地區的降雪量將會到達40英尺,也就是12.2米,這是一個非常恐怖的數字了。
  • 中國把溫棚送到拉達克,印度大雪封山也不走:沒水沒房住帳篷硬抗
    根據印度方面報導稱,雖然印度國防部宣稱為印度在拉達克地區部署的軍隊,採購了10萬件美國羽絨服和冬裝,但實際到位只有3萬件,未來採購只有3萬件,實際缺口達到3-4萬件以上!印度方面稱,「當中國為其在拉達克的部隊進行高科技後勤準備時,印度士兵會有保暖的冬裝和升起禦寒的帳篷嗎?」
  • 英國專家:零下50度天氣,中國士兵卻能吃上火鍋,真替印度難受
    如果文字內容出現了問題,那麼就請大家給出自己的意見和指導,希望能夠在大家的幫助下獲得更多的成長!眾所周知,近些年印度一直以來都在邊境上面搞事情,不但與巴基斯坦、尼泊爾這幾個鄰國發生了矛盾,同樣與我國在邊境上面也是摩擦不斷,而因此這也是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關注,看看到底是哪個國家能夠在邊境上面掌握更多的主動權。
  • 印媒曝出邊境照片,零下50度就這麼睡著了,就不怕被活活凍死?
    在邊境問題上,印度的態度是尤其強硬的。所以這麼長時間以來,印度從未想過要真的在針對邊境的任何一方面問題上有所鬆懈,即便是面對及其艱苦的條件,印度也是一副不準備撤軍的樣子。只不過相對來說,印度政府的態度強硬,到頭來承擔艱苦條件的還是長時間駐守在邊境的士兵們。
  • 中印邊境局勢:氣溫降至零下40度,印軍掏出14年前買的廢舊睡袋
    ,在嚴寒環境下,印度陸軍迫不得已從儲備倉庫尋找出質量十分低下的舊睡袋給新前線陣地的士兵禦寒。印媒的報導稱,這次被翻出來的舊睡袋是2006年在義大利採購的,然而這些睡袋被印軍發現並不適合在高原嚴寒地區使用,義大利睡袋供應商因此受到重罰。
  • 極寒天氣籠罩俄羅斯全境 部分地區氣溫零下50度
    遠東和西伯利亞部分地區的氣溫更是降到零下50度甚至更低。按照俄羅斯的法律,室外氣溫低於零下20度,小學就應當停課,防止學生凍傷。目前俄羅斯境內遭遇嚴寒的很多學校都已經停課。首都莫斯科一至四年級小學生24日也放假一天。俄羅斯境內多條交通要道因為路面積雪和結冰交通中斷,俄羅斯西北部地區也因為嚴寒導致大面積臨時停電,目前有關部門正在全力搶修。俄羅斯多個行政主體已經宣布進入緊急狀態。
  • 零下7度嚴寒天氣,垃圾桶內棄嬰被凍死,民警:媽媽好像就十幾歲
    這個社會每天都會發生各種各樣不同的事情,我也會堅持把最有趣的新聞提供給大家,那今天小編要聊的話題是「零下7度嚴寒天氣,垃圾桶內棄嬰被凍死,民警:媽媽好像就十幾歲」具體是什麼情況呢?隨小編一起看下去吧!如果你喜歡小編分享的這些趣聞奇事那麼就關注小編吧,絕對不會讓你失望的哦~相信大家都聽說過一句話「不孝有三,無後最大」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趕快結婚生一個孫子讓自己過上含飴弄孫的生活,但是現在因為我國「性教育」的不健全很多年輕男女因為情到深處發生關係而懷孕後都會選擇生下孩子並將她扔掉。
  • 高原氣溫零下50度,士兵手工挖掘聯絡道路,與對手形成鮮明對比
    高原氣溫零下50度,士兵手工挖掘聯絡道路,與對手形成鮮明對比印度因為盲目的自信,直接將10萬大軍部署在邊境地區,在該國家看來這些兵力的到來足以給鄰國形成強有力的威懾,而事實卻並非如此。冬季到來令邊境地區的環境變得極為惡劣,極低的氣溫下令印度士兵難以保障正常的生活,甚至有消息稱印軍睡在最為劣質的帳篷當中,10萬大軍就如同生活在「地獄」當中,但是該國家卻沒有半分要退兵的想法,鄰國看到如此的狀態也是實屬無奈。
  • 印度拿什麼扛到過冬?中將採訪透露真相:士兵活著就已經很困難了
    最近,印度這個"神奇的國家"又有新動作了,印度在邊境部署了大批部隊,還大規模建造營房和地下掩體等防寒設施,對外更是表現出"死磕到底"的態度,卻不知自己已經大難臨頭了。即便印度諸多危機逐一浮現,印軍也要證明自己的威嚴,頻繁在網上曬出印度新修建的營地和防寒設施,不料卻被挨個打臉。
  • 零下70度的極寒天氣,西伯利亞人怎麼生活?美女:怕遇上生理問題
    像在西伯利亞,作為俄羅斯氣候最為極端的一個地區,那的溫度低至零下70度!在這種極寒天氣下,還有辦法好好生活嗎?西伯利亞人怎麼生活?簡直令人無法想像。地廣人稀資源豐富從資源條件上看,西伯利亞是一個非常優秀的地方,十分的遼闊,面積多達一千多萬平方千米,人口十分稀疏,遠離了城市的喧囂吵鬧。
  • 邊境氣溫零下50度,印軍凍成「冰雕」,解放軍卻在吃火鍋
    目前中印對峙的拉達克地區已經普降暴雪,在這樣的情況下,邊境的氣溫也降到了零下50度到60度左右,在這樣的情況下,根據各方媒體給出的信息,我們會發現一個鮮明的對比,當印度的士兵在自己的帳篷裡被凍成「冰雕」的時候,我們的解放軍卻可以在暖和的營房裡吃火鍋,不過這樣的後勤差距也引發了多方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