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有四「古」公園,建造時代不同,年齡相差巨大,分別是:嘉定區的古猗園,浦東新區的古鐘園,奉賢區的古華園,閔行區的古藤園。四園都有"古"字,但是除了古猗園建於明代,其它三園都是改革開放後所建造,所以這裡的 古 並不全是代表著年代歷史悠久。
跟著小A來看看這四「古」園吧。
一、470年老紫藤 —— 古藤園
古藤園坐落於上海成陸前的古海岸沙岡之上,古藤園,因名則知由來是因為古藤樹,這裡原來是是一鄉間集鎮,因有明代嘉靖年間的詩人董宜陽手植一顆古紫藤而得名,也俗稱「紫藤棚」。
古藤園面積不大,其實也不能叫做公園,畢竟面積還不到5千平方米,相當於農村稍大些的別墅院子,在1999年正式開放,後來閔行區所有公園全部免費了,古藤園也不例外。園內以古紫藤為植物主景,輔配多種名品花木,形成四季如春的美麗景色。
二、年齡最老 —— 古猗園
四「古」之中年齡最大的就是位於嘉定南翔的古藤園,也是四個公園唯一的A級景區(4A),古猗園經過了歷史的變遷,炮火的洗禮,經過愛國人士和國家的多次修復,最終這個十畝之園展現在了世人的眼中。古猗園布局,裡面是由四面環水的兩塊島地,五座平橋與兩岸連通,一座曲橋使兩島相接組成。
古漪園交通位置也是十分便利,隔壁就是南翔老街好吃的美食(特別是小籠包)讓你口水不斷)十分推薦前去遊玩,每年的荷花節是真的很美。
三、仿古園林 —— 古華園
作為奉賢區十大旅遊景點之一的古華園,始建於1984年,歷史兩年多時間完工後又改建、擴建最終完成。公園面積達到60餘畝,面積還是很大的,它在構建上聚集了奉賢歷史上眾多的典故,從外遷入和從內再造了大批歷史建築,使得公園具有了濃鬱的歷史文化氣韻和江南水鄉景象。
不同於鬧市區的公園,古華公園顯得比較幽靜,景色也挺不錯,建築風格古色古香,適合放鬆心情,而且免費哦。
古華園名之由來:在建奉賢區前公園一直是「古之華亭」之地,亦命名為「古華」。
四、明代青銅巨鍾 —— 古鐘園
古鐘園是因為園內有一個大明隆慶五年(1571年)鑄造的青銅巨鍾而得名。
公園最初建造在1982年,園內曲徑通幽,路面用石板、鵝卵石進行鋪設,亭、榭、閣、橋、路、溝、渠的布局結構和飛簷翹角的建築設計以及綠化的總體布局,突出了「青瓦白牆、青銅銀杏」的特徵,古樸典雅,清靜幽深,是它的特色。重現了古色古香的明代園林風格和生活情趣,是仿照明代古典園林來建造的。全園闢有鍾亭、文源館、藏拙苑、寶寶村四大景區。
PS:青銅巨鐘口直徑1.1米,高1.62米,鐘身周長2.8米,重1.6噸,是上海市重點保護的文物。公園免費。
申城四「古」公園,相距遙遠,卻又很近很近,遠是各自之間的距離,近是都是為了表達對歷史、文物的保護,讓更多的現代人民了解歷史和產物。
雖然在上海,在中國和世界上是一個國際化的,現代化的大都市,但是背地裡它也有他的歷史,它的曾經我們也不要遺失掉了。
那麼你有去過哪個「古」園林嗎,歡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