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工大新聞網3月29日電
編者按:時維三月,長安芬芳,2018年研究生畢業季如期而至。這是道別日,亦是獨立日,滿腔熱血、青春激昂的工大人將走出校園,獻身祖國建設的第一線。這其中,更是湧現出一批在各領域成績斐然的「達人」,發表十餘篇論文的「學霸」,獲全運會金牌的運動健將,任初創公司CEO的創業新秀……他們譜寫著工大豐富多彩的青春序曲,青春無悔,我自本色!
學術科研達人
航空學院 寇家慶:
航空學院碩士研究生寇家慶,師從張偉偉教授,研究方向為非定常氣動力降階模型。在讀期間,在航空航天、流固耦合、流體力學等領域的國內外核心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13篇,以第一作者在《AIAA Journal》等國際重要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8篇,其中SCI二區收錄7篇。碩士期間兩度榮獲校「優秀研究生標兵」稱號,並獲得校「學術之星」、「研途之星」和「五四紅旗標兵」等榮譽。入學至今擔任15201-5班班長,帶領班級兩度獲校研究生「模範班級」稱號。畢業後,他將繼續自己的博士學業,為科研夢不斷進取,不輟前行。
航海學院 潘超:
航海學院博士研究生潘超,師從陳景東教授,研究方向為面向語音通信的麥克風陣列波束形成算法研究。在讀期間,參與包括傑出青年基金等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以第1作者在領域權威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Audio, Speech and Language Processing上發表論文4篇,以第1作者在領域權威期刊Journal of Acoustical Society of America上發表論文2篇;合著專著1本,由Springer出版社出版;獲得美國授權專利1項;參加ICASSP2014國際會議,並做口頭報告。擔任領域權威期刊和多個國際會議的審稿人,多次出國進行學術交流。未來,他將投身教育事業,繼續傳承工大精神。
材料學院 蘇傑:
材料學院博士研究生蘇傑,師從劉正堂教授,研究方向為光電功能材料與薄膜。在讀期間,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航空科學基金等5項,主持西北工業大學博士論文獎勵基金2項,在國內外核心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25篇,以第一作者在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Nanoscale、Applied Physics Letters等國際重要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12篇,其中SCI一區收錄3篇,二區收錄9篇,影響因子總和為54.57,連續三年均獲得國家獎學金、一等學業獎學金、崇德獎學金、優秀研究生等多項榮譽和獎勵。畢業後,他將入職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繼續耕耘科研夢想。
國際教育學院 MUHAMMAD KHAN:
國際教育學院博士研究生MUHAMMAD KHAN,師從李鐵虎教授,研究方向為新型炭材料。在讀期間,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陝西省科技計劃重點項目,在國內外核心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8篇,以第一作者在《Diamond and Related Materials》等國際重要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8篇,其中SCI收錄7篇,EI收錄1篇,影響因子總和為20。參加了在巴基斯坦伊斯蘭瑪巴德舉辦的IBCAST2018等業內權威會議2次,並在會上做了口頭報告。畢業後,他將為自己的科研夢繼續拼搏。
機電學院 田文龍:
機電學院博士研究生田文龍,師從齊樂華教授,研究方向為液固壓力成形金屬基複合材料力學性能數值預測。在讀期間,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863計劃等科研項目,在國內外著名期刊發表SCI論文21篇,第一作者13篇(一區2篇、二區7篇,影響因子總和40.95),獲權發明專利1項,榮獲2016年度西北工業大學頂尖博士獎勵基金和研究生學術之星。受國家留學基金委和校研究生院的資助,分別赴德國漢諾瓦大學和美國西北大學進行聯合培養。出席德國漢諾瓦French-German-summer-school和中國武漢ICCEMCMS等國際學術會議2次,並做口頭報告。之後他將赴海外繼續深造,為科研夢想拼搏奮鬥。
力學與土木建築學院 藍春波:
力學與土木建築學院博士研究生藍春波,師從秦衛陽教授,研究方向為非線性振動能量收集。在讀期間,主持西北工業大學博士創新基金1項、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獲得優秀博士獎勵基金資助,在國內外核心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13篇,以第一作者在MSSP、APL、JSV等國際著名期刊上發表SCI學術論文8篇,其中SCI一區收錄1篇,二區收錄3篇,影響因子總和為15.13;獲得國家公派留學項目資助,赴紐西蘭奧克蘭大學進行了聯合培養。參加了在美國丹佛舉辦的SPIE等業內權威會議2次。畢業後,他將入職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在科研路上繼續拼搏。
動力與能源學院 茅曉晨:
動力與能源學院博士研究生茅曉晨,師從劉波教授,研究方向為航空發動機氣動熱力學。在讀期間,作為科研骨幹參與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和面上項目)、國家重點預研項目和縱向課題等科研項目的完成工作,以第一作者在國內外著名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21篇,其中SCI收錄論文11篇,EI收錄論文10篇,參加行業頂級學術會議1次;曾獲中國工程熱物理領域學生最高榮譽「吳仲華優秀研究生獎」以及首屆「航空強國中國心」教育基金創新獎學金(全國綜合排名第一)。「榮譽,既是終點,又是起點;未來還在前方,我依然會風雨兼程」。
電子信息學院 衛博雅:
電子信息學院碩士研究生衛博雅,師從蔣雯教授,研究方向為智能信息融合及複雜網絡。在讀期間,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陝西省自然基金、重點實驗室基金等科研項目4項,先後在國內外期刊發表學術論文12篇。其中,SCI論文6篇,有4篇論文入選ESI高被引論文,2篇入選ESI熱點論文,1篇同時入選「2016年度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際學術論文」。曾參加國際會議IWAENC學生論壇和第八屆中國信息融合大會並作口頭報告;曾獲全國研究生數學建模三等獎、第八屆信息融合大會優秀論文二等獎、西北工業大學「學術之星」和「優秀研究生標兵」等榮譽稱號。畢業後,她將繼續投身高校教育事業,在科研道路上揚帆起航。
自動化學院 張鼎文:
自動化學院博士研究生張鼎文,師從韓軍偉教授和郭雷教授,研究方向為計算機視覺與模式識別。在讀期間,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國家優秀青年基金、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重大專項,主持西北工業大學優秀博士獎勵基金等項目,在領域內頂級刊物及會議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其中SCI一區6篇,二區7篇,CCA類會議6篇,ESI高被引論文5篇,ESI熱點論文3篇;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7項;根據Google Scholar統計,論文引用1000餘次數,H指數為14,i10指數為16。畢業後,他將入職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在科研路上,繼續奮勇前行。
計算機學院 高君宇:
計算機學院、光學影像分析與學習中心碩士研究生高君宇,師從王琦教授,研究方向為計算機視覺與無人駕駛。在讀期間,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多項,以第一作者在人工智慧和無人駕駛領域頂級期刊會議發表論文3篇,其中SCI二區兩篇,CCF B類會議一篇,谷歌學術論文總被引40餘次;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一項。參加了在新加坡舉辦的無人駕駛領域頂級會議ICRA 2017,並作口頭報告。他還作為核心成員,參加了我校被央視報導的「精準資助系統」研發。三年來,他以優異成績獲得國家獎學金、一等獎學金等多項榮譽。未來,他將在母校攻讀博士學位,為科研夢想繼續拼搏奮鬥。
外國語學院 郜益珊:
外國語學院碩士研究生郜益珊,師從張奕教授,研究方向為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擔任年級黨支部書記,中外語言教育比較研究團隊學生負責人。在讀期間,以第一作者在國內外期刊發表學術論文6篇,曾赴俄羅斯、馬來西亞、南京、太原等參加學術會議6次,並做口頭報告6場。在瑞典卡爾斯塔德大學交換期間,被瑞典政府授予2017年「Global Swede」稱號。連續兩年獲得碩士生國家獎學金,並先後榮獲研究生「學術之星」、「研途之星」稱號。2016年獲外國語學院優秀研究生標兵,並被評選為優秀研究生風採錄封面人物。未來,她將出國繼續深造,為科研夢拼搏奮鬥。
社會活動達人
自動化學院 王一凡:
自動化學院碩士研究生王一凡,師從張駿教授。曾擔任學院研究生兼職輔導員、研究生科協主席等職務,負責學院研究生黨建和科技競賽工作。2016年作為項目負責人,成功舉辦研究生「啟真」科技文化節和研究生微黨課大賽兩項校級品牌活動,獲師生好評;碩士期間,參與國家863項目1項,橫向課題2項;擔任《保密法學政策概論》教材編委,榮獲研究生國家獎學金、校級優秀黨員、優秀研究生等多項榮譽。他將前往華中科技大學任職,在新的崗位上傳承和發揚工大精神!
管理學院 趙潔:
管理學院碩士研究生趙潔,師從方煒副教授。曾擔任黨委研究生工作部兼職、支部書記、副班長等職,在學生管理服務和組織策劃社會活動中,張揚著活力與青春。作為骨幹成員,參與我校研究生綜合能力提升教育服務管理平臺的推進和研發。碩士期間,參與國家自然基金、陝西省社科基金等項目研究,發表CSSCI期刊學術論文2篇;2016年代表學校參加全國項目管理大賽,獲團體特等獎及個人一等獎的榮譽,並榮獲專業資格IPMP D級、國家獎學金和「優秀研究生」多項榮譽。她將入職京東,以出色的管理才能在技術平臺上展現母校魅力。
生命學院 李思宇:
生命學院碩士研究生李思宇,師從騫愛榮教授。2015級碩士生黨支部書記,在她的帶領下,支部榮獲「三創三力」十佳支部等諸多榮譽。碩士期間,榮獲一等學業獎學金、社會活動獎學金,優秀學生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曾主持西工大跨年晚會、第二屆無人機論壇、生命學院「第二屆研究生學術年會」、翼鯤班匯報演出等二十餘項活動,並受邀做客陝西廣播電視臺秦腔廣播——FM101.1直播節目。發表學術論文3篇,發明專利5項,其中SCI2篇。未來,她將在深圳華大基因生命科學研究院,以HR的角色,繼續演繹人生夢想,力爭將西工大的好聲音、好故事傳播到全國乃至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志願服務達人
材料學院 朱斌:
材料學院碩士研究生朱斌,師從曾衛東教授。他是公益路上的前行者,支教、織夢、知心,用青春力量奉獻山區教育;他活躍在新媒體領域,傳播青春正能量,在微博微信發布話題文章,閱讀量超700萬;他是航天學院兼職輔導員,用航天文化育人,創新途徑開展研究生思政教育;受學校委派在國家航天局掛職鍛鍊,參與中國航天日主場活動等組織協調。碩士期間,他登上《中國研究生》雜誌封面,獲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提名、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入圍獎、陝西省高校新聞獎特等獎、陝西新聞獎,獲得2項研究生數模競賽國家二等獎。勤能補拙是良訓,博浪遠行立大志,蓄勢而上入主流,今後他將在航天院所,勤懇耕耘,奮力前行。
機電學院 高騰龍:
機電學院碩士研究生高騰龍,師從許英傑教授。擔任15205-2班班長,抓學習,重公益,建設無私奉獻、凝心聚力的班級文化,獲得院、校模範班級等榮譽;積極組織班級成員參與陝西省紅鳳工程志願服務,助力扶貧攻堅,相關工作受到央視、陝西衛視等媒體報導,支部先後獲得十佳黨支部、先進黨支部等榮譽。利用假期在研究所和陝西省人民政府見習,開闊視野,拓展格局。研究生期間共發表SCI論文4篇,公開發明專利和軟體著作權各1項,獲得學業測評全院第一、國家獎學金等多項榮譽。今後他將投身中國飛行試驗研究院,繼續秉承公誠勇毅,踐行三實一新,為祖國航空事業奮鬥終生。
創業實踐達人
航天學院 何偉:
航天學院碩士研究生何偉,師從龔春林副教授。研究生期間積極響應中央「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前往深圳創業,創立微孚智能並擔任CEO。微孚智能以改變世界探索海洋方式為願景,成立兩年多時間,年產值近兩千萬元,微孚智能的水下機器人產品遠銷海外幾十個國家,獲得客戶的一致好評,公司估值翻了30倍。他在校期間,兩次獲得國家獎學金,在第二屆「建行杯」中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中,獲得金獎。被評為福布斯亞洲30位30歲以下行業精英。不忘初心,他將帶領微孚智能踏浪前行!
航天學院 吉申莘:
航天學院碩士研究生吉申莘,師從祝小平、周洲教授。作為我校「魅影」無人機團隊學生負責人,參加第三屆「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並奪得全國金獎,為團隊和母校贏得榮譽。曾擔任校研究生會友誼校區分會主席等多項職務,多次參與組織「校友周」、「中國航天日」等大型活動,赴泰國、俄羅斯等國參加領導力主題交流,讓世界聆聽工大學子的聲音。作為學生成員,參與陳士櫓院士、季文美先生的事跡宣講,積極做工大故事的傳播者。碩士期間,連續兩年獲得「優秀研究生」、「優秀學生黨員」等稱號,榮獲國家獎學金、工信部一等創業獎學金等多項榮譽。他將繼續耕耘航空航天夢想,書寫精彩的西工大故事!
發明創新達人
航空學院 桑曉慶:
航空學院碩士研究生桑曉慶,師從韓慶副教授。研究生期間發表學術論文3篇,其中SCI收錄1篇;參加APISAT-2016等國內外學術會議兩次,並作學術報告;授權實用新型專利1項、國防專利2項,公開發明專利1項;曾獲國際無人飛行器創新大獎賽「創意新星」、未來飛行器設計大賽校二等獎、國家優秀獎等獎項,並榮獲優秀研究生和優秀畢業生稱號。他將入職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在民用無人機領域開始新的探索。
科技競賽達人
航海學院 孫斌:
航海學院碩士研究生孫斌,師從王鵬教授,研究方向為水下航行器總體設計。擔任航海學院2015級碩士年級大班長,及15203-3班小班長,帶領該班連續兩年獲得校級「模範班級」稱號。在讀期間,作為負責人或技術骨幹,先後完成國家863計劃項目、校研究生種子基金重點項目等課題6項;申請國家發明專利7項,授權2項;參加多項國際國內創新創業競賽,共獲得學科競賽獎勵18項,其中,國際獎1項,國家級獎7項,省部級獎8項。他將入職中國兵器工業集團第二〇三研究所,為自己的創新夢、國防夢、中國夢繼續拼搏,書寫工大輝煌!
電子信息學院 魏昆:
電子信息學院博士研究生魏昆,師從李建瀛教授。他以第一作者發表論文11篇,其中SCI收錄6篇,申請發明專利4項,授權國防發明專利1項。曾擔任2016年亞太天線會議分會場主席,同時擔任多個國際期刊審稿人,多次參加國際學術會議並做口頭報告。參與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型號科研任務,參與項目獲得2016年度國防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多次參加學科競賽,分別獲得研究生電子設計大賽全國一、二等獎和工信部創新創業二等獎學金獎等多項榮譽。未來,他將繼續致力於科學研究,為國防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軟體與微電子學院 楊喜兵:
軟體與微電子學院碩士研究生楊喜兵,師從鄭煒副教授。曾擔任學院研究生會常務副主席。多次組建團隊積極參加各類創新創業大賽,共獲得學術競賽獎勵11項,其中國家級獎勵5項,省級獎勵1項,校級獎勵5項,曾被華為科技有限公司評為「技術達人」;碩士期間以技術骨幹和負責人的身份,參與院所合作科研項目6項,發表EI索引論文3篇,授權軟體著作權6項,公開發明專利2項,參與編寫《現代軟體工程》和《軟體測試慕課版》。他將入職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二十研究所,繼續在科研路上奮力馳騁。
體育競賽達人
人文與經法學院 歐陽南軍:
人文與經法學院碩士研究生歐陽南軍,師從杭蘭平教授,研究方向為體育教育訓練學。讀研期間,發表論文2篇,國際會議1篇,1篇獲得國家第13屆學生運動會論文報告會二等獎,參與省級課題2項。曾參加全國大學生羽毛球錦標賽、國家第十三屆運動會、第十三屆全國學生運動會等賽事,共獲得4金6銀5銅的好成績。2017年,歐陽南軍代表陝西省參加國家第十三屆全運會群眾比賽,斬獲羽毛球男子單打、雙打兩枚金牌,實現了陝西省羽毛球金牌零的突破,在全省表彰大會上被授予「陝西好青年」稱號。他還曾榮獲「體育之星」,國家獎學金等多項榮譽。畢業後,他將投身高校體育教育事業,為培養更多優秀的體育健兒奉獻青春與熱血!
文藝藝術達人
理學院 亓璐:
理學院碩士研究生亓璐,師從焦劍副教授。曾擔任大學生藝術團團長、西北工業大學研究生會主席、理學院研究生兼職輔導員等職務,在工大的7年時間裡,參與各類演出、比賽百餘場,組織大型文藝活動數十場。先後登上中央1號演播大廳參加「五月的鮮花」全國大學生文藝匯演活動,參加了「2018絲路春晚」錄製,代表我校連續參加三屆「全國大學生藝術展演」,獲得陝西省一等獎等獎勵,參加「IDSU第五屆國際大學生運動舞蹈(中國區)大賽」獲2冠1金。在研究生支教團服務期間,給學生開設舞蹈班、合唱班,幫助山裡的孩子放飛藝術夢想。畢業後,她將投身教育事業,播撒藝術的種子,點亮更多的夢想和希望!
(審稿:李春科)